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87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U型杆,所述U型杆的左侧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左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间隙配合有横杆,所述套筒的外壁右侧固接有把手,所述套筒的顶部左侧设有调节装置。该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通过套筒、圆筒、第一螺纹杆、螺纹筒、第二轴承和滚轮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外界电缆进行夹持,并施加一定的摩擦,保证了在卷绕设备作业时,可以保持电缆的张力,并且该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的夹持角度、方向和位置都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张力控制装置与卷绕设备,在改变电缆的传输方向后,无法进行使用的问题。

A tension control device of winding equipment for cab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用于传输电力或者信息,在生活中为人们提供长距离的电力传输和信息的传输,在电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电缆通过卷绕设备进行卷绕,现有技术中的卷绕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通过张力控制装置来保证在对电缆进行卷绕时的张力,防止电缆卷绕松弛,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张力控制装置与卷绕设备固定相连,在改变电缆的传输方向时,无法进行使用,不够便利,无法进行角度、方向和夹持位置的调节,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张力控制装置与卷绕设备固定相连,在改变电缆的传输方向时,无法进行使用,不够便利,无法进行角度、方向和夹持位置的调节,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U型杆,所述U型杆的左侧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左侧设有套筒,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U型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杆(5)的左侧设有转动组件(1),所述转动组件(1)的左侧设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内部间隙配合有横杆(8),所述套筒(6)的外壁右侧固接有把手(7),所述套筒(6)的顶部左侧设有调节装置(2),所述横杆(8)的左端固接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的上方设有限位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U型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杆(5)的左侧设有转动组件(1),所述转动组件(1)的左侧设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内部间隙配合有横杆(8),所述套筒(6)的外壁右侧固接有把手(7),所述套筒(6)的顶部左侧设有调节装置(2),所述横杆(8)的左端固接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的上方设有限位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1)包括圆筒(101)、第一轴承(102)、橡胶管(103)和第一螺栓(104),所述圆筒(101)的右端与U型杆(5)的外壁左侧固接在一起,所述圆筒(101)通过第一轴承(102)与套筒(6)转动相连,所述橡胶管(103)的内壁与套筒(6)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套筒(6)的外壁与圆筒(101)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螺栓(104)与圆筒(101)的顶部螺纹相连,所述第一螺栓(104)的底部与橡胶管(103)的顶部相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的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螺纹杆(201)、方杆(203)和第一销轴(202),所述第一螺纹杆(201)贯穿套筒(6),所述第一螺纹杆(201)通过第一销轴(202)与套筒(6)转动相连,所述方杆(203)的顶部与横杆(8)的底部固接在一起,所述方杆(203)的底部与套筒(6)的内壁下方滑动卡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欣范瑾李亮朱崤卢小磊雷俊霞丁新玉叶明超何俊苗曹进彭光亮叶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新亚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