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N掺杂纳米碳球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3043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分析测试或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N掺杂纳米碳球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以形貌均匀200纳米的聚吡咯纳米球PPy为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碳化制备100纳米的氮掺杂纳米碳球,将N掺杂碳纳米球的分散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N掺杂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修饰的玻碳电极同时检测酪氨酸和色氨酸。由于N掺杂碳纳米球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强的吸附能力及好的传质效应,利用该N掺杂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对食品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进行了同时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回收率高,灵敏度较高,方法简便和结果准确的优点。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yrosine and tryptophan in food by N-doped carbon nano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N掺杂纳米碳球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分析测试或食品安全
,提供了一种利用N掺杂纳米碳球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以形貌均匀200纳米左右的聚吡咯纳米球为前驱体制备尺寸均一、100纳米左右高度分散的氮掺杂纳米碳球作为电极修饰材料,采用电化学手段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氨基酸研究的深入,裸电极已经不能满足低检出限的要求,通过引入修饰材料可以很好地降低传感器的表面电阻,达到提高检测效果的目的。引入修饰材料修饰裸电极来制备电化学传感是目前电化学研究的主流方向。聚吡咯(PPy)纳米球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以PPy为前驱体制备的氮掺杂纳米碳球材料(NCS),可以使纳米碳球的非亲水性得到改善。目前关于小尺寸特别是100纳米以下的碳纳米球的报道很多,然而,制备的碳球均存在分散性差及容易团聚等问题,这显然不利于电极的修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N掺杂纳米碳球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具体的说是利用直径为100纳米的N掺杂纳米碳球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检测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利用N掺杂碳纳米球的大的比表面积和极好的导电性及分散性,对食品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进行了同时快速检测。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N掺杂碳纳米球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以形貌均匀200纳米的聚吡咯纳米球PPy为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碳化制备100纳米的氮掺杂纳米碳球,将N掺杂碳纳米球的分散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N掺杂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检测酪氨酸和色氨酸。具体步骤如下:(1)N掺杂纳米碳球的制备:将4mL吡咯单体Py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在室温、磁力搅拌器上1400转速搅拌20min,获得均匀的球形胶束;然后加入0.4gFeCl2,将所得溶液剧搅拌5min确保完全混合;同时匀速滴加5mLH2O2,溶液的颜色逐渐由淡黄色变为黑色;Py持续聚合6h,然后抽滤过滤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除去未反应的氧化剂和单体,最后在60℃下干燥12h得到导电聚合物PPy纳米球粉末;称取制得的导电聚合物PPy纳米球粉末在真空管式炉中碳化;在氩气气氛下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700℃并保温两小时制得N掺杂碳纳米球NPC;(2)N掺杂碳纳米球玻碳电极NPC/GCE:将玻碳电极GCE用a-Al2O3粉浊液抛光处理,清洗干净玻碳电极;将NPC分散在高纯水中并超声,制得NPC分散液,将NPC的分散液滴涂在清洗干净的GCE表面并在红外灯下烘干获得电极NPC/GCE;(3)利用N掺杂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将NPC/GCE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将该三电极体系首先置于浓度均为500×10-6mol·L-1酪氨酸和色氨酸的pH为7.0的PBS缓冲溶液中,静置10s后,在0V到1.2V的电位范围内利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扫描,记录循环伏安曲线,检测酪氨酸和色氨酸在NPC/GCE表面的电化学行为;进一步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在0.0V到1.2V的电位范围内扫描不同浓度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差分脉冲伏安法法的参数设定如下:电位增量为4mV;振幅为25mV;记录差分脉冲伏安曲线,并读出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氧化峰电流值;所得数据经统计后,以酪氨酸的浓度为横坐标,峰电流值为纵坐标,在20×10-6mol/L~500×10-6mol/L范围内绘制标准曲线,检测限为2.1×10-6mol/L,得到酪氨酸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0.027×C(μM)+1.608(R2=0.99);利用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测定实际样品中酪氨酸的浓度;所得数据经统计后,以色氨酸的浓度为横坐标,峰电流值为纵坐标,在20×10-6mol/L~500×10-6mol/L范围内绘制标准曲线,检测限为1.89×10-6mol/L,推算出色氨酸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0.029×C(μM)+2.14(R2=0.99),利用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测定实际样品中色氨酸的浓度;(4)实际样品检测:取样品置于容量瓶中,用pH为7.0的PBS缓冲溶液定容;按照与步骤(3)相同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即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待测样品溶液进行测试,获得待测溶液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氧化峰电流值,将所得到的电流值代入用步骤(3)得到的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中进行计算,得出待检测样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浓度。本专利技术在前期探究的基础上制得了高分散的200纳米左右的聚吡咯纳米球,并将其作为前驱体制得了分散性较好且直径为100纳米的N掺杂碳纳米球。利用该碳纳米球构建了用于色氨酸和酪氨酸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中合成的N掺杂碳纳米球具有均匀的纳米尺寸,且大小均匀,均在100nm左右,分散均匀,这种结构使得该N掺杂碳纳米球作为电极材料时,不仅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同时还有很好的导电性及分散性,制备的电极材料明显提高了对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电化学响应。与现有电化学技术相比,该方法检测效果更好,且操作简单,省时,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聚吡咯前驱体(A,C)及N掺杂碳纳米球(B,D)的SEM图;图2为GCE电极(c)、PPy/GCE电极(b)和NPC/GCE电极(a)分别在包含500×10-6mol·L-1酪氨酸(A)和色氨酸(B)的0.1mol·L-1的pH为7.0的PBS缓冲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不同浓度的酪氨酸在NPC/GCE电极上的差分脉冲伏安图以及以酪氨酸浓度为横坐标、峰电流值为纵坐标的线性关系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不同浓度的色氨酸在NPC/GCE电极上的差分脉冲伏安图以及以色氨酸浓度为横坐标、峰电流值为纵坐标的线性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利用N掺杂碳纳米球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以形貌均匀200纳米的聚吡咯纳米球PPy为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碳化制备100纳米的氮掺杂纳米碳球,将N掺杂碳纳米球的分散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N掺杂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检测酪氨酸和色氨酸。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N掺杂纳米球的制备制备:将4mL吡咯单体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上剧烈搅拌20min,以获得均匀的球形胶束。然后加入0.4gFeCl2,将所得溶液剧烈搅拌5min以确保完全混合。同时,匀速滴加5mLH2O2。可以观察到,随着H2O2的浓度增加,溶液的颜色逐渐由淡黄色变为黑色。Py持续聚合6h,然后抽滤从而过滤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以除去未反应的氧化剂和单体,最后在60℃下干燥12h得到PPy粉末。称取制得的导电聚合物PPy纳米球在真空管式炉中进行碳化。在氩气气氛下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700℃并保温两小时制得N掺杂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N掺杂碳纳米球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形貌均匀200纳米的聚吡咯纳米球PPy为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碳化制备100纳米的氮掺杂纳米碳球,将N掺杂碳纳米球的分散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N掺杂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检测酪氨酸和色氨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N掺杂碳纳米球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形貌均匀200纳米的聚吡咯纳米球PPy为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碳化制备100纳米的氮掺杂纳米碳球,将N掺杂碳纳米球的分散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N掺杂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检测酪氨酸和色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N掺杂碳纳米球同时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N掺杂纳米碳球的制备:将4mL吡咯单体Py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在室温、磁力搅拌器上1400转速搅拌20min,获得均匀的球形胶束;然后加入0.4gFeCl2,将所得溶液剧搅拌5min确保完全混合;同时匀速滴加5mLH2O2,溶液的颜色逐渐由淡黄色变为黑色;Py持续聚合6h,然后抽滤过滤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除去未反应的氧化剂和单体,最后在60℃下干燥12h得到导电聚合物PPy纳米球粉末;
称取制得的导电聚合物PPy纳米球粉末在真空管式炉中碳化:在氩气气氛下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700℃并保温两小时制得N掺杂碳纳米球NPC;
(2)N掺杂碳纳米球玻碳电极NPC/GCE:将玻碳电极GCE用a-Al2O3粉浊液抛光处理,清洗干净玻碳电极;将NPC分散在高纯水中并超声,制得NPC分散液,将NPC分散液滴涂在清洗干净的GCE表面并在红外灯下烘干获得电极NPC/GCE;
(3)利用N掺杂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检测食品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将NPC/GCE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
将该三电极体系首先置于浓度均为500×10-6mol·L-1的酪氨酸和色氨酸的pH为7.0的PBS缓冲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玲崔明珠刘旭光刘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