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灏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69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内侧的后端均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贴合块,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前侧均通过第一活动块活动连接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远离第一活动块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块活动连接有第一螺套,所述第一螺套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固定板、第一螺套、第一螺杆、贴合块、通槽、滑块、固定块、滑动柱和按压块,解决了现有的梁柱连接节点在使用时,通常为固定焊接结构,不方便装卸,且固定效果差,不具备根据梁柱尺寸进行调节的功能,这样梁柱之间连接不稳定,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

An assembled beam column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时由预制部品和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和预制柱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梁柱连接节点对预制梁和预制柱进行连接加固。现有的梁柱连接节点在使用时,通常为固定焊接结构,不方便装卸,且固定效果差,不具备根据梁柱尺寸进行调节的功能,这样梁柱之间连接不稳定,降低了施工效率,为此,提出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内侧的后端均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贴合块,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前侧均通过第一活动块活动连接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2)内侧的后端均通过支柱(3)固定连接有贴合块(4),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2)的前侧均通过第一活动块(5)活动连接有拉动杆(6),所述拉动杆(6)远离第一活动块(5)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块(9)活动连接有第一螺套(10),所述第一螺套(10)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1),所述第一螺杆(11)的内侧通过第一轴承(12)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2)顶部的前侧均通过支撑杆(14)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左右两端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2)内侧的后端均通过支柱(3)固定连接有贴合块(4),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2)的前侧均通过第一活动块(5)活动连接有拉动杆(6),所述拉动杆(6)远离第一活动块(5)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块(9)活动连接有第一螺套(10),所述第一螺套(10)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1),所述第一螺杆(11)的内侧通过第一轴承(12)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2)顶部的前侧均通过支撑杆(14)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通槽(16),所述通槽(1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7),所述滑动柱(1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按压块(18),所述滑动柱(17)远离按压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9),所述滑动块(19)的内侧通过连接杆(7)固定连接有第二螺套(20),所述第二螺套(20)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21),所述第二螺杆(21)的底部通过第二轴承(22)活动连接有支撑块(23),所述支撑块(23)的背侧与固定板(15)正表面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灏吴凡程志媛扈冬勋黄秉章黄榜彪
申请(专利权)人:刘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