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封堵气囊,涉及管道封堵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封堵气囊,包括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固定连接有气囊的进出气管,所述气囊本体外还套接有拉网,且所述拉网向所述法兰盘侧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更好地拉动气囊,并避免气囊在拉动过程中损坏。
A kind of air bag for pipe plug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封堵气囊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封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封堵气囊。
技术介绍
管道封堵气囊是利用优质橡胶和纤维织物等高分子合成材料做成的气囊,通过充气方法使其膨胀,当封堵气囊内的气体压力达到规定要求时,封堵气囊填满整个管道断面,利用管道封堵气囊壁与管道产生的摩擦力堵住漏水,从而对目标管段内的水流进行快速阻断,达到无渗水的目的。例如公告号为CN20323102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封堵气囊,包括管道封堵气囊本体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法兰盘连接在管道封堵气囊本体上;所述进出气口设有两个阀门,一个气口连接气压表,另一个气口用于连接充气设备;所述管道封堵气囊呈圆柱体形,所述管道封堵气囊本体由PVC气密布或TPU气密布制成。如同上述现有技术,现有的封堵气囊主要是包括一个气囊本体(气囊本体的形状有多种样式),气囊本体上固定连接一个法兰盘,气囊本体的进出气管固定连接在法兰盘上以和气囊本体内部连通,但是这种封堵气囊从管道内取出不便,为此,有些封堵气囊会在法兰盘上连接一根拉绳,但是此类封堵气囊在通过拉绳拉动封堵气囊时,气囊本体与法兰盘连接的部分承受主要的拉扯力,导致气囊本体与法兰盘连接的部分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封堵气囊,方便拉动气囊,并在拉动时不易损坏气囊。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道封堵气囊,包括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固定连接有气囊的进出气管,所述气囊本体外还套接有拉网,且所述拉网向所述法兰盘侧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气囊本体外套接网,在需要拉动气囊本体时,拉住拉网,气囊本体在拉网内被一同拉动,力的作用通过拉网再传递到气囊本体上,使得气囊本体大面积受力,避免力的作用仅作用在气囊本体上的一小块区域内,从而使得气囊本体单位面积受力变小,使得气囊本体能够承受更大的力,气囊本体更容易被拉网带着一起拉动,并使得气囊本体在拉动时不易损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网包括多根拉绳,所述气囊本体背离所述法兰盘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拉绳的一端捆绑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向所述法兰盘侧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多根拉绳即可将气囊本体包在内,再通过固定环固定各拉绳的一端,拉住拉绳的另一端即可拉动气囊本体,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和安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本体设置所述法兰盘的一端还设置有限位环,各所述拉绳自所述限位环内穿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限位环,使得各拉绳从限位环内穿过,从而将各拉绳的拿捏端限位在一个较小的方位内,方便一同握住,一同拉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绳呈带状并部分贴合在所述气囊本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拉绳设置为带状并部分贴合在气囊本体上,使得拉绳与气囊本体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拉绳作用在气囊本体上时的单位面积受力更小,从而使得气囊本体能够承受更大的力,使得气囊本体不易损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本体的侧壁上固定有多条沿其周向间隔分布设置的限位带,所述限位带两侧固定在所述气囊本体上,所述拉绳自所述限位带和所述气囊本体之间穿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气囊本体上固定限位带,通过限位带对拉绳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拉绳在受拉时拉绳在气囊本体上的位置发生滑动而全滑至气囊本体一边影响拉绳拉动气囊本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限位带对称分布在所述气囊本体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限位带对称分布在气囊本体的侧壁上,则受到限位带限位的拉绳也对称分布在气囊本体周围,从而在通过拉绳拉动气囊本体时拉力能够均匀地作用到气囊本体上,使得气囊本体各部分被同步拉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带的四边皆固定在所述气囊本体上,且所述限位带上开设有两条开口缝,所述拉绳自其中一条开口缝穿入所述限位带和所述气囊本体之间并于另一条开口缝穿出。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限位带仅两侧固定在气囊本体上时,从限位带和气囊本体之间穿过的拉绳若是向背离气囊本体侧壁一侧拉动,则限位带端部受到来自拉绳的力,容易导致限位带从端部开始从气囊本体上脱离,故将限位带的四边都固定在气囊本体上,仅在限位带上开设开口缝以供拉绳穿过,加强了限位带端部和气囊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限位带不易从气囊本体上脱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缝的两端还设置有贯穿所述限位带的圆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拉绳在从开口缝穿过时,若拉绳的拉力作用在限位带上,容易导致开口缝进一步撕裂而导致限位带断开,后续限位带容易进一步脱离气囊本体,故在开口缝的两端设置贯穿限位带的圆孔,使得开口缝的两端不易进一步撕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带的四边通过胶水粘合在所述气囊本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胶水将限位带固定到气囊本体上,方便对现有封堵气囊进行改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法兰盘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扣接有安全扣,所述的安全扣上连接有调整绳,且所述调整绳亦从所述限位环内穿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法兰盘上对称固定连接环,再通过安全扣将调整绳固定到连接环上,从而在通过调整绳拉动气囊时受力均匀。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拉动气囊本体时,使气囊本体受力均匀,使气囊本体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气囊本体;2、法兰盘;3、进出气管;4、拉网;5、拉绳;6、固定环;7、限位环;8、限位带;9、开口缝;10、圆孔;11、连接环;12、安全扣;13、调整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管道封堵气囊,包括气囊本体1,气囊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2,法兰盘2上固定连接有气囊本体1的进出气管3,进出气管3上连接有阀门和气压表,气囊本体1外套接有拉网4,拉网4向法兰盘2侧延伸,通过拉动拉网4可以带动气囊本体1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气囊本体1呈类圆柱状,但气囊本体1也可以是两端呈圆锥状、整体呈球状等其余合理形状。法兰盘2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环11,连接环11上扣接有安全扣12,安装扣上连接有调整绳13。拉网4包括多根拉绳5,本实施例中的拉绳5呈带状并部分贴合在气囊本体1的外壁上,在气囊本体1背离法兰盘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拉绳5的固定环6,拉绳5的一端捆绑固定在固定环6上,拉绳5的另一端则向法兰盘2侧延伸。此外,在气囊本体1设置法兰盘2的一端还设置有限位环7,各拉绳5均自限位环7内穿过,调整绳13亦从限位环7内穿过,通过限位环7将拉绳5和调整绳13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使得各拉绳5和调整绳13方便统一拉动。结合图1和图2所示,气囊本体1的侧壁上固定有多条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限位带8,限位带8的材质和气囊本体1的材质相同,限位带8用来限位拉绳5,限位带8对称分布在气囊本体1的侧壁上,限位带8的四边通过胶水粘合在气囊本体1上,使得限位带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封堵气囊,包括气囊本体(1),所述气囊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2),所述法兰盘(2)上固定连接有气囊的进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1)外还套接有拉网(4),且所述拉网(4)向所述法兰盘(2)侧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封堵气囊,包括气囊本体(1),所述气囊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2),所述法兰盘(2)上固定连接有气囊的进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1)外还套接有拉网(4),且所述拉网(4)向所述法兰盘(2)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网(4)包括多根拉绳(5),所述气囊本体(1)背离所述法兰盘(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6),所述拉绳(5)的一端捆绑固定在所述固定环(6)上,所述拉绳(5)的另一端向所述法兰盘(2)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1)设置所述法兰盘(2)的一端还设置有限位环(7),各所述拉绳(5)自所述限位环(7)内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5)呈带状并部分贴合在所述气囊本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1)的侧壁上固定有多条沿其周向间隔分布设置的限位带(8),所述限位带(8)两侧固定在所述气囊本体(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更新,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立潮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