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红外线燃气灶使用的发热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605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红外线燃气灶使用的发热盘,包括盘体、第一层、以及第二层,所述盘体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层设置在所述盘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二层的材质为镍合金软网,所述盘体的材质为红外陶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盘体的表面出现破裂漏气时,由于盘体的表面盖合上了第一层,第二层再盖在第一层上,将漏气的地方堵住,不会发生回火现象,不需要更换整个发热盘。另外当第一层发生破裂漏气,直接更换新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更换方便。

A heating plate for infrared gas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红外线燃气灶使用的发热盘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
,具体涉及一种供红外线燃气灶使用的发热盘。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1(CN201731526U)公开了一种双管红外线发热盘燃烧灶,包括导气管,炉盘,挡风圈和密封圈,所述导气管分为中心导气管和外腔导气管,所述炉盘分为中心底盘和外围供气盘,外围供气盘高于中心底盘并呈环形阶梯分布,在中心底盘的中心设有中心供气通道,中心供气通道末端与中心底盘一体成型为中心旋火槽,中心旋火槽与中心导气管连通,中心旋火槽上面设有与其连通的中心旋火盖,在中心旋火槽外侧壁与外围供气盘内壁之间一体成型为外围供气槽,外围供气槽与外腔导气管连通,在外围供气槽内设有红外线发热盘,红外线发热盘的外侧壁安装有与炉盘连接的挡风圈,红外线发热盘的内侧壁安装有与中心旋火槽壁连接的密封圈,所述红外线发热盘顶端设有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透气孔。使用时,燃气通过中心导气管和外腔导气管,经过中心底盘内的燃气通道,中心导气管内的燃气进入到中心旋火槽,而中心底盘底部的空气首先通过中心供气通道,进入到中心旋火槽,外腔导气管内的燃气进入到外围供气盘的外围供气槽内,这样,中心旋火盖内的燃气燃烧时,受到中心供气通道空气供给,中心供气通道空气内的空气除了一部分供给中心旋火盖内的燃气燃烧外,另外一部分的空气一起供给外围供气槽内的燃气燃烧,产生辐射热,通过红外线发热盘产生的强烈红外线辐射热和中心旋火盖内的燃气燃烧热量,更好的烹饪食物。如图1和图2所示,发热盘可分为实心盘体1和空心盘体2。不足之处是:这种发热盘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冷热膨胀,发热盘会出现破裂漏气,发生回火现象的缺陷,需要对整个发热盘更换,发热盘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红外线燃气灶使用的发热盘,当发热盘出现破裂漏气时,不需要对整块发热盘更换,能够继续使用,从而降低成本。一种供红外线燃气灶使用的发热盘,包括盘体、第一层、以及第二层,所述盘体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层设置在所述盘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二层的材质为镍合金软网,所述盘体的材质为红外陶瓷。优选地,所述盘体为实心盘体,所述第一层包括第一盖板、以及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盖板设有与所述实心盘体的第一透气孔连通的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实心盘体的上端面盖合,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孔与所述实心盘体的外周面配合,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层包括第二盖板、以及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二透气孔连通的第三透气孔,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的顶面盖合,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孔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周面配合,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筒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盘体为空心盘体,所述第一层包括第一空心盖板、第三筒体以及第四筒体,所述第一空心盖板设有与所述空心盘体的第一透气孔连通的第四透气孔,所述第一空心盖板与所述空心盘体的上端面盖合,所述第三筒体的内孔与所述空心盘体的外周面配合,所述第四筒体的外周面与所述空心盘体的内孔配合,所述第一空心盖板与所述第三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盖板与所述第四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层包括第二空心盖板、第五筒体、以及第六筒体,所述第二空心盖板设有与所述第四透气孔连通的第五透气孔,所述第二空心盖板与所述第一空心盖板的顶面盖合,所述第五筒体的内孔与所述第三筒体的外周面配合,所述第六筒体的外周面与所述第四筒体的内孔配合,所述第二空心盖板与所述第五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心盖板与所述第六筒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当盘体的表面出现破裂漏气时,由于盘体的表面盖合上了第一层,第二层再盖在第一层上,将漏气的地方堵住,不会发生回火现象,不需要更换整个发热盘。另外当第一层发生破裂漏气,直接更换新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更换方便。进一步,第一层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二层的材质为镍合金,不锈钢材质的第一层能将盘体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第二层,由于镍合金材质的耐高温性能比红外陶瓷材质的盘体高,这样热量集中第二层中,而不集中在盘体上,有效延长盘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现有技术的实心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空心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结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一种供红外线燃气灶使用的发热盘,包括盘体、第一层3、以及第二层4,所述盘体设有第一透气孔(图未示出),所述第一层3设置在所述盘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层4设置在所述第一层3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层3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二层4的材质为镍合金软网,所述盘体的材质为红外陶瓷,所述盘体为实心盘体1,所述第一层3包括第一盖板31、以及第一筒体32,所述第一盖板31设有与所述实心盘体1的第一透气孔连通的第二透气孔(图未示出),所述第一盖板31与所述实心盘体1的上端面盖合,所述第一筒体32的内孔与所述实心盘体1的外周面配合,所述第一盖板31与所述第一筒体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31与所述第一筒体3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层4包括第二盖板41、以及第二筒体42,所述第二盖板41设有与所述第二透气孔连通的第三透气孔(图未示出),所述第二盖板41与所述第一盖板31的顶面盖合,所述第二筒体42的内孔与所述第一筒体32的外周面配合,所述第二盖板41与所述第二筒体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41与所述第二筒体42为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透气孔和所述第三透气孔均为通孔,第二透气孔与第一透气孔同心且直径相同,这样第一盖板31直接盖在实心盘体1的上端面,调整第一盖板31位置,使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对应,这样可方便的使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连通。该第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实心盘体1的上端面和外周面出现破裂漏气时,将第一盖板31盖在其上端面上,第一筒体32与实心盘体1的外周面紧凑配合,由于第一盖板31和第一筒体32本身重力作用,能将漏气的地方堵住,不会发生回火现象,不需要更换整个实心发热盘。另外当第一盖板31和第一筒体32发生破裂漏气,直接更换新的第一盖板和第一筒体,更换方便。进一步的,第一层3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二层4的材质为镍合金,不锈钢材质的第一层3能将实心盘体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第二层4,由于镍合金材质的耐高温性能比红外陶瓷材质的实心盘体1高,这样热量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红外线燃气灶使用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第一层、以及第二层,所述盘体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层设置在所述盘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二层的材质为镍合金软网,所述盘体的材质为红外陶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红外线燃气灶使用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第一层、以及第二层,所述盘体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层设置在所述盘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二层的材质为镍合金软网,所述盘体的材质为红外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红外线燃气灶使用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为实心盘体,所述第一层包括第一盖板、以及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盖板设有与所述实心盘体的第一透气孔连通的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实心盘体的上端面盖合,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孔与所述实心盘体的外周面配合,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层包括第二盖板、以及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二透气孔连通的第三透气孔,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的顶面盖合,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孔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周面配合,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梁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艾瑞科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