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35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电路板,且电路板包含走线层及图样化电极层。走线层包含多条走线,这些走线的其中之一包含线路部及端子部,且端子部与线路部连接。图样化电极层与走线层相对设置,线路部与图样化电极层具有第一重叠面积,端子部与图样化电极层具有第二重叠面积,且第一重叠面积与第二重叠面积的比值介于0.7至1.3之间。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尤指一种提高电路板的走线的阻抗匹配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已逐渐朝向高速信号传输,或高分辨率发展。于现今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中,常见的问题是于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信号反射或信号抖动(Jitter),进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造成上述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来自于电路板的走线于不同区段上的阻抗差异大(又称为阻抗不匹配)所导致,故如何降低走线于不同区段上的阻抗差异已成为现今需要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通过电路板的走线层与电极层的设计,可减少走线于不同区段上的阻抗差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电子装置包含电路板,且电路板包含走线层及图样化电极层。走线层包含多条走线,这些走线的其中之一包含线路部及端子部,且端子部与线路部连接。图样化电极层与走线层相对设置,线路部与图样化电极层具有第一重叠面积,端子部与图样化电极层具有第二重叠面积,且第一重叠面积与第二重叠面积的比值介于0.7至1.3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电子装置包含电路板,且电路板包含走线层。走线层包含第一参考线、第二参考线、第一组走线及第二组走线。第二组走线与第一组走线相邻,且第一组走线及第二组走线位于第一参考线及第二参考线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一态样的电路板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的走线层中的其中一组走线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图2(C)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通过TDR仪器量测图2(A)的电路板的阻抗与时间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一态样的电路板的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二态样的电路板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电路板于Z方向上的俯视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二态样的电路板于Z方向上的俯视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又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二态样的电路板于Z方向上的俯视图。图5(C)是本专利技术又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二态样的电路板于Z方向上的俯视图。图5(D)是本专利技术又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二态样的电路板于Z方向上的俯视图。图5(E)是本专利技术又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二态样的电路板于Z方向上的俯视图。图5(F)是本专利技术又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二态样的电路板于Z方向上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态样的电路板经由TDR仪器量测阻抗与时间关系的示意图。【附图中本公开实施例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电子装置3面板10电路板20走线层21第一参考线22第二参考线23第一组走线24第二组走线232,242端子部211导通孔231,241线路部30电极层40介电层R1线路区域R2端子区域w1,w2宽度d1,d2间距50电路板60走线层62走线622线路部624端子部70图样化电极层72第一部分74第二部分80介电层d,d’长度A第一重叠面积B第二重叠面积73线条状电极W1第一宽度W2第二宽度W3第三宽度Z阻抗O开口231c,622c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也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针对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并且,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用词,以修饰权利要求的组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组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组件与另一组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这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组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组件能作出清楚区分。本专利技术中关于“设置于…上”等类似描述表示两组件的对应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两组件之间是否有所接触,除非特别有限定,在此先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关于“连接”、“电性连接”或“耦接”一词,若无特别强调,则表示包含了直接连接与间接连接的态样。在此,「约」、「大约」、「大致」用语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10%或是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意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大致」的含义。请参考图1及图2(A)。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第一态样的电路板10的立体图。如图1及图2(A)所示,电子装置1包含面板3与电路板10。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10包含一走线层20,且走线层20包含一第一参考线21、一第二参考线22、一第一组走线23及一第二组走线24。Y方向定义为第一组走线23(及/或第二组走线24)的延伸方向,Z方向定义为电路板10的法线方向(即俯视电路版的方向),而X方向大致上垂直于Y方向及Z方向。于X方向上,第一组走线23与第二组走线24相邻,且第一组走线23及第二组走线24位于第一参考线21及第二参考线22之间,即第一参考线21、第一组走线23、第二组走线24及第二参考线22例如于X方向上,依序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线21与第二参考线22之间可包含其它组走线。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1例如包括显示设备、发光装置、通讯装置、侦测装置、天线装置、拼接装置或其他的电子装置,但不限于此。电子装置1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例如可传输低速、中速或高速信号,但不限于此。电子装置1例如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量子点有机发光二极管(QuantumDot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Q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QLED)、QuantumDot(QuantumDot)、荧光(fluorescence)材料、磷光(phosphor)材料、发光二极管(1ight-emittingdiode,LED)、微型发光二极管(包括micro-LED、miniLED),但不限于此。电路板10包括软性电路板或硬性电路板,但不限于此。电路板10例如为印刷电路板(PrintCircuitBoard,PCB)、或薄膜覆晶封装板(COF)、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但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10例如为多层复合电路板,电路板10可具有多层叠结构,例如包括走线层20、电极层30及介电层40、黏着层(未绘示)、基板(未绘示)或其它层别或组件,但不限于此。须注意的是,图2(A)所示的电路板10仅是简化的示意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电路板,包含:/n一走线层,包含多条走线,且这些走线的其中之一包含一线路部及与该线路部连接的一端子部;以及/n一图样化电极层,与该走线层相对设置;/n其中,该线路部与该图样化电极层具有一第一重叠面积,该端子部与该图样化电极层具有一第二重叠面积,且该第一重叠面积与该第二重叠面积的比值介于0.7至1.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电路板,包含:
一走线层,包含多条走线,且这些走线的其中之一包含一线路部及与该线路部连接的一端子部;以及
一图样化电极层,与该走线层相对设置;
其中,该线路部与该图样化电极层具有一第一重叠面积,该端子部与该图样化电极层具有一第二重叠面积,且该第一重叠面积与该第二重叠面积的比值介于0.7至1.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图样化电极层包含多个线条状电极,且这些线条状电极的其中之一与该线路部的至少一部分及该端子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线条状电极的其中之一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线路部具有一第二宽度,且该第一宽度与该第二宽度的比值介于0.7至1.3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线条状电极的其中之一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线路部具有一第二宽度,且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二宽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线条状电极的其中之一位于这些走线中的两相邻走线之间,并且与该两相邻走线重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育新焦伟信吕育泽周韦廷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