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落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81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落碗装置,包括机架;碗笼,所述碗笼垂直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碗笼上设有用于放置碗的空腔,所述空腔贯通所述机架;两组分碗组件,两组所述分碗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下部,并对称设置在所述碗笼的两侧;碗模,所述碗模位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分碗组件交替动作,实现了自动分碗的功能,两组分碗组件间隙的设置保证了每次分碗动作都能将一层碗且只有个一层碗与上一层的碗脱离,避免了没有碗落下或有多个碗落在同一个位置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了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An automatic bowl drop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落碗装置
本技术涉及碗粥生产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自动落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罐装食品行业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上,经常因前一阶段的误差或者遗漏影响后续工序的继续运行。在碗粥自动生产线上,其第一道工序就是自动落碗,只有在第一道工序准确无误的完成情况下,后续工序才能继续。而在现有技术中的碗粥自动生产线上,其自动落碗经常会发生碗没有落下的情况,或者在一处位置落下多个碗的现象。此时,就需要操作者进行人工修正处理。这种人工的操作方式增加了劳动成本,在大批量生产时,人工修正容易出错,一旦出错就会对后续工序造成重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落碗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之一或全部。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落碗装置,所述碗具有外沿,包括:机架;碗笼,所述碗笼垂直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碗笼上设有用于放置碗的空腔,所述空腔贯通所述机架;两组分碗组件,两组所述分碗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下部,并对称设置在所述碗笼的两侧,两组所述分碗组件沿水平方向相互交错的向所述空腔靠近,两组所述分碗组件相互靠近时在竖直方向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或等于一层碗外沿上表面与其上一层碗外沿上表面的距离,小于一层碗外沿上表面与其上两层碗下表面的距离;碗模,所述碗模位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碗模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碗相匹配的用于接收所述碗的碗槽。进一步的,所述分碗组件包括提升电缸,所述提升电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提升电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提拉板,所述提拉板位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提拉板上沿水平方向安装有分碗电缸,所述分碗电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分碗拨叉,所述间隙为两个所述分碗拨叉相互靠近时的竖直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分碗拨叉包括两个叉部与两个所述叉部合围而成的容纳口,两个所述叉部的端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坡口,两个所述叉部的端部的上表面均设有斜坡。进一步的,所述叉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碗笼内两层碗外沿的间距。进一步的,所述斜坡的角度为5°-10°。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口的开口大于所述碗的直径,小于所述碗的外沿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碗笼的上部设有导槽。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落碗装置,通过设置两组分碗组件交替动作,实现了自动分碗的功能,两组分碗组件间隙的设置保证了每次分碗动作都能将一层碗且只有个一层碗与上一层的碗脱离,避免了没有碗落下或有多个碗落在同一个位置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了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自动落碗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自动落碗装置工作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碗拨叉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自动落碗装置工作时的另一个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落碗装置,所述碗具有外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机架1;碗笼2,所述碗笼2垂直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中部,所述碗笼2上设有用于放置碗的空腔,所述空腔贯通所述机架1;两组分碗组件3,两组所述分碗组件3均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下部,并对称设置在所述碗笼2的两侧;碗模4,所述碗模4位于所述机架1的下方,所述碗模4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碗相匹配的用于接收所述碗的碗槽41。使用时,两组所述分碗组件3沿水平方向相互交错的向所述空腔靠近,且两组所述分碗组件3相互靠近时在竖直方向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或等于一层碗外沿上表面与其上一层碗外沿上表面的距离,小于一层碗外沿上表面与其上两层碗下表面的距离,位于下侧的分碗组件3移动至碗笼2最下方的碗的下方,并承接住最下方碗的外沿,位于上侧的分碗组件3向最下方碗的上一层移动,并承接住最下方碗的上一层碗,下侧的分碗组件3远离碗笼2移动,最下方碗在上一层碗的碗底的限制下不随下侧的分碗组件3移动,当下侧的分碗组件3脱离最下方的碗时,最下方的碗落入碗模4上对应的碗槽41内,下侧的分碗组件3向上移动至原上侧分碗组件3的上方,循环执行之前的步骤,完成自动落碗的作业,本技术通过设置两组分碗组件3,实现了自动分碗的功能,两组分碗组件3间隙的设置保证了每次分碗动作都能将一层碗且只有个一层碗与上一层的碗脱离,避免了没有碗落下或有多个碗落在同一个位置的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分碗组件3包括提升电缸31,所述提升电缸31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且所述提升电缸3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提升电缸3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机架1,且所述提升电缸31的输出端安装有提拉板32,使所述提拉板32位于所述机架1的下方,所述提拉板32上沿水平方向安装有分碗电缸33,所述分碗电缸33的输出端安装有分碗拨叉34,所述分碗拨叉34朝向所述碗笼2,且所述分碗拨叉34在所述分碗电缸33的带动下做靠近或远离所述碗笼2的移动,所述间隙为两个所述分碗拨叉34做相互靠近运动时的竖直距离。具体使用时,一侧的提升电缸31带动提拉板32向下移动,提拉板32带动分碗电缸33向下移动,分碗电缸33带动分碗拨叉34移动至最下方的碗的下方,分碗电缸33带动分碗拨叉34向碗笼2移动,使分碗拨叉34承接住最下方的碗的外沿;另一侧的提升电缸31带动提拉板32向上移动,提拉板32带动分碗电缸33移动,分碗电缸33带动分碗拨叉34向上移动,使这一侧的分碗拨叉34与另一侧的分碗拨叉34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满足大于或等于一层碗外沿上表面与其上一层碗外沿上表面的距离,小于一层碗外沿上表面与其上两层碗下表面的距离的条件,分碗电缸33带动分碗拨叉34移动,使分碗拨叉34插入上一层碗与上两层碗的间隔内,此时两个分碗拨叉34内只有一个碗,带动分碗拨叉34完全插入后,位于下侧的分碗电缸33带动分碗拨叉34做远离碗笼2的移动,最下方碗在上一层碗的碗底的限制下不随下侧的分碗拨叉34移动,待分碗拨叉34完全脱离后最下方的碗落入碗槽41内,原位于上层的提升电缸31带动提拉板32以及位于提拉板32上的分碗电缸33向下移动,使原位于上层的分碗拨叉34位于下层,之后两组分碗组件3交替工作,完成分碗作业。进一步的,为了使分碗拨叉34更好的插入两层碗的间隔内,如图3所示,所述分碗拨叉34包括两个叉部341与两个所述叉部341合围而成的容纳口342,两个所述叉部341的端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坡口343,两个所述叉部341的端部的上表面均设有斜坡344。坡口343以及斜坡344的设置能够使分碗拨叉34更好的进入两层碗的间隔内。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两层碗卡的过紧不易脱落,所述叉部341的厚度大于所述碗笼2内两层碗外沿的间距。当叉部341的斜坡344先插入两侧碗的间隔内,随着叉部341逐渐插入,因叉部341的厚度大于两层碗外沿的间距,能够将卡的过紧的两层碗分离开,使下层的碗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落碗装置,所述碗具有外沿,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碗笼,所述碗笼垂直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碗笼上设有用于放置碗的空腔,所述空腔贯通所述机架;/n两组分碗组件,两组所述分碗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下部,并对称设置在所述碗笼的两侧,两组所述分碗组件沿水平方向相互交错的向所述空腔靠近,两组所述分碗组件相互靠近时在竖直方向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或等于一层碗外沿上表面与其上一层碗外沿上表面的距离,小于一层碗外沿上表面与其上两层碗下表面的距离;/n碗模,所述碗模位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碗模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碗相匹配的用于接收所述碗的碗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落碗装置,所述碗具有外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碗笼,所述碗笼垂直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碗笼上设有用于放置碗的空腔,所述空腔贯通所述机架;
两组分碗组件,两组所述分碗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下部,并对称设置在所述碗笼的两侧,两组所述分碗组件沿水平方向相互交错的向所述空腔靠近,两组所述分碗组件相互靠近时在竖直方向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或等于一层碗外沿上表面与其上一层碗外沿上表面的距离,小于一层碗外沿上表面与其上两层碗下表面的距离;
碗模,所述碗模位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碗模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碗相匹配的用于接收所述碗的碗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落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碗组件包括提升电缸,所述提升电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提升电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提拉板,所述提拉板位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提拉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王成祥张美娜朱龙宝
申请(专利权)人: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