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60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4:21
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它涉及一种管路封堵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灌水实验损耗材料过多、费时费力成本高问题。封堵气囊安装在实验管路的圆周内部,所述封堵气囊的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外的进排气嘴,所述进排气嘴的圆周内部套接有通气管嘴,可以将封堵气囊塞在需要测试实验管路端头内部,然后将吹气管与打气管与压力表相连接,然后将吹气管后端的连接转换器上的通气管嘴固定插入到进排气嘴中,各组分安全对接后,用力上下来回按压按压杆,将空气打入到封堵气囊中,同时观察压力表的读数,达到一定要求后,停止按压,然后拔出通气管嘴,进行通水做密闭试验,试验完成后,将封堵气囊中的空气释放,拉动气囊拉环将封堵气囊抽出,方便下次使用。

Air bag type pipeline plug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
本技术属于管路铺设相关
,具体涉及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市政工程中铺设的管路包括水泥管、铁管、PVC管等,管径从20厘米到250厘米都有,主要用途包括净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等。这些管路铺设完成后都要做密闭试验、检验一定长度内管节连接是否密闭。现有的管路密闭实验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做密闭实验时通常做法是在两端用木塞、木板、水泥封堵,然后灌水实验,这种做法耗费时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需要更多资金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灌水实验损耗材料过多费时费力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包括实验管路和封堵气囊,所述封堵气囊安装在实验管路的圆周内部,所述封堵气囊的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外的进排气嘴,所述进排气嘴的圆周内部套接有通气管嘴,所述通气管嘴的前端连接有连接转换器,所述连接转换器的圆周内部套接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前端连接有压力转换器,所述压力转换器的上端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转换器的前侧圆周外壁上连接有打气管,所述打气管的最前端圆周外部套接有出气通管,所述出气通管的前端设置有按压气筒,所述按压气筒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充气棒,所述充气棒的最上端连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气筒上侧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气管固定扣,所述按压气筒下侧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打气踩脚,所述封堵气囊的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拉环固定垫,所述拉环固定垫的前端设置有气囊拉环,所述封堵气囊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密封挡圈。优选的,所述密封挡圈共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密封挡圈的圆周直径相同,八个所述密封挡圈的间距相同,八个所述密封挡圈的最外侧外壁圆周直径大小略大于封堵气囊的圆周外壁的直径大小。优选的,所述实验管路的圆周内壁直径大小略大于密封挡圈的最外侧圆周外壁直径大小。优选的,所述通气管嘴的圆周外壁直径大小略小于进排气嘴的圆周内壁直径大小。优选的,所述吹气管的圆周直径与打气管的圆周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实验管路、封堵气囊与拉环固定垫的圆心横向在一条直线上。与现有管路密闭实验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管道内部设计了一种封堵气囊,在封堵气囊上设置了八层密封挡圈,当封堵气囊加气膨胀时,八个密封挡圈被支撑起来,并与实验管路的圆周内壁紧密贴合,当向里面通入水流做密闭试验时,由于八个密封挡圈层层叠放,层层密封,从而保证了装置的密封性,提高了试验的精密性,可以将合适尺寸气囊放进端头管内,打气膨胀封死管端,加水检测后放气撤出气囊,本装置方便快捷,节约成本,效果良好;2、本技术可以将封堵气囊塞在需要测试实验管路端头内部,然后将吹气管与打气管与压力表相连接,然后将吹气管后端的连接转换器上的通气管嘴固定插入到进排气嘴中,各组分安全对接后,用力上下来回按压按压杆,将空气打入到封堵气囊中,同时观察压力表的读数,达到一定要求后,停止按压,然后拔出通气管嘴,进行通水做密闭试验,试验完成后,将封堵气囊中的空气释放,拉动气囊拉环将封堵气囊抽出,方便下次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封堵气囊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连接转换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实验管路;2、封堵气囊;3、进排气嘴;4、通气管嘴;5、连接转换器;6、吹气管;7、压力表;8、打气管;9、按压杆;10、充气棒;11、气管固定扣;12、按压气筒;13、打气踩脚;14、出气通管;15、压力转换器;16、气囊拉环;17、拉环固定垫;18、密封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包括实验管路1和封堵气囊2,封堵气囊2安装在实验管路1的圆周内部,封堵气囊2的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外的进排气嘴3,进排气嘴3的圆周内部套接有通气管嘴4,通气管嘴4的圆周外壁直径大小略小于进排气嘴3的圆周内壁直径大小,通气管嘴4插入到进排气嘴3中,将进排气嘴3后端内部的密闭装置顶开,从而能够将空气加入到封堵气囊2直至封堵气囊2撑起而将实验管路1密封堵实,试验完毕后再将进排气嘴3后端内部的密闭装置顶开,将封堵气囊2中的气体释放,从而将封堵气囊2回收,以便于下次使用,通气管嘴4的前端连接有连接转换器5,连接转换器5的圆周内部套接有吹气管6,吹气管6的前端连接有压力转换器15,压力转换器15的上端设置有压力表7,压力转换器15的前侧圆周外壁上连接有打气管8,吹气管6的圆周直径与打气管8的圆周直径相同,通过不停按压按压杆9将空气从按压气筒12中通过出气通管14输送到打气管8中,再经过压力转换器15通向吹气管6,通过观察压力转换器15上端的压力表7判断是否停止打气,空气从吹气管6通向连接转换器5,最终由连接转换器5后端连接的通气管嘴4通向封堵气囊2中。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包括打气管8的最前端圆周外部套接有出气通管14,出气通管14的前端设置有按压气筒12,按压气筒12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充气棒10,充气棒10的最上端连接有按压杆9,按压气筒12上侧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气管固定扣11,按压气筒12下侧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打气踩脚13,封堵气囊2的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拉环固定垫17,实验管路1、封堵气囊2与拉环固定垫17的圆心横向在一条直线上,当封堵气囊2达到饱和状态,封堵气囊2将实验管路1封堵密实,实验完毕后,顶开进排气嘴3后端内部的密闭装置,将封堵气囊2内部的空气释放,使得封堵气囊2收缩,收缩后,可以拉动封堵气囊2前端圆周外壁上的气囊拉环16,将封堵气囊2从实验管路1的内部取出,从而方便下次使用。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包括拉环固定垫17的前端设置有气囊拉环16,封堵气囊2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密封挡圈18,实验管路1的圆周内壁直径大小略大于密封挡圈18的最外侧圆周外壁直径大小,当封堵气囊2加气膨胀时,八个密封挡圈18被支撑起来,并与实验管路1的圆周内壁紧密贴合,当向里面通入水流做密闭试验时,由于八个密封挡圈18层层叠放,层层密封,从而保证了装置的密封性,提高了试验的精密性,密封挡圈18共设置有八个,八个密封挡圈18的圆周直径相同,八个密封挡圈18的间距相同,八个密封挡圈18的最外侧外壁圆周直径大小略大于封堵气囊2的圆周外壁的直径大小,八个密封挡圈18依次设置在封堵气囊2的圆周外壁上,当向封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包括实验管路(1)和封堵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气囊(2)安装在实验管路(1)的圆周内部,所述封堵气囊(2)的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外的进排气嘴(3),所述进排气嘴(3)的圆周内部套接有通气管嘴(4),所述通气管嘴(4)的前端连接有连接转换器(5),所述连接转换器(5)的圆周内部套接有吹气管(6),所述吹气管(6)的前端连接有压力转换器(15),所述压力转换器(15)的上端设置有压力表(7),所述压力转换器(15)的前侧圆周外壁上连接有打气管(8),所述打气管(8)的最前端圆周外部套接有出气通管(14),所述出气通管(14)的前端设置有按压气筒(12),所述按压气筒(12)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充气棒(10),所述充气棒(10)的最上端连接有按压杆(9),所述按压气筒(12)上侧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气管固定扣(11),所述按压气筒(12)下侧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打气踩脚(13),所述封堵气囊(2)的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拉环固定垫(17),所述拉环固定垫(17)的前端设置有气囊拉环(16),所述封堵气囊(2)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密封挡圈(18)。/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囊式管路封堵装置,包括实验管路(1)和封堵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气囊(2)安装在实验管路(1)的圆周内部,所述封堵气囊(2)的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外的进排气嘴(3),所述进排气嘴(3)的圆周内部套接有通气管嘴(4),所述通气管嘴(4)的前端连接有连接转换器(5),所述连接转换器(5)的圆周内部套接有吹气管(6),所述吹气管(6)的前端连接有压力转换器(15),所述压力转换器(15)的上端设置有压力表(7),所述压力转换器(15)的前侧圆周外壁上连接有打气管(8),所述打气管(8)的最前端圆周外部套接有出气通管(14),所述出气通管(14)的前端设置有按压气筒(12),所述按压气筒(12)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充气棒(10),所述充气棒(10)的最上端连接有按压杆(9),所述按压气筒(12)上侧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气管固定扣(11),所述按压气筒(12)下侧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打气踩脚(13),所述封堵气囊(2)的前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拉环固定垫(17),所述拉环固定垫(17)的前端设置有气囊拉环(16),所述封堵气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景江杜维松徐龙军于等文张玉才王祥国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