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656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包括水箱、换热器、节流器、吸热器、以及热泵,还包括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所述水箱包括箱体、热水进管、热水出管、以及冷水管,所述箱体包括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室内的两个阻隔导流板,用于将所述水室分隔成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和第三水室。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者就可以立即使用到热水,不需要等待整个水箱里面的水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能够持续供热水。

An air energy water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能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能热水器,也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氟介质气化,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后增压升温,再通过换热器转化给水加热,压缩后的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水温。该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空气热能热水器由热泵—换热器—节流器—吸热器—热泵等装置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热媒(也可称冷媒)在热泵的作用下在系统内循环流动。它在热泵内完成气态的升压升温过程(温度高达90℃左右),它进入换热器后释放出高温热量加热水同时自己被冷却并转化为液态,当它运行到吸热器后,液态迅速吸热蒸发再次转化成气态,同时温度下降至零下20~30℃,这时吸热器周边的空气就会源源不断地将低温热量传递给热媒。热媒不断地循环就实现了用空气中的低温热量转变为高温热量并加热水至60℃的过程。空气能热水器包括水箱、换热器、节流器、吸热器、以及热泵。如图1所示,该水箱包括箱体81、热水进管82、热水出管83、冷水进管84、以及回水管85,所述箱体81包括水室811,所述水室811分别与所述热水进管82、所述热水出管83、所述冷水进管84和所述回水管85连通。使用时,外部供水器86与所述冷水进管84连通,外部供水器86提供冷水到水室811内,冷水流向回水管85通过水泵87进入到换热器88加热并通过热水进管82回到水室811中,如此循环,直到整个水室811里面的水加热到指定的温度。使用热水时,供水器86继续供水使热水从热水出管83中溢出来使用,供水器86可以是家用的水龙头。不足之处是:这种空气能热水器,每次用完热水后,都需要等待水箱中的整个水室里面的水加热到指定的温度,不能持续地供热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能热水器,不需要等待整个水室里面的水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能够持续供热水。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包括水箱、换热器、节流器、吸热器、以及热泵,还包括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所述水箱包括箱体、热水进管、热水出管、以及冷水管,所述箱体包括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室内的两个阻隔导流板,用于将所述水室分隔成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和第三水室,所述阻隔导流板设有导流通孔,用于使第一水室与第二水室连通以及使第二水室与第三水室连通,所述第一水室分别与所述热水进管和所述热水出管连通,所述第三水室与所述冷水管连通,所述冷水管与所述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热水进管连通。优选地,所述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为流量可调节水泵。优选地,所述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为直流水泵。优选地,所述冷水管的外周面上沿冷水管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以上分布均匀的出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常态下,现有技术的供水器供水通过冷水管将水供满于第一水室、第二水室、以及第三水室。水加热时,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通过冷水管将第三水室的水抽到换热器中加热,加热后的水经过热水进管进入到第一水室中,第一水室中的热水通过阻隔导流板的导流通孔流向第二水室、第三水室,如此循环,使整个水箱的水加热。当需要持续供热水时,换热器持续运作供热水到第一水室中,由于换热器的供热水的水量远大于第一水室流向第二水室的水流量,因此第一水室很快装满热水并从热水出管溢出去供使用者使用热水,使用者就可以立即使用到热水,不需要等待整个水室里面的水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能够持续供热水。进一步的,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能够控制水量进入到换热器加热,当换热器的换热能在一定值时,根据控制进入换热器水量的大小,从而控制换热后热水的温度,这样可以保证换热后的热水进入到第一水室中的温度是设定温度,从而供给使用者的热水温度也是设定温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气能热水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2所示,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包括水箱1、换热器2、节流器(图未示出)、吸热器(图未示出)、以及热泵(图未示出),还包括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3,所述水箱1包括箱体11、热水进管12、热水出管13、以及冷水管14,所述箱体11包括水室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室4内的两个阻隔导流板5,用于将所述水室4分隔成第一水室41、第二水室42和第三水室43,所述阻隔导流板5设有导流通孔6,用于使第一水室41与第二水室42连通以及使第二水室42与第三水室43连通,所述第一水室41分别与所述热水进管12和所述热水出管13连通,所述第三水室43与所述冷水管14连通,所述冷水管14与所述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3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2的冷媒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2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热水进管12连通,所述换热器2的热媒入口与热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换热器2的热媒出口与所述吸热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吸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热泵的输入端连通。还包括三通管7,所述三通管7的进口与现有技术的供水器96连通,所述三通管7的A出口与所述冷水管14连通,所述三通管7的B出口与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3连通,所述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3为变频水泵或直流水泵。还包括箱盖(图未示出),所述第三水室43连通有排水管431,该排水管431设有开关。当需要清洁水室时,通过排水管将水室里的水排走,然后打开箱盖清洁水室。所述第一个阻隔导流板51的导流通孔61的孔径小于所述另一个阻隔导流板52的导流通孔62。通过上述结构,减少第一水室的热水流向第二水室的水流量,加快热水从第一水室经过热水出管溢出的速度。所述第一个阻隔导流板51的导流通孔61与所述另一个阻隔导流板52的导流通孔62相互错开。通过上述结构,延长第一水室的热水与第二水室的冷水混合时间,降低第一水室的热水温度下降速度,提高热水利用效率。所述冷水管14的外周面上沿冷水管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以上分布均匀的出水孔(图未示出)。呈线性排列的出水孔起到分散进水的作用,能延缓冷热水混合的时间,提高热水利用效率。所述第一个阻隔导流板51与所述热水进管12焊接,所述另一个阻隔导流板52与所述冷水管14焊接,方便加工制造。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常态下,现有技术的供水器96供水通过冷水管14将水供满于第一水室41、第二水室42、以及第三水室43。水加热时,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包括水箱、换热器、节流器、吸热器、以及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所述水箱包括箱体、热水进管、热水出管、以及冷水管,所述箱体包括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室内的两个阻隔导流板,用于将所述水室分隔成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和第三水室,所述阻隔导流板设有导流通孔,用于使第一水室与第二水室连通以及使第二水室与第三水室连通,所述第一水室分别与所述热水进管和所述热水出管连通,所述第三水室与所述冷水管连通,所述冷水管与所述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热水进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包括水箱、换热器、节流器、吸热器、以及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所述水箱包括箱体、热水进管、热水出管、以及冷水管,所述箱体包括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室内的两个阻隔导流板,用于将所述水室分隔成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和第三水室,所述阻隔导流板设有导流通孔,用于使第一水室与第二水室连通以及使第二水室与第三水室连通,所述第一水室分别与所述热水进管和所述热水出管连通,所述第三水室与所述冷水管连通,所述冷水管与所述可调节供水量的水泵的输入端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中文梁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艾瑞科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