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32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包括双层民居本体,所述的双层民居本体的阳台包括顶板与底板,所述的顶板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女儿墙,所述的底板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基础墙体,所述的顶板与基础墙体之间设置有仿古花格木窗,所述的基础墙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装饰木板一,所述的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木柱,所述的木柱处于基础墙体的外侧,所述的顶板、底板的外端皆斜向下延伸设置有仿古屋檐,所述的底板的外端向下垂直设置有吊瓜,在现有双层民居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保证结构稳定的同时进行仿古建筑建造,同时减少建造成本。

An archaize building based on rural ho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
技术介绍
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其有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村庄进行改造时,都是拆除原有的民居平房,建造起缺少当地特色的混凝土新房,虽然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却破坏了乡村的传统风貌,遗失了原有的乡村文化。乡村民居的“千村一面”问题正在漫延,缺少真实乡村的风貌,各种现象问题凸显,如建筑形式过于单一,未能体现村庄特色,甚者还有乱搭乱建、建筑风貌混杂等问题。现有乡村民居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为两层建筑,第二层房屋相对第一层房屋伸出设置有阳台,但是如果在乡村建设中直接进行建造仿古建筑,无疑将耗费巨大的资金,所以要在现有混凝土乡村民居的基础上,试图进行新型的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在现有双层民居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保证结构稳定的同时进行仿古建筑建造,同时减少建造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包括双层民居本体,所述的双层民居本体的阳台包括顶板与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女儿墙,所述的顶板的外端与延伸梁一连接,所述的底板的外端与延伸梁二连接,所述的延伸梁一、延伸梁二的外端与地面之间垂直设置有装饰木板二,所述的装饰木板二的中段与双层民居本体的墙壁之间垂直设置有穿梁二,所述的延伸梁二与穿梁二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管,所述的装饰木板二的上端与女儿墙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屋顶斜坡,所述的屋顶斜坡与延伸梁一之间设置有瓜柱。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包括双层民居本体,所述的双层民居本体的阳台包括顶板与底板,所述的顶板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女儿墙,所述的底板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基础墙体,所述的顶板与基础墙体之间设置有仿古花格木窗,所述的基础墙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装饰木板一,所述的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木柱,所述的木柱处于基础墙体的外侧,所述的顶板、底板的外端皆斜向下延伸设置有仿古屋檐,所述的底板的外端向下垂直设置有吊瓜。所述的底板的外端向下垂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柱础,所述的支撑柱的上端与双层民居本体的墙壁之间垂直设置有穿梁一。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现有双层民居本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仿古屋檐、仿古花格木窗、吊瓜等部件,同时为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额外的设置木柱、支撑柱、穿梁等部件,在装配改装完成后,对双层民居本体的外墙表皮进行适当的仿古风格处理,即可实现仿古建筑的快速建造,确保房屋结构稳定的同时无需耗费巨大的成本推倒重建,解决了传统民居的仿古改造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双层民居本体立体图;图2为双层民居本体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二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三剖视图;图6为仿古花格木窗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6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包括双层民居本体1,所述的双层民居本体1的阳台2包括顶板21与底板22,所述的顶板21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女儿墙23,所述的顶板21的外端与延伸梁一11连接,所述的底板22的外端与延伸梁二12连接,所述的延伸梁一11、延伸梁二12的外端与地面之间垂直设置有装饰木板二13,所述的装饰木板二13的中段与双层民居本体1的墙壁之间垂直设置有穿梁二14,所述的延伸梁二12与穿梁二14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管15,所述的装饰木板二13的上端与女儿墙23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屋顶斜坡16,所述的屋顶斜坡16与延伸梁一11之间设置有瓜柱17。在双层民居本体1的基础上不设置阳台2上的基础墙体24,顺延顶板21、底板22加装延伸梁一11、延伸梁二12,这样可以扩张原有民居的室内空间,采用装饰木板二13作为民居的外立面,装饰木板二13可装饰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仿古图案,并且可以对应的在装饰木板二13上装配仿古门窗,穿梁二14与双层民居本体1连接用于固定装饰木板二13,同时采用连接钢管15将穿梁二14与延伸梁二12连接,增加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在民居上设置屋顶斜坡16,同时应在双层民居本体1的顶部设置砖墙用于支撑屋顶斜坡16的最高点,屋顶斜坡16用于铺设小青瓦,进一步体现了仿古建筑的特色。实施例二: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包括双层民居本体1,所述的双层民居本体1的阳台2包括顶板21与底板22,所述的顶板21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女儿墙23,所述的底板22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基础墙体24,所述的顶板21与基础墙体24之间设置有仿古花格木窗3,所述的基础墙体24的外侧面设置有装饰木板一4,所述的顶板21与底板22之间设置有木柱5,所述的木柱5处于基础墙体24的外侧,所述的顶板21、底板22的外端皆斜向下延伸设置有仿古屋檐6,所述的底板22的外端向下垂直设置有吊瓜7。首先采用装饰木板一4将基础墙体24的外侧面进行装饰,随后在基础墙体24上加装仿古花格木窗3,传统古建筑皆设置有屋檐,所以对应的在顶板21、底板22的端部皆加装仿古屋檐6,为了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在顶板21与底板22之间设置有木柱5,吊瓜7为古建筑中的常用部件,木柱5、吊瓜7皆顺延双层民居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平行排列布置。实施例三:所述的底板22的外端向下垂直设置有支撑柱8,所述的支撑柱8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柱础9,所述的支撑柱8的上端与双层民居本体1的墙壁之间垂直设置有穿梁一10。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设置有支撑柱8与柱础9用于支撑底板22,同时增设穿梁一10与双层民居本体1连接保证支撑柱8的支撑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包括双层民居本体(1),所述的双层民居本体(1)的阳台(2)包括顶板(21)与底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21)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女儿墙(23),所述的顶板(21)的外端与延伸梁一(11)连接,所述的底板(22)的外端与延伸梁二(12)连接,所述的延伸梁一(11)、延伸梁二(12)的外端与地面之间垂直设置有装饰木板二(13),所述的装饰木板二(13)的中段与双层民居本体(1)的墙壁之间垂直设置有穿梁二(14),所述的延伸梁二(12)与穿梁二(14)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管(15),所述的装饰木板二(13)的上端与女儿墙(23)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屋顶斜坡(16),所述的屋顶斜坡(16)与延伸梁一(11)之间设置有瓜柱(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包括双层民居本体(1),所述的双层民居本体(1)的阳台(2)包括顶板(21)与底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21)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女儿墙(23),所述的顶板(21)的外端与延伸梁一(11)连接,所述的底板(22)的外端与延伸梁二(12)连接,所述的延伸梁一(11)、延伸梁二(12)的外端与地面之间垂直设置有装饰木板二(13),所述的装饰木板二(13)的中段与双层民居本体(1)的墙壁之间垂直设置有穿梁二(14),所述的延伸梁二(12)与穿梁二(14)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管(15),所述的装饰木板二(13)的上端与女儿墙(23)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屋顶斜坡(16),所述的屋顶斜坡(16)与延伸梁一(11)之间设置有瓜柱(17)。


2.一种基于乡村民居建造的仿古建筑,包括双层民居本体(1),所述的双层民居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勇何嘉轩陈小文罗中超盛旭东宋满荣郭磊磊陈祖垒刘永丽高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