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窗用角码及组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35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窗用角码及组角结构,角码的一个侧面的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端部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短凹槽,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该侧端部短凹槽相垂直的长凹槽,所述短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同侧端部的外侧端面,所述长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另一侧端部的外侧端面,两个长凹槽在两个端部连接处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用时在短凹槽内安装销钉使一侧的角码端部挤紧该侧边框,长凹槽内安装膨胀螺栓使另一侧的角码端部挤紧另一侧边框,由此将两个边框通过角码、销钉和膨胀螺栓固定在一起,平整度检测后即可以通过与长凹槽对位的开孔注胶,完成边框的固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组角机的挤压对边框固定造成的影响。

A corner code and angle group structure for intelligent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窗用角码及组角结构
本技术属于智能窗组角
,尤其是一种智能窗用角码及组角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窗包括四个边框,四个边框的端部进行切割,在两个边框中分别插入角码的一端,然后将四个边框通过角码初步固定在一起,再通过组角机使边框挤紧角码,最后在边框内注胶后完成边框的组装。上述处理过程中,组角机通过卡具卡住两个边框连接处,然后通过移动的刀具对角码处的边框进行挤压,将该处挤压变形并顶住角码侧边的定位凹陷,该处操作需要操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组角机挤压前要注意边框与角码的组合状态,避免组角后出现跑偏或边框结合不平整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组角机较大力量的挤压导致边框连接处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利用两个角码插入边框端部并通过销钉固定一端、另一个膨胀螺栓固定另一端的一种智能窗用角码。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窗用角码,其特征在于:角码的一个侧面的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端部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短凹槽,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该侧端部短凹槽相垂直的长凹槽,所述短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同侧端部的外侧端面,所述长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另一侧端部的外侧端面,两个长凹槽在两个端部连接处相互连通。再有,角码的另一个侧面的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端部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短凹槽,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该侧端部短凹槽相垂直的长凹槽,所述短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同侧端部的外侧端面,所述长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另一侧端部的外侧端面,两个长凹槽在两个端部连接处相互连通。再有,所述另一个侧面的短凹槽与所述一个侧面的短凹槽对位设置。再有,所述另一个侧面的长凹槽与所述一个侧面的长凹槽对位设置。再有,所述一个侧面和另一侧侧面的表面对位的设置有凹陷或凸出。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窗组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和所述的角码,两个边框的相邻端部相互拼接且二者内部分别嵌入两个角码叠放后的两个端部;在任意一个边框外侧端面间隔设置两个开孔,一个开孔与该侧边框内的两个角码该侧端部相互接触的短凹槽形成的空腔对位,另一个开孔与两个角码另一侧端部相互接触的长凹槽形成的空腔对位;所述一个开孔内安装的销钉的端部将该处的两个角码端部向外扩张并挤紧在边框内型材表面,所述另一个开孔内安装的膨胀螺栓将该处的两个角码端部向外扩张并挤紧在边框内型材表面。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角码两个端部的任意一侧表面均对称的设置两个短凹槽和两个长凹槽,当两个角码叠放时,相互接触的表面对位的两个短凹槽形成一个空腔,而对位的两个长凹槽形成另一个空腔,在角码任意一侧表面均对位的设置有凹陷或凸出。两个角码可以将任意一侧表面相互接触并形成空腔,而且也可以通过相互接触的凹陷或凸出进行自身的限位,使叠放时通用性强,使用时在短凹槽内安装销钉使一侧的角码端部挤紧该侧边框,长凹槽内安装膨胀螺栓使另一侧的角码端部挤紧另一侧边框,由此将两个边框通过角码、销钉和膨胀螺栓固定在一起,平整度检测后即可以通过与长凹槽对位的开孔注胶,完成边框的固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组角机的挤压对边框固定造成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两个边框组角后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图3的仰视图;图5是图4的A-A向放大图;图6是图4的B-B向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智能窗用角码,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创新在于:角码10如图1所示的一个侧面的两个端部1、8上对称的设置有与端部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短凹槽3、7,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该侧端部短凹槽相垂直的长凹槽2、5,短凹槽3一侧开口9延伸至同侧端部1的外侧端面(图1左侧),长凹槽2一侧开口延伸至另一侧端部8的外侧端面(图1下方),同理的端部8上的短凹槽7和长凹槽5也是同样结构。短凹槽与同侧的长凹槽相互连通,两个长凹槽在两个端部连接处13相互连通。如图2所示的角码另一个侧面中,该侧面的短凹槽、长凹槽的数量以及位置与图1所示的一个侧面中的短凹槽和长凹槽完全相同。这样在两个角码相互接触时,无论使用哪个侧面相互接触,都会使相互接触的两个侧面的短凹槽形成一个空腔,长凹槽形成另一个空腔。为了使两个角码在相互接触时能够相互稳定拼装,在一个侧面和另一侧侧面的表面对位的设置有凹陷或凸出4、6、11、12,即一个侧面均为凹陷,另一个侧面均为凸出,或者反过来也可以,当两个角码叠放时,凸出插入凹陷中,使两个角码大致的保持稳定叠放,当插入边框后不会出现分离的问题。上述角码使用时,先将两个角码相互叠放,如图5、6所示,端部8通过凹陷和凸出的嵌装而相互叠放在一起,端部1通过凹陷和凸出的嵌装而相互叠放在一起,然后将叠放后的两个端部分别插入同侧的边框内,如图所示,端部1位于边框14内,端部8位于边框15内。用力将角码挤入边框内,形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即完成两个边框的初步安装。边框15的边框外侧端面间隔设置两个开孔,一个开孔18与该侧边框内的两个角码该侧端部8相互接触的短凹槽7形成的空腔对位,另一个开孔16与两个角码另一侧端部1相互接触的长凹槽5形成的空腔对位。当然在边框14处设置两个开孔也可以,此时对应的短凹槽为3,长凹槽为5。开孔18内安装的销钉19的端部20将该处的两个角码端部向外扩张并按图5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挤紧在边框15内型材表面,开孔16内安装的膨胀螺栓将该处的两个角码端部1向外扩张并按图6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挤紧在边框14内型材表面。上述销钉的外径大于短凹槽拼合形成的空腔的内径,所以销钉穿入后使角码端部扩张。而膨胀螺栓包括套筒22、螺栓17和膨胀板23,先将套筒插入长凹槽形成的空腔内,安装螺栓,其端部21向膨胀板方向运动并将所有膨胀板向外侧挤压变形,并由此将膨胀板旁侧角码端部扩张。上述套筒、膨胀板可以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叠放的两个角码插入两个边框后,其与边框内表面的间隙较小,所以销钉、螺栓的安装分别将边框14与其内的角码端部1相互挤紧固定、将边框15与其内的角码端部8相互挤紧固定,由于叠放的角码端部之间的间隙也比较小,所以销钉和膨胀螺栓的扩张力较大,使两个边框紧密的固定在角码的两个端部,固定效果和组角机的加工效果近似。另外,销钉的钉帽嵌入了边框型材的开孔18内,而螺栓整个进入角码之间,所以开孔16直接作为注胶孔即可。角码两端都有短凹槽和长凹槽,且两个侧面的结构一致,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角码使用时的便捷性,不用区分正反面和正反向。当实际在窗框的组角使用时,优选图3所示的,将开孔、销钉和膨胀螺栓设置在位于最下端的边框15的底面和位于最上端的边框的上端面处,这样窗扇在打开时,侧面的边框看不见开孔等结构,保持其自身的平整和整体的美观度。本技术中,角码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窗用角码,其特征在于:角码的一个侧面的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端部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短凹槽,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该侧端部短凹槽相垂直的长凹槽,所述短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同侧端部的外侧端面,所述长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另一侧端部的外侧端面,两个长凹槽在两个端部连接处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窗用角码,其特征在于:角码的一个侧面的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端部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短凹槽,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该侧端部短凹槽相垂直的长凹槽,所述短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同侧端部的外侧端面,所述长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另一侧端部的外侧端面,两个长凹槽在两个端部连接处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窗用角码,其特征在于:角码的另一个侧面的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端部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短凹槽,两个端部上对称的设置有与该侧端部短凹槽相垂直的长凹槽,所述短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同侧端部的外侧端面,所述长凹槽一侧开口延伸至另一侧端部的外侧端面,两个长凹槽在两个端部连接处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窗用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侧面的短凹槽与所述一个侧面的短凹槽对位设置。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王小兵杨银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格丽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