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泵及洗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755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轮、泵及洗涤设备,叶轮包括驱动电机、前盖板、后盖板以及设于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的多块叶片,前盖板中部设置有连通进水口的叶轮入口,前盖板外周与后盖板外周处的流道构成叶轮出口,叶片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为由靠近叶轮中心向叶轮出口沿叶轮径向后弯且沿叶轮径向间隔布置的圆柱叶片,第一叶片相对所述第二叶片靠近叶轮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叶片可以对工作流体进行更好的推动,有利于增大扬程和提高效率,适应复杂工况及需求。

Impeller, pump and wash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轮、泵及洗涤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泵
,特别涉及一种叶轮、泵及洗涤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洗碗机、洗衣机等洗涤设备都设置有洗涤泵以实现洗涤功能,而叶轮是洗涤泵的主要部件。现有的洗涤泵将加热功能集成在洗涤泵内,虽然节省了空间,但往往破坏了原有的流道结构,进而造成了额外的水力损失,泵的扬程和效率比较低,难以适应复杂的工况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叶轮,其可以有效提升泵的扬程和效率,能适应复杂的工况及需求。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叶轮的泵。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泵的洗涤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热泵,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中部设有叶轮入口;后盖板,设于所述前盖板下方,所述后盖板外周与所述前盖板外周处的流道构成叶轮出口;多块叶片,设于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之间,所述叶片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为由靠近叶轮中心向叶轮出口沿叶轮径向后弯且沿叶轮径向间隔布置的圆柱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相对所述第二叶片靠近叶轮中心;驱动电机,设有与所述后盖板固定连接的驱动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热泵,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叶轮采用前盖板、多块叶片和后盖板构成的闭式叶轮结构,叶片为交替设置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为圆柱叶片并沿叶轮径向后倾,使得叶片可以对工作流体进行更好的推动,从而可以增大扬程和提高效率,适应复杂工况及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叶片进口角β1范围为38°~42°,第一叶片出口角β2范围为3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叶片进口角β1范围为33°~45°,第二叶片出口角β2范围为36°~4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叶片的包角φ范围为80°-8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盖板中部设有与所述驱动轴端部适配的卡槽,所述驱动轴端部套接有衬套并插入所述卡槽与所述后盖板连接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衬套外壁形成有凹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轴端部设有环形槽,所述衬套包括两个对称的半圆环衬套,两个半圆环衬套分别套接于所述环形槽的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泵,包括泵壳以及以上所述的叶轮,所述叶轮设于所述泵壳内,所述泵壳设有泵腔、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泵腔连通,所述叶轮入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叶轮出口与所述泵腔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泵,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泵的叶轮可以对工作流体进行更好的推动,从而可以增大扬程和提高效率,适应复杂工况及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泵腔设有连通叶轮出口和出水口的蜗壳流道,所述蜗壳流道环绕叶轮旋转轴线设置且其截面积由所述叶轮出口向所述出水口方向逐渐增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洗涤设备,其包括以上所述的泵。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洗涤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洗涤设备的泵可以对工作流体进行更好的推动,从而可以增大扬程和提高效率,适应复杂工况及需求。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叶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叶轮的俯视示意图(略去前盖板);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泵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驱动轴与衬套的装配示意图(略去一个半圆环衬套)。附图标号:前盖板100;叶轮入口110;叶轮出口120;后盖板200;卡槽210;叶片300;第一叶片310;第二叶片320;驱动轴400;环形槽410;半圆环衬套420;泵壳500;进水口510;出水口5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叶轮,其为闭式叶轮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前盖板100、后盖板200以及设于前盖板100和后盖板200之间的多块叶片300,前盖板100中部设置有叶轮入口110,后盖板200设于前盖板100下方,前盖板100外周与后盖板200外周处的流道构成叶轮出口120。驱动电机设有与后盖板200固定连接的驱动轴400,通过驱动轴400可以带动叶轮转动。叶片300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叶片310和第二叶片320,第一叶片310和第二叶片320为由靠近叶轮中心向叶轮出口120沿叶轮径向后弯且沿叶轮径向间隔布置的圆柱叶片,圆柱叶片可以是复合材料制成,其各点曲率一致,便于加工时注塑脱模。叶片300为窄型设计,叶片300加长,宽度减少,能够有效减少阻力,减轻启动时对叶轮的冲击,同时增大与水或其他工作流体的接触面积,保持对工作流体较大的推力。制作叶轮时,可以将叶片300和后盖板200设计为一体,然后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将叶片300与前盖板100连接固定,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第一叶片310相对第二叶片320靠近叶轮中心,从而使得第一叶片310和第二叶片320构成一长一短的叶片组合,可以对工作流体进行更好的推动以施加作用力进行做功。工作流体由叶轮入口110进入叶轮内部,然后在叶片300的推动下从叶轮出口120排出。该叶轮采用前盖板100、多块叶片300和后盖板200构成的闭式叶轮结构,叶片300为交替设置的第一叶片310和第二叶片320,第一叶片310和第二叶片320均为圆柱叶片并沿叶轮径向后倾,同时第一叶片310相对第二叶片320靠近叶轮中心,从而使得第一叶片310和第二叶片320构成一长一短的叶片组合,可以对工作流体进行更好的推动以施加作用力进行做功,从而可以有效增强了泵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中部设有叶轮入口;/n后盖板,设于所述前盖板下方,所述后盖板外周与所述前盖板外周处的流道构成叶轮出口;/n多块叶片,设于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之间,所述叶片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为由靠近叶轮中心向叶轮出口沿叶轮径向后弯且沿叶轮径向间隔布置的圆柱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相对所述第二叶片靠近叶轮中心;/n驱动电机,设有与所述后盖板固定连接的驱动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中部设有叶轮入口;
后盖板,设于所述前盖板下方,所述后盖板外周与所述前盖板外周处的流道构成叶轮出口;
多块叶片,设于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之间,所述叶片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为由靠近叶轮中心向叶轮出口沿叶轮径向后弯且沿叶轮径向间隔布置的圆柱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相对所述第二叶片靠近叶轮中心;
驱动电机,设有与所述后盖板固定连接的驱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进口角β1范围为38°~42°,第一叶片出口角β2范围为30°~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进口角β1范围为33°~45°,第二叶片出口角β2范围为36°~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包角φ范围为80°-8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亮董子薇靳子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沃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