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96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包括钢板,阵列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内穿有螺栓,将若干个钢板分别与上层楼板、下层楼板装配连接;上层钢平台,与固定于上层楼板上的钢板焊接固定;钢踏步,包括顶部与上层钢平台焊接的上段钢踏步,还包括底部与下层楼板所连钢板焊接的下段钢踏步,上段钢踏步、下段钢踏步均具备若干个台阶;中间转换钢平台,呈水平布置并连接上段钢踏步的底部以及下段钢踏步的顶部;上层钢平台具备与钢板焊接的上层对接平面,上层钢平台还具备与上段钢踏步焊接的踏步对接平面,上层对接平面的水平宽度大于踏步对接平面的水平宽度。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没有中间立柱,减少占用空间,楼梯自身结构强度大,与楼板的连接方式紧固。

A kind of revolving stairs with steel frame without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安装施工领域,对钢架楼梯安装施工主要楼梯加支撑柱的组合,通常会出现视觉效果不美观,空间占用较大,采用钢材用量较大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楼梯不能理想安装,水平高度不一、接缝线条高低不平等问题,严重影响美观,偏差较大的还需借助其他配件调整后才能安装,造成了施工成本增加,浪费大量的人工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没有中间立柱,减少占用空间,楼梯自身结构强度大,与楼板的连接方式紧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包括:钢板,阵列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内穿有螺栓,将若干个钢板分别与上层楼板、下层楼板装配连接;上层钢平台,与固定于上层楼板上的钢板焊接固定;钢踏步,包括顶部与上层钢平台焊接的上段钢踏步,还包括底部与下层楼板所连钢板焊接的下段钢踏步,上段钢踏步、下段钢踏步均具备若干个台阶;中间转换钢平台,呈水平布置并连接上段钢踏步的底部以及下段钢踏步的顶部;上层钢平台具备与钢板焊接的上层对接平面,上层钢平台还具备与上段钢踏步焊接的踏步对接平面,上层对接平面的水平宽度大于踏步对接平面的水平宽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层钢平台、上段钢踏步、中间转换钢平台、下段钢踏步依次焊接,构成一个完整的钢结构,钢架楼梯自身结构强度相比混凝土或钢混结构的楼梯,自身结构强度更强,能够承受更大的跨度,所以可以免去中间平台下支撑用的立柱。同时由于钢架楼梯头尾两端的受力较大,所以头尾两端的固定通过带螺栓的钢板来保证。由于钢架楼梯的头尾两端所连的是不同层的混凝土楼板,不同的材质无法采用焊接的方式,而阵列有众多通孔的钢板则提供了牢固的连接力。踏步对接平面保证了有足够的焊接对接面积,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因为楼梯顶部的受力相对较大,上层对接平面更大的面积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改善相对较弱处的局部结构强度,提升钢架楼梯整体坚固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层对接平面与踏步对接平面之间呈夹角布置,上层对接平面与踏步对接平面之间不相邻,并且通过两个凹曲面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夹角布置可以适应楼梯的弧线造型,同时凹曲面连接能够控制上层钢平台的总面积、总质量,也不存在应力集中处。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上层对接平面为上层钢平台的侧立面,上层对接平面与上层楼板上钢板的侧立面焊接,下段钢踏步的底平面为水平面,并与下层楼板上钢板的上表面焊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层楼板的钢板与上层钢平台是水平对接,保证楼梯顶部与上层楼板的水平过渡。下层的钢板的上表面具备与下段钢踏步足够的接触焊接面积,同时下层的钢板主要承担的是下压力。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下段钢踏步连接的钢板位于下段钢踏步的竖向投影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位于竖向投影内,保证了下层的钢板在下段钢踏步的下方根部,并且位于视野盲区内,保证了整体的外观效果。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中间转换钢平台沿水平的断面轮廓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腰分别对应中间转换钢平台上与上段钢踏步焊接的上对接平面、与下段钢踏步焊接的下对接平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间转换钢平台与上下踏步具备焊接面,连接牢固,同时能够适应楼梯整体的弧线造型。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通孔贯穿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孔在钢板上矩形阵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孔的布局便于加工制造。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螺栓上装配有螺母,螺母与钢板的上表面之间接触有垫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垫片可以增加连接紧密性,降低压强。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钢板沿水平的断面轮廓呈边长为600mm的正方形,每个钢板上具备25个通孔,钢板的厚度为12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各尺寸、通孔数量的选择在不过高的成本下满足受力的要求。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螺栓为公称直径20mm的化学螺栓,垫片厚度为3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化学螺栓的连接牢固性强,螺栓、垫片的尺寸选择能够满足受力的要求。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上段钢踏步、中间转换钢平台、下段钢踏步连接后自身中心线连线构成一条弧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楼梯最后构成一个曲线走势,造型优美并且受力匀称,各部分之间过渡圆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钢板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1-上层钢平台;1a-上层对接平面;1b-踏步对接平面;1c-凹曲面;2-上段钢踏步;3-中间转换钢平台;3a-上对接平面;3b-下对接平面;4-下段钢踏步;4a-底平面;5-钢板;5a-通孔;6-螺栓;7-垫片;8-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包括:钢板5,阵列有若干个通孔5a,通孔5a内穿有螺栓6,将若干个钢板5分别与上层楼板、下层楼板装配连接;上层钢平台1,与固定于上层楼板上的钢板5焊接固定;钢踏步,包括顶部与上层钢平台1焊接的上段钢踏步2,还包括底部与下层楼板所连钢板5焊接的下段钢踏步4,上段钢踏步2、下段钢踏步4均具备若干个台阶;中间转换钢平台3,呈水平布置并连接上段钢踏步2的底部以及下段钢踏步4的顶部;上层钢平台1具备与钢板5焊接的上层对接平面1a,上层钢平台1还具备与上段钢踏步2焊接的踏步对接平面1b,上层对接平面1a的水平宽度大于踏步对接平面1b的水平宽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层钢平台、上段钢踏步、中间转换钢平台、下段钢踏步依次焊接,构成一个完整的钢结构,钢架楼梯自身结构强度相比混凝土或钢混结构的楼梯,自身结构强度更强,能够承受更大的跨度,所以可以免去中间平台下支撑用的立柱。同时由于钢架楼梯头尾两端的受力较大,所以头尾两端的固定通过带螺栓的钢板来保证。由于钢架楼梯的头尾两端所连的是不同层的混凝土楼板,不同的材质无法采用焊接的方式,而阵列有众多通孔的钢板则提供了牢固的连接力。踏步对接平面保证了有足够的焊接对接面积,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因为楼梯顶部的受力相对较大,上层对接平面更大的面积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改善相对较弱处的局部结构强度,提升钢架楼梯整体坚固度。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板,阵列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内穿有螺栓,将若干个钢板分别与上层楼板、下层楼板装配连接;/n上层钢平台,与固定于上层楼板上的钢板焊接固定;/n钢踏步,包括顶部与上层钢平台焊接的上段钢踏步,还包括底部与下层楼板所连钢板焊接的下段钢踏步,所述上段钢踏步、下段钢踏步均具备若干个台阶;/n中间转换钢平台,呈水平布置并连接上段钢踏步的底部以及下段钢踏步的顶部;/n所述上层钢平台具备与钢板焊接的上层对接平面,所述上层钢平台还具备与上段钢踏步焊接的踏步对接平面,所述上层对接平面的水平宽度大于踏步对接平面的水平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板,阵列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内穿有螺栓,将若干个钢板分别与上层楼板、下层楼板装配连接;
上层钢平台,与固定于上层楼板上的钢板焊接固定;
钢踏步,包括顶部与上层钢平台焊接的上段钢踏步,还包括底部与下层楼板所连钢板焊接的下段钢踏步,所述上段钢踏步、下段钢踏步均具备若干个台阶;
中间转换钢平台,呈水平布置并连接上段钢踏步的底部以及下段钢踏步的顶部;
所述上层钢平台具备与钢板焊接的上层对接平面,所述上层钢平台还具备与上段钢踏步焊接的踏步对接平面,所述上层对接平面的水平宽度大于踏步对接平面的水平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对接平面与踏步对接平面之间呈夹角布置,所述上层对接平面与踏步对接平面之间不相邻,并且通过两个凹曲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对接平面为上层钢平台的侧立面,所述上层对接平面与上层楼板上钢板的侧立面焊接,所述下段钢踏步的底平面为水平面,并与下层楼板上钢板的上表面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立柱钢架旋转楼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坤刘庆惠叶雷吴标黄跃黔杨金宇王俊谢世豪刘俊唐新海黄海瑞孙玉蒋辉段晖徐维维唐洪亮熊佳张宁波蒋鑫庄群霞王瑞寅席纪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