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高截面钢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90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高截面钢桁架,其包括若干上弦杆组合单元和若干下弦杆组合单元。上弦杆组合单元包括若干上弦杆单体,若干第一直腹杆单体和若干第一斜腹杆单体,第一直腹杆单体和第一斜腹杆单体分别固定在上弦杆单体上。下弦杆组合单元包括若干下弦杆单体,若干第二直腹杆单体和若干第二斜腹杆单体,第二直腹杆单体和第二斜腹杆单体分别固定在下弦杆单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整体钢桁架化整为零,结合钢构件极限运输尺寸和结构受力合理性进行划分,使制作分段外形尺寸满足可运输性。划分为单元体,整体制作可缩短生产时间,同时整体制作可代替散件制作后的预拼装工序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安装成本。

A large span and high section steel tru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高截面钢桁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尤其是一种大跨度高截面钢桁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大型厂房采用钢结构作为其主体结构,大截面(5-8米高)、大跨度(50-80米)的钢桁架在高层建筑,大型厂房中运用的很多。对于钢桁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钢桁架截面大、跨度长,从加工厂至工地的运输存在很大的问题,且由于钢桁架涉及的连接部位较多,钢构件的制作尺寸要求又很高。急需一个有效的设计方案来解决大型钢桁架的制作、运输问题,提高构件的制作精度,现场安装精度,且降低制作、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大型钢桁架的运输问题,提高构件的制作精度,现场安装精度,且降低制作、安装成本的大跨度高截面钢桁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高截面钢桁架,包括若干上弦杆组合单元和若干下弦杆组合单元。所述上弦杆组合单元包括若干上弦杆单体,若干第一直腹杆单体和若干第一斜腹杆单体,所述第一直腹杆单体和第一斜腹杆单体分别固定在上弦杆单体上,相邻两个第一直腹杆单体之间设有第一斜腹杆单体。所述下弦杆组合单元包括若干下弦杆单体,若干第二直腹杆单体和若干第二斜腹杆单体,所述第二直腹杆单体和第二斜腹杆单体分别固定在下弦杆单体上,相邻两个第二直腹杆单体之间设有第二斜腹杆单体。所述第一直腹杆单体和第二直腹杆单体固定连接成直腹杆,所述第一斜腹杆单体和第二斜腹杆单体固定连接成斜腹杆。所述若干上弦杆单体固定连接组成上弦杆,所述若干下弦杆单体固定连接组成下弦杆。进一步地,所述上弦杆单体和下弦杆单体为热轧H型钢结构;所述上弦杆单体之间连接的方式为:上弦杆单体的腹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上弦杆单体的翼缘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下弦杆单体之间连接的方式为:下弦杆单体的腹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下弦杆单体的翼缘板之间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腹杆单体和第二直腹杆单体之间设有安装连接板,所述第一直腹杆单体和第二直腹杆单体通过安装连接板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腹杆单体和第二斜腹杆单体之间设有安装连接板,所述第一斜腹杆单体和第二斜腹杆单体通过安装连接板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直腹杆与斜腹杆在上弦杆或下弦杆的交汇节点处设有直牛腿、斜牛腿和牛腿加劲板,所述的直牛腿设置在上弦杆或下弦杆上方,所述的牛腿加劲板设置在直腹杆与斜腹杆上方,所述的斜牛腿安装固定在牛腿加劲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上弦杆或下弦杆上的加劲板,所述的加劲板位于直牛腿两侧。进一步地,上弦杆单体和下弦杆单体的长度为14-16米之间。便于运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整体钢桁架化整为零,结合钢构件极限运输尺寸和结构受力合理性进行划分,使制作分段外形尺寸满足可运输性。划分为单元体,整体制作可缩短生产时间,同时整体制作可代替散件制作后的预拼装工序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安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胎架搭设放样图。图6是本技术配合胎架搭设放样图组装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下弦杆,1.1、下弦杆单体,2、上弦杆,2.1、上弦杆单体,3、直腹杆,3.1、第一直腹杆单体,3.2、第二直腹杆单体,4、斜腹杆,4.1、第一斜腹杆单体,4.2、第二斜腹杆单体,5、直牛腿,6、斜牛腿,7、牛腿加劲板,8、加劲板,9、安装连接板,10、上下弦分段点,11、下弦杆胎架,12、上弦杆胎架,13、直腹杆胎架,14、斜腹杆胎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高截面钢桁架,包括若干上弦杆组合单元和若干下弦杆组合单元。上弦杆组合单元包括若干上弦杆单体2.1,若干第一直腹杆单体3.1和若干第一斜腹杆单体4.1。第一直腹杆单体3.1和第一斜腹杆单体4.1分别固定在上弦杆单体2.1上。相邻两个第一直腹杆单体3.1之间设有第一斜腹杆单体4.1。下弦杆组合单元包括若干下弦杆单体1.1,若干第二直腹杆单体3.2和若干第二斜腹杆单体4.2,第二直腹杆单体3.2和第二斜腹杆单体4.2分别固定在下弦杆单体1.1上。相邻两个第二直腹杆单体3.2之间设有第二斜腹杆单体4.2。第一直腹杆单体3.1和第二直腹杆单体3.2之间设有安装连接板9,第一直腹杆单体3.1和第二直腹杆单体3.2通过安装连接板9螺栓固定组成直腹杆3。第一斜腹杆单体4.1和第二斜腹杆单体4.2之间设有安装连接板9,第一斜腹杆单体4.1和第二斜腹杆单体4.2通过安装连接板9螺栓固定组成斜腹杆4。若干上弦杆单体2.1固定连接组成上弦杆2,若干下弦杆单体1.1固定连接组成下弦杆1。上弦杆2和下弦杆1为热轧H型钢结构。上弦杆2和下弦杆1的分段点10之间连接方式为:腹板采用螺栓连接,翼缘板采用焊接固定。直腹杆3与斜腹杆4在上弦杆2或下弦杆1的交汇节点处设有直牛腿5、斜牛腿6、牛腿加劲板7和加劲板8,直牛腿5设置在上弦杆2或下弦杆1上方,牛腿加劲板7设置在直腹杆3与斜腹杆4上方,斜牛腿6安装固定在牛腿加劲板7上。加劲板8设置在上弦杆2或下弦杆1上,并且位于直牛腿5两侧。为了便于运输上弦杆单体2.1和下弦杆单体1.1的长度为15米。为了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下面详细描述下本技术的装配步骤:如图5所示,首先进行钢桁架专用胎架搭设。为了方便操作,先根据整榀钢桁架构件的形式,胎架与构件接触部位与按1:1放样的地样线之间的关系,确定胎架的位置及其高度尺寸,并采用水准仪测量调整胎架的高度位置。如图6所示,进行装配。1、上弦杆2、下弦杆1装配:根据图纸要求将已制作好的分段上弦杆单体2.1和下弦杆单体1.1,按图纸摆放在上弦杆胎架12和下弦杆胎架11上,通过调整构件的主要控制点与地样上的控制点相重合的方法来调整构件位置,采用吊线锤来检测H型钢内外轮廓线与地样投影线的重合度。定位准确后采用挡板固定。2、直腹杆3和斜腹杆4中间分段处采用三维数控钻钻孔,再采用安装连接板9和普通螺栓进行固定,与上弦杆2下弦杆1进行整体装配。(1)装配直腹杆3:将直腹杆3放置于直腹杆胎架13上,调整与弦杆上的定位尺寸以及外轮廓线投影与地样线重合度,组装次序按照从桁架中间向两边的顺序进行。(2)装配斜腹杆4:将斜腹杆4放置于斜腹杆胎架14上,调整与弦杆上的定位尺寸以及外轮廓线投影与地样线重合度,组装次序按照从桁架中间向两边的顺序进行。3、装配牛腿加劲板7:加劲板8装配在直腹杆3、斜腹杆4上。4、装配直牛腿5:直牛腿5依次装配在下弦杆1和上弦杆2的H型内。5、装配斜牛腿6:斜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高截面钢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上弦杆组合单元和若干下弦杆组合单元;/n所述上弦杆组合单元包括若干上弦杆单体,若干第一直腹杆单体和若干第一斜腹杆单体;所述第一直腹杆单体和第一斜腹杆单体分别固定在上弦杆单体上;相邻两个第一直腹杆单体之间设有第一斜腹杆单体;/n所述下弦杆组合单元包括若干下弦杆单体,若干第二直腹杆单体和若干第二斜腹杆单体;所述第二直腹杆单体和第二斜腹杆单体分别固定在下弦杆单体上;相邻两个第二直腹杆单体之间设有第二斜腹杆单体;/n所述第一直腹杆单体和第二直腹杆单体固定连接成直腹杆;所述第一斜腹杆单体和第二斜腹杆单体固定连接成斜腹杆;/n所述若干上弦杆单体固定连接组成上弦杆;所述若干下弦杆单体固定连接组成下弦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高截面钢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上弦杆组合单元和若干下弦杆组合单元;
所述上弦杆组合单元包括若干上弦杆单体,若干第一直腹杆单体和若干第一斜腹杆单体;所述第一直腹杆单体和第一斜腹杆单体分别固定在上弦杆单体上;相邻两个第一直腹杆单体之间设有第一斜腹杆单体;
所述下弦杆组合单元包括若干下弦杆单体,若干第二直腹杆单体和若干第二斜腹杆单体;所述第二直腹杆单体和第二斜腹杆单体分别固定在下弦杆单体上;相邻两个第二直腹杆单体之间设有第二斜腹杆单体;
所述第一直腹杆单体和第二直腹杆单体固定连接成直腹杆;所述第一斜腹杆单体和第二斜腹杆单体固定连接成斜腹杆;
所述若干上弦杆单体固定连接组成上弦杆;所述若干下弦杆单体固定连接组成下弦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高截面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单体和下弦杆单体为热轧H型钢结构;所述上弦杆单体之间连接的方式为:上弦杆单体的腹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上弦杆单体的翼缘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下弦杆单体之间连接的方式为:下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长诚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