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电池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17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定地用于电池充电器(1)中的容纳模块(13)。容纳模块(13)包括沿着纵向平面(β)延伸的底壁(13A)和正交于纵向平面(β)从底壁(13A)延伸的侧壁(13B),底壁(13A)和侧壁(13B)限定称作“容纳空间”的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至少一个容纳空间配置成用于容纳用于将交流电的电能转换成直流电的电能的至少一个磁性元件,容纳模块(13)包括正交于纵向平面(β)延伸且配置成适配到相同容纳模块(13)的至少一个互补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13C2)。

Battery charger for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电池充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定地用于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电池充电器,且更特定地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充电器的容纳模块和包括这种容纳模块的电池充电器。更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地易于调节的电池充电器,特别是为了取决于预期用途而输送不同的功率电平。
技术介绍
在目前现有的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推进系统包括将电源电压输送到电动机以用于车辆的推进的高电压供电电池。为了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推进系统包括称作“车载充电器”(On-BoardCharger,OBC)的电池充电器,所述电池充电器配置成连接到交流(AlternatingCurrent,AC)电力网络,例如地区电网或国家电网。这种车载充电器将从AC电力网络接收到的一种或若干种交流电转化成允许对电池进行充电的直流电。为此目的,车载充电器包括多个内部组件,例如一个或若干个变压器、一个或若干个电感器、一些二极管、一些晶体管等。这些内部组件安装在PCB上,所述PCB放置在配备有AC输入连接器和DC输出连接器的壳体中且可进一步车载安装在车辆上。由于一些内部组件在充电器处于运行中时可产生大量的热(特别是至少一个变压器),因此充电器可更包括散热器模块,所述散热器模块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变压器下方以对所述至少一个变压器进行冷却。车载充电器可以是用于分别连接到单相电力源或三相AC电力源的单相充电器或三相充电器。因此,在将内部组件安装在PCB上之前需要设计充电器,即,需要根据车载充电器(即,单相或三相)的功率和类型来选择内部组件的数目和类型。因此,这种充电器的设计可以是复杂的且成本高昂,这是由于其只能与具体的预定类型的AC电力网络一起工作。此外,可能无法适当地排出由内部组件产生的热,这可能会损坏车载充电器。因此,需要易于设计且还可提供对由内部组件产生的热的高效排出的电池充电器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定地用于电池充电器中的容纳模块,所述容纳模块包括沿着纵向平面延伸的底壁和正交于所述纵向平面从所述底壁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限定被称作“容纳空间”的至少一个内部空间,所述至少一个容纳空间配置成用于容纳用于将交流电的电能转换成直流电的电能的至少一个磁性元件,所述容纳模块包括正交于所述纵向平面延伸且配置成适配到相同容纳模块的至少一个互补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至少一个连接部分允许有利地堆叠多个容纳模块以便构建可调式充电器。有利地,容纳模块是单件式元件,即,至少一个连接部分、底壁和侧壁(例如通过模制材料)来源于相同材料。因此,这种单件式元件可易于构建且具有抵抗性。此外,不同于多件式元件,这种单件式元件在不同部分之间不具有任何接触界面,从而减小容纳模块的热阻。在优选实施例中,单件式元件由金属材料制成,从而允许容纳模块的侧壁接近于安装在容纳模块中的磁性元件布置,进而提高所述容纳模块的冷却效率。优选地,金属材料是铝。在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连接部分是管的部分。因此,将两个容纳模块连接在一起是容易且快速的。有利地,管是冷却系统的一部分且配置成允许冷却流体流动通过容纳模块。在实施例中,冷却通道形成在侧壁内部以允许冷却流体从容纳模块的一个连接部分流动到另一连接部分。这种冷却通道允许排出由安装在容纳模块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磁性元件产生的热。在实施例中,底壁位于容纳模块的底部表面上,至少一个连接部分从容纳模块的所述底部表面延伸,从而允许将所述容纳模块与位于所述容纳模块下方的另一容纳模块连接在一起。在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连接部分从容纳模块的与底部表面相对的顶部表面延伸,从而允许将容纳模块与位于所述容纳模块上方的另一容纳模块连接在一起。在实施例中,容纳模块包括从侧壁延伸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分、从所述延伸部分延伸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从而允许将容纳模块与另一容纳模块连接在一起,同时提供对容纳模块的内部空间的访问。有利地,容纳模块包括从至少一个延伸部分的相对表面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分,从而允许将容纳模块同时与位于所述容纳模块上方的另一容纳模块和位于所述容纳模块下方的另一容纳模块连接在一起。根据实施例,容纳模块包括安装在至少一个容纳空间中以将交流电的电能转换成直流电的电能的至少一个磁性元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特定地用于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电池充电器,所述电池充电器包括配置成用于将交变相电流转换成直流电的至少一个转换单元,所述至少一个转换单元包括如先前所描述的容纳模块和布置在所述容纳模块的至少一个容纳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磁性元件(例如变压器、电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至少一个转换单元包括电路板,容纳模块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至少一个转换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在实施例中,电池充电器包括一个转换单元。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池充电器包括通过其相应连接部分连接的多个转换单元。在优选实施例中,转换单元在壳体中彼此上下堆叠。有利地,转换单元是电连接的。在第一实施例中,转换单元以单相配置连接。这有利地允许电池充电器在若干个转换单元可并联连接时是可调节的,从而使充电器的设计极为容易。因此,电池充电器的功率可由布置在壳体中的所连接的转换单元的数目限定。举例来说,如果转换单元的功率是3.5kW,那么三个转换单元的并联连接提供10.5kW的充电器。在第二实施例中,转换单元以三相配置连接。举例来说,电池充电器可包括通过其相应连接部分连接的三个转换单元,每个转换单元在不同相电流下工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如先前所描述的车载电池充电器的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附图和以下描述中阐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其它特征将从描述和图式且从权利要求书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充电器的实施例的正视透视图。图2示出图1的电池充电器的仰视透视图。图3示出图1的电池充电器的壳体的俯视图。图4示出图3的壳体的俯视透视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换单元的实施例的俯视透视图。图6示出图5的转换单元的仰视透视图。图7示出图6的转换单元的容纳模块的仰视透视图。图8示出图7的容纳模块的俯视透视图。图9示出图7的容纳模块的后视图。图10示出图7的容纳模块的纵向水平截面俯视图。图11示出图7的容纳模块的透视横向截面视图。图12示出图7的容纳模块的透视纵向竖直截面视图。图13示出图7的容纳模块的另一透视纵向竖直截面视图。图14示出图7的容纳模块的俯视透视图,磁性组合件安装到所述容纳模块中。图15示出图14的磁性组合件的俯视透视图。图16示出图15的磁性组合件的仰视透视图。图17示出图5的更包括连接管的转换单元的俯视透视图。图18示出图17的转换单元的仰视透视图。图19示出图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纳模块(13),特定地用于电池充电器(1)中,所述容纳模块(13)包括沿着纵向平面(β)延伸的底壁(13A)以及正交于所述纵向平面(β)从所述底壁(13A)延伸的侧壁(13B),所述底壁(13A)以及所述侧壁(13B)限定称作“容纳空间”(13E1、13E2)的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至少一个所述容纳空间(13E1、13E2)配置成用于容纳用于将交流电的电能转换成直流电的电能的至少一个磁性元件(14B、14C),所述容纳模块(13)包括正交于所述纵向平面(β)延伸以及配置成适配到相同容纳模块(13)的至少一个互补连接部分(13C2、13C1)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13C1、13C2)。/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容纳模块(13),特定地用于电池充电器(1)中,所述容纳模块(13)包括沿着纵向平面(β)延伸的底壁(13A)以及正交于所述纵向平面(β)从所述底壁(13A)延伸的侧壁(13B),所述底壁(13A)以及所述侧壁(13B)限定称作“容纳空间”(13E1、13E2)的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至少一个所述容纳空间(13E1、13E2)配置成用于容纳用于将交流电的电能转换成直流电的电能的至少一个磁性元件(14B、14C),所述容纳模块(13)包括正交于所述纵向平面(β)延伸以及配置成适配到相同容纳模块(13)的至少一个互补连接部分(13C2、13C1)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13C1、13C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纳模块(13),其中所述容纳模块(13)为单件式元件。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纳模块(1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分(13C1、13C2)是管的部分。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模块(13),其中所述管是冷却系统的一部分以及配置成允许冷却流体流动通过所述容纳模块(1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纳模块(13),其中冷却通道(13B1)形成在所述侧壁(13B)内部以允许冷却流体从所述容纳模块(13)的一个连接部分(13C1、13C2)流动到另一连接部分(13C1、13C2)。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纳模块(13),其中,所述底壁(13A)位于所述容纳模块(13)的底部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分(13C1、13C2)从所述容纳模块(13)的所述底部表面延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纳模块(1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分从所述容纳模块(13)的与所述底部表面相对的顶部表面延伸(13C1、13C2)。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纳模块(13),更包括从所述侧壁(13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荣辉何晨周洪洲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西门子新能源汽车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