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东旭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灶炉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5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气灶炉芯,包括引射混合管和喷嘴,喷嘴连于引射混合管下方,引射混合管的内周壁为呈多级阶梯状,下级阶梯内周壁的直径小于上级阶梯内周壁的直径,各级阶梯的侧壁排列有若干空气混合孔。该炉芯使燃气能够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充分,大大节约能源,可比原来的燃气灶节约一半以上的燃气;其引射混合管与喷嘴一体成型,引射混合管与喷嘴之间不存在因配合松动而带来的密封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使用气体燃料的炉或灶,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通过结构改进而实现节能的燃气灶炉芯
技术介绍
炉芯是燃气灶重要部件,其结构对燃料气体能否充分燃烧起到关键作用,其结构通常由混合管下面连接一喷嘴构成,混合管侧壁不同高度设有多个空气混合孔,喷嘴与气源相连,燃料气从喷嘴进入混合管,空气从混合孔进入混合管与燃料气混合,混合气从混合管上端进入炉胆内燃烧,对炉盘进行加热。中国专利00220166.6号公布了一种“为箭筒自动点火燃气灶”,其炉芯由约束混合筒、引射混合管和喷嘴组成,约束混合管为一空腔体,相当于炉胆,其上部与炉盘底面相连,引射混合管为台阶管,包括上部的细长管和下部的短粗管,细长管位于约束混合筒内,短粗管位于约束混合筒底面下方,短粗管周壁和细长管下部周壁于不同高度设有多个混合孔,喷嘴与短粗管下端部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前述炉芯具有如下缺点一,引射混合管虽为包括上部细长管和下部短粗管的台阶管,引射混合管的管壁虽设有不同高度的混合孔,但其内侧管壁为一平整的柱面,从不同高度的混合孔进来的空气不能与经过引射混合管的燃料气充分混合,因而不能充分燃烧;二,喷嘴和引射混合管之间采用螺纹配合,容易松动,密封性不好,而且成本高,安全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灶炉芯,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燃气灶炉芯不能使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因而不能充分燃烧、浪费能源的缺点。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燃气灶炉芯的喷嘴为独立可分离式,容易松动,密封性和安全性不好的缺点。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炉芯,包括引射混合管和喷嘴,喷嘴连于引射混合管下方,引射混合管的内周壁为呈多级阶梯状,下级阶梯内周壁的直径小于上级阶梯内周壁的直径,各级阶梯的侧壁排列有若干空气混合孔。燃气通过喷嘴进入引射混合管,沿着其阶梯状的内周壁向上,并通过各级阶梯的空气混合孔逐级与空气混合,逐级加大混入的空气量,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所述的引射混合管与喷嘴一体成型,引射混合管与喷嘴之间不存在配合松动的问题。所述的引射混合管上部外周面设有可与燃气灶炉胆底部相配合的外螺纹,喷嘴外周面设有可与气源的供气管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的喷嘴顶部侧壁也设有空气混合孔。所述的引射混合管的外周壁为一多棱柱面,所述的空气混合孔分布于该多棱柱面上。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燃气能够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充分,大大节约能源,可比原来的燃气灶节约一半以上的燃气;二,引射混合管与喷嘴一体成型,引射混合管与喷嘴之间不存在因配合松动而带来的密封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图2中B-B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C-C向剖视图;图5为图2中D-D向剖视图;图6为图2中E-E向剖视图;图7为采用本技术炉芯的燃气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7详细说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该燃气灶炉芯包括引射混合管1和喷嘴2,引射混合管1与喷嘴2一体铸造成型,引射混合管1的内周壁呈阶梯状,由下至上包括四个阶梯面11、12、13、14,各阶梯面11、12、13、14的内径由下至上依次增大,各级阶梯的侧壁排列有若干空气混合孔10。引射混合管1外周壁为一六棱柱面,阶梯面11的底端延伸入喷嘴3的项部,该喷嘴3的顶部设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一级空气混合孔30,阶梯面12侧壁均匀排列有六个二级空气混合孔101,并分别对应分布于六棱柱面的六个面上,阶梯面13侧壁也均匀排列有六个三级空气混合孔102,也分别对应分布于六棱柱面的六个面上,阶梯面14侧壁均匀排列有三个四级空气混合孔103,并分别对应分布于六棱柱面互相间隔的三个面上。参照图7,为采用该炉芯的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炉盘5、炉胆6,本技术的炉芯通过其上部的外螺纹2配合于炉胆6底面中部,其喷气口21位于炉胆6内,喷嘴3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与气源的供气管7固定连接,该喷嘴3底端面设有进气口31,进气口31的顶面设有一与阶梯面11所围成空间相通的喷气孔32。炉胆6的外周壁和底面分别设有五级空气混合孔61、62。燃气由供气管7通过喷嘴3进入引射混合管1最底端的阶梯面11内,依次经过阶梯面12、13、14逐级上升,并通过各级阶梯面11、12、13、14的各级空气混合孔30、101、102、103逐级与空气混合,逐级加大混入的空气量,最后到达炉胆6内,通过五级空气混合孔61、62与空气混合,从而使燃气与空气充分、均匀混合,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灶炉芯,包括引射混合管和喷嘴,喷嘴连于引射混合管下方,其特征在于引射混合管的内周壁为呈多级阶梯状,下级阶梯内周壁的直径小于上级阶梯内周壁的直径,各级阶梯的侧壁排列有若干空气混合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混合管与喷嘴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混合管上部外周面设有可与燃气灶炉胆底部相配合的外螺纹,喷嘴外周面设有可与气源的供气管相配合的外螺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与引射混合管底端的连接处侧壁也设有空气混合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混合管的外周壁为一多棱柱面,所述的空气混合孔分布于该多棱柱面上。专利摘要一种燃气灶炉芯,包括引射混合管和喷嘴,喷嘴连于引射混合管下方,引射混合管的内周壁为呈多级阶梯状,下级阶梯内周壁的直径小于上级阶梯内周壁的直径,各级阶梯的侧壁排列有若干空气混合孔。该炉芯使燃气能够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充分,大大节约能源,可比原来的燃气灶节约一半以上的燃气;其引射混合管与喷嘴一体成型,引射混合管与喷嘴之间不存在因配合松动而带来的密封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文档编号F24C3/08GK2748804SQ20042009760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东旭 申请人:刘东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炉芯,包括引射混合管和喷嘴,喷嘴连于引射混合管下方,其特征在于:引射混合管的内周壁为呈多级阶梯状,下级阶梯内周壁的直径小于上级阶梯内周壁的直径,各级阶梯的侧壁排列有若干空气混合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刘东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