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3354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1:导入.emn文件输入流;S32:读取一行,并判断数据是否为空,如果是则结束,否则进入S33;S33:判定是否为数据块的开始关键词,如果是则进入S34,否则返回S31;S34:读取一行,判定是否为数据块的结束关键词,如果是返回至S1,否则进入S35;S35:读取数据块信息并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MCAD软件和ECAD软件之间进行PCB板的设计数据交换,能够解决PCB电路板之间与机构空间干涉的问题,减少PCB电路板电子元件的干涉问题,提高了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正确性。

An interactive design method of MCAD and EC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产品设计中,结构设计(MCAD)和电子设计(ECAD)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要进行大量的协作。PCB硬件工程师需要从结构工程师处得到大量的形状和位置信息才能完成线路板的排布。这些信息包括线路板的外形,关键元件的位置,以及其他限制条件。在设计完成后,PCB硬件工程师需要把文件传给结构工程师进行验证。通常这种协作是通过图纸和IGES文件来完成的,但是这两种方式有很多不便之处,还存在一些缺点:重复劳动,费时费力;容易出错;不易检验;丢失参数。所以在结构设计(MCAD)和电子设计(ECAD)之间,ECAD和MCAD领域的相互融合更迫切地要求实现设计详细资料的高效共享、交互。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MCAD软件中建立PCB板的三维模型;S2:将所述S1步骤中的三维模型另存为IDF格式的中间文件,将生成的IDF格式文件导入到ECAD软件中;S3:读取IDF文件信息,并对该文件信息进行解析;S4:在ECAD软件中导入PCB原理图及电子元件,完成初步布图;S5:ECAD软件输出IDF文件或DXF档至MCAD软件;S6:MCAD软件读取IDF文件信息,判断是否有干涉,如果有干涉则进入PCB布局修改步骤调整元件位置,如果没有干涉则通过MCAD软件输出结构投版,ECAD软件输出PCB投版。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S11:定义允许放置零件区域、允许走线区域、不允许放置零件区域和不允许走线区域,绘制并划分布区和禁布区;S12:添加PCB板形状,定义并绘制PCB板框区域;S13:根据设计要求在布区放置关键元件、固定孔,形成PCB板的三维模型。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S3的IDF文件信息包括.emn文件和.emp文件,所述.emn文件包括文件头、板轮廓线、可布置区域轮廓线,所述.emp文件包括文件头和电子元件。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S31:导入.emn文件输入流;S32:读取一行,并判断数据是否为空,如果是则结束,否则进入S33;S33:判定是否为数据块的开始关键词,如果是则进入S34,否则返回S31;S34:读取一行,判定是否为数据块的结束关键词,如果是返回至S1,否则进入S35;S35:读取数据块信息并保存。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S35采用结构体进行数据块信息保存,所述结构体包括板信息结构体、钻孔信息结构体、布局元件结构体和原件轮廓结构体,所述板信息结构体用于保存板的名字、中心点、轮廓点、厚度信息,所述钻孔信息结构体用于保存钻孔的中心点、半径和数量信息,所述布局元件结构体用于保存布局元件的封装、名称、类型、中心点、数量信息,所述原件轮廓结构体用于保存元件的封装、高度、轮廓点相对坐标、轮廓点数量信息。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1:根据所述S3中获取的轮廓点进行轮廓面的绘制,根据高度拉伸成体;S42:通过遍历元件结构体获取电子元件信息;S43:根据S43得到的电子元件信息与元件轮廓结构的轮廓信息进行匹配,建立电子元件模型;S44:根据布图信息移动到对应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S43中建立电子元件模型的步骤如下:S431:选择放置面;S432:选择移动的实体;S433:通过点击获取面上的放置点;S434:根据放置点与元件初始点之间的向量移动元件;S435:拖动放置到平面上的电子元件,进行位置微调和旋转。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S6中的PCB布局修改步骤具体包括:S61:选中电子元件,用所选择的图形对象去链表中搜索相应的电子元件,得到电子元件的位置信息;S62:按住光标,标记按下的点;S63:移动光标实时记录光标所在的点,光标所在的点与按下的点形成的方向向量为电子元件的移动向量,根据该移动向量重新绘制电子元件;S64:抬起光标,修改电子元件的位置;S65:PCB布局修改完成,返回至步骤S5。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S6中干涉的步骤包括:在菜单栏依次选择分析、模型、全局干涉选项卡,点击干涉区域查找按钮,显示得到颜色边框为干涉区域。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S6读取IDF文件信息时显示电子元件的形状,打开单个电子元件并将其修改为实际的形状和基准,放入一自定义文件夹中作为标准零件,当MCAD软件开启.emp文件,若有相同文件名的电子元件,使用已存在的在先档案取代建立在后档案。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ECAD和MCAD的交互方法,结构工程师利用MCAD软件建立PCB板的三维模型,另存为IDF格式的中间文件,将生成的IDF格式文件导入到ECAD软件中读取并解析文件信息,便于电气工程师导入PCB原理图和电子元件,方便及时修改,结构工程师通过IDF格式的中间文件导入精确的三维模型,对于设计方案检视、干涉检查、热分析来说直观而且非常方便。此外,结构工程师利用MCAD软件将PCB外形、禁布要求,关键器件位置通过IDF格式的中间文件导入到ECAD软件,减少了人为操作劳动量,还可以减少数据交互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通过MCAD软件与ECAD软件之间进行PCB电路板的设计数据交换,能够解决PCB电路板之间与实体空间干涉的问题,减少PCB电路板电子元件的干涉问题,提高了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正确性,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失误设计成本。该方法相较于传统交互设计,可以提高2-3倍效率,同时有效的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的读取并解析IDF文件信息过程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的在ECAD软件中导入PCB原理图及电子元件,完成初步布图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的建立电子元件模型的步骤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的PCB布局修改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MCAD软件中建立PCB板的三维模型;/nS2:将所述S1步骤中的三维模型另存为IDF格式的中间文件,将生成的IDF格式文件导入到ECAD软件中;/nS3:读取IDF文件信息,并对该文件信息进行解析;/nS4:在ECAD软件中导入PCB原理图及电子元件,完成初步布图;/nS5:ECAD软件输出IDF文件或DXF档至MCAD软件;/nS6:MCAD软件读取IDF文件信息,判断是否有干涉,如果有干涉则进入PCB布局修改步骤调整元件位置,如果没有干涉则通过MCAD软件输出结构投版,ECAD软件输出PCB投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MCAD软件中建立PCB板的三维模型;
S2:将所述S1步骤中的三维模型另存为IDF格式的中间文件,将生成的IDF格式文件导入到ECAD软件中;
S3:读取IDF文件信息,并对该文件信息进行解析;
S4:在ECAD软件中导入PCB原理图及电子元件,完成初步布图;
S5:ECAD软件输出IDF文件或DXF档至MCAD软件;
S6:MCAD软件读取IDF文件信息,判断是否有干涉,如果有干涉则进入PCB布局修改步骤调整元件位置,如果没有干涉则通过MCAD软件输出结构投版,ECAD软件输出PCB投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定义允许放置零件区域、允许走线区域、不允许放置零件区域和不允许走线区域,绘制并划分布区和禁布区;
S12:添加PCB板形状,定义并绘制PCB板框区域;
S13:根据设计要求在布区放置关键元件、固定孔,形成PCB板的三维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IDF文件信息包括.emn文件和.emp文件,所述.emn文件包括文件头、板轮廓线、可布置区域轮廓线,所述.emp文件包括文件头和电子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导入.emn文件输入流;
S32:读取一行,并判断数据是否为空,如果是则结束,否则进入S33;
S33:判定是否为数据块的开始关键词,如果是则进入S34,否则返回S31;
S34:读取一行,判定是否为数据块的结束关键词,如果是返回至S1,否则进入S35;
S35:读取数据块信息并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MCAD与ECAD的交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5采用结构体进行数据块信息保存,所述结构体包括板信息结构体、钻孔信息结构体、布局元件结构体和原件轮廓结构体,所述板信息结构体用于保存板的名字、中心点、轮廓点、厚度信息,所述钻孔信息结构体用于保存钻孔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文魏强黄少杰安丰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