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46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包括壳体、一级减速传动组件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均嵌装在壳体内部,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均与壳体内壁啮合转动;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与二级减速传动组件并排设置,且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驱动二级减速传动组件在同一轴线上旋转。该减速机构通过一级减速传动组件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的共同作用,将电机输出的高转速作出两次减速处理,轻易将电机的高转速转变成agv需要的低转速,改善了现有一级行星齿轮减速机的低减速传动比的缺陷,使输出至agv驱动轮的转速进一步减小,让普遍高转速的电机适用于agv驱动轮的驱动装置中。

A reduction mechanism of horizontal AGV driv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
本技术涉及agv驱动轮
,具体涉及为一种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
技术介绍
agv小车是一种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由于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灵活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自动化生产和仓储系统,它是柔性制造生产线和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现代化物流仓储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agv小车通过驱动轮实现持续地直行或转向运动,其过程多采用减速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以使驱动轮运动。现有的减速电机均包括减速机和电机,其中减速机的种类较多,一般为以下几种:齿轮减速机、蜗杆减速机、蜗杆-齿轮减速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摆线针轮减速机和谐波齿轮减速机。考虑agv驱动轮的体积小、承受载荷较大,因此一般agv驱动装置均采用行星齿轮减速机,其具有质量小、体积小、承载能力大以及传动平稳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可很好地应用在agv驱动轮中。但现有的行星齿轮减速机通常采用一组行星轮组结构,其存在减速传动比低和传动扭矩小的缺陷,而通常电机转速都很高,当高转速的电机采用一级行星齿轮减速机时,难以将电机输出的高转速降低到适合agv驱动轮转动的转速,使得电机在agv驱动轮的使用上受到转速的限制。因此对现有应用在agv驱动轮的减速机进行优化改造,提高其减速传动比和传动扭矩的能力,以使高转速的电机均可驱动agv驱动轮的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其通过两组行星轮组结构,进一步改善现有行星减速机构的减速传动比低和传动扭矩小的缺陷,使应用在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具有更高的减速传动比,使普遍的高速电机均适合应用在agv驱动轮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所述一种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包括壳体、一级减速传动组件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均嵌装在壳体内部,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均与壳体内壁啮合转动;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与二级减速传动组件并排设置,且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驱动二级减速传动组件在同一轴线上旋转。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包括一级太阳齿轮、若干个一级行星小齿轮和行星架;所述一级太阳齿轮与agv的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行星架沿圆周均匀分布有枢接一级行星小齿轮的一级行星齿轮轴,所述一级行星齿轮轴与一级行星小齿轮一一对应;各所述一级行星小齿轮环绕一级太阳齿轮,且各所述一级行星小齿轮均与一级太阳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太阳齿轮的齿数小于一级行星小齿轮的齿数。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减速传动组件包括二级太阳齿轮和若干个二级行星小齿轮;所述二级太阳齿轮固定连接行星架的中部;各所述二级行星小齿轮环绕二级太阳齿轮,且各所述二级行星小齿轮均与二级太阳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太阳齿轮的齿数小于二级行星小齿轮的齿数。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中空的圆形腔室,所述腔室侧壁设有连续的内齿,各所述一级行星小齿轮与各所述二级行星小齿轮均与壳体的内齿啮合。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agv驱动轮;所述输出轴远离连接agv驱动轮的一端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枢接二级行星小齿轮的二级行星齿轮轴,所述二级行星齿轮轴与二级行星小齿轮一一对应。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法兰;所述输出法兰套接输出轴,所述输出法兰与输出轴之间设有若干个深沟球轴承;所述输出法兰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沉头孔,该沉头孔用于通过螺栓与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在远离连接输出法兰的一端设有若干个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用于通过螺栓与agv的驱动电机的法兰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减速机构通过一级减速传动组件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的共同作用,将电机输出的高转速作出两次减速处理,轻易将电机的高转速转变成agv需要的低转速,改善了现有一级行星齿轮减速机的低减速传动比的缺陷,使输出至agv驱动轮的转速进一步减小,让普遍高转速的电机适用于agv驱动轮的驱动装置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图1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对图1半剖后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对行星架半剖后的一级减速传动组件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中:1-壳体;11-腔室;12-预留孔;2-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1-一级太阳齿轮;22-一级行星小齿轮;23-行星架;231-一级行星齿轮轴;232-轮架外壳;2321-前端壁;2322-后端壁;3-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1-二级太阳齿轮;32-二级行星小齿轮;4-输出轴;41-二级行星齿轮轴;5-输出法兰;51-沉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的优选结构。所述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包括壳体1、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输出轴4和输出法兰5,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均嵌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均与壳体1内壁啮合转动;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与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并排设置,且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驱动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在同一轴线上旋转,以使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输出的转速降低。所述输出轴4固定连接agv驱动轮,所述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的输出端与输出轴4驱动连接,以使agv驱动轮减速旋转。其中,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包括一级太阳齿轮21、若干个一级行星小齿轮22和行星架23;各所述一级行星小齿轮22环绕一级太阳齿轮21,且各所述一级行星小齿轮22均与一级太阳齿轮21啮合。所述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包括二级太阳齿轮31和若干个二级行星小齿轮32,各所述二级行星小齿轮32环绕二级太阳齿轮31,且各所述二级行星小齿轮32均与二级太阳齿轮31啮合。根据减速机的减速原理,所述一级太阳齿轮21的齿数小于一级行星小齿轮22的齿数,所述二级太阳齿轮31的齿数小于二级行星小齿轮32的齿数,以使一级太阳齿轮21通过啮合使一级行星小齿轮22减速旋转和二级太阳齿轮31通过啮合使二级行星小齿轮32减速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现有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一般结构,上述的太阳齿轮和行星小齿轮均为外齿式的直齿轮,太阳齿轮与行星小齿轮的啮合均为外齿式啮合传动。作为优选地,所述一级行星小齿轮22和二级行星小齿轮32的数量各优选为3个,该数量结构的行星小齿轮绕太阳齿轮的旋转式最为稳定、传递的力矩更为均匀,在AGV驱动轮体积较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n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均嵌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均与壳体(1)内壁啮合转动;/n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与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并排设置,且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驱动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在同一轴线上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
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均嵌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和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均与壳体(1)内壁啮合转动;
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与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并排设置,且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驱动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在同一轴线上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速传动组件(2)包括一级太阳齿轮(21)、若干个一级行星小齿轮(22)和行星架(23);
所述一级太阳齿轮(21)与agv的驱动电机驱动连接;
所述行星架(23)沿圆周均匀分布有枢接一级行星小齿轮(22)的一级行星齿轮轴(231),所述一级行星齿轮轴(231)与一级行星小齿轮(22)一一对应;
各所述一级行星小齿轮(22)环绕一级太阳齿轮(21),且各所述一级行星小齿轮(22)均与一级太阳齿轮(2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太阳齿轮(21)的齿数小于一级行星小齿轮(22)的齿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agv驱动轮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减速传动组件(3)包括二级太阳齿轮(31)和若干个二级行星小齿轮(32);
所述二级太阳齿轮(31)固定连接行星架(23)的中部;
各所述二级行星小齿轮(32)环绕二级太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董尚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立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