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蒙永华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66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炉具,其基本特征是,上炉盘与下炉盘间形成空腔,其中心位置设火口,下炉盘设水汽口并通过水汽管与蒸锅连通,水汽管附设出水阀门。操作时,通过蒸锅注水入炉盘空腔,炉盘加热进行主炊事作业时,空腔内的水被加热形成蒸汽后又通过水汽管加热蒸锅内的水,则蒸锅内可进行蒸、煮等炊事作业,亦可通过出水阀门排出热水,达到一灶多用,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比一般炉具节能30%左右,适于液化气、沼气炉具使用,可在城镇、农村广泛使用,用户煮食时达到省汽、省时、方便的效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灶具,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带空腔炉盘及连体蒸锅的炉具。
技术介绍
公知的灶具上的炉盘,不能充分利用热能,热量损失大。到目前为止,未见有能充分利用热能的炉具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热能,使热量损失最小,具有多种功能的炉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在设有炉筋的上炉盘下设下炉盘,上炉盘与下炉盘间形成空腔,上炉盘与下炉盘的中心位置设火口,下炉盘设水汽口。并与水汽管连通,水汽管与水汽进出口连通,水汽进出口与蒸锅连通,水汽管附设一出水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炉盘空腔可注水,在炉盘进行主炊事作业时,其余热可加热空腔里的水使之形成蒸汽,因而,能充分利用热能,比一般炉具节能30%左右,从而使热能损失最小;2、由于炉盘空腔里的水受热形成蒸汽后,可加热蒸锅里的水形成开水和蒸汽,并进一步形成蒸、煮等炊事作业,实现了一灶多用的目的。3、所附设的出水阀门可出热水,为家庭洗澡、洗碗等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将设置有炉筋2和火口3的上炉盘1与设置有火口3和水汽口9的下炉盘8焊接形成上炉盘1与下炉盘8的空腔,下炉盘8的水汽口9焊接一短管与水汽管4管件连通,水汽管4与出水阀门5管件连通;蒸锅6设水汽进出口7并与水汽管4管件连通。实施例2将空腔炉盘整体铸造成型然后按实施例1分别与水汽管4、出水阀门5、蒸锅6管件连通。操作时,将燃气炉头安装在上炉盘1底部火口3位置上,往蒸锅6内加入适量的水,这时由于蒸锅6的高位作用和水汽管4的连通作用,炉盘空腔内将存满水;打开燃气炉头,将主炊事作业工具架放在炉盘上进行主炊事作业时,其余热将加热炉盘空腔内的水,并形成蒸汽后通过水汽管4加热蒸锅6内的水,则蒸锅6内可蒸可煮;如果不进行蒸煮作业,还可通过出水阀门5导出热水,供家庭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炉具,它包括上炉盘1、下炉盘8、炉筋2、火口3、水汽管4、蒸锅6、出水阀门5和水汽口9等,其特征是,在设有炉筋2的上炉盘1下设下炉盘8,上炉盘1和下炉盘8间形成空腔,上炉盘1与下炉盘8的中心位置设火口3,下炉盘设水汽口9并与水汽管4连通,水汽管4与水汽进出口7连通,水汽进出口7与蒸锅6连通;水汽管4附设出水阀门5。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炉具,其基本特征是,上炉盘与下炉盘间形成空腔,其中心位置设火口,下炉盘设水汽口并通过水汽管与蒸锅连通,水汽管附设出水阀门。操作时,通过蒸锅注水入炉盘空腔,炉盘加热进行主炊事作业时,空腔内的水被加热形成蒸汽后又通过水汽管加热蒸锅内的水,则蒸锅内可进行蒸、煮等炊事作业,亦可通过出水阀门排出热水,达到一灶多用,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本技术比一般炉具节能30%左右,适于液化气、沼气炉具使用,可在城镇、农村广泛使用,用户煮食时达到省汽、省时、方便的效果。文档编号F24C13/00GK2637941SQ0320523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蒙永华 申请人:蒙永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炉具,它包括上炉盘1、下炉盘8、炉筋2、火口3、水汽管4、蒸锅6、出水阀门5和水汽口9等,其特征是,在设有炉筋2的上炉盘1下设下炉盘8,上炉盘1和下炉盘8间形成空腔,上炉盘1与下炉盘8的中心位置设火口3,下炉盘设水汽口9并与水汽管4连通,水汽管4与水汽进出口7连通,水汽进出口7与蒸锅6连通;水汽管4附设出水阀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蒙永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