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266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物屋面技术领域。该防水屋面,包括屋面层,所述屋面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胶,所述防水胶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条,所述防水卷材的另一侧开设有贴合槽,其中一个防水卷材的贴合条位于另一个相邻防水卷材的贴合槽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两个防水卷材可以稳定的无缝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对加强层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提高了防水胶的附着力,从而使得防水卷材可以长时间的粘接在加强层表面,避免了防水卷材起皱的情况,延长了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屋面防水的能力。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waterproof roof and waterproof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屋面
,具体为一种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屋面是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构件,用于抵抗自然界的雨、雪、风、霜、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建筑内部有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屋面应满足坚固耐久、防水、保温、隔热、防火和抵御各种不良影响的功能要求,屋面可分为平屋面与坡屋面,平屋面指屋面坡度小于或等于5%的屋面,一般常用坡度为2%-3%,又分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两种,上人屋面坡度通常为1%-2%,平面屋通常形式有挑檐式、女儿墙和挑檐女儿墙等;坡屋面指坡度10%以上的屋面;坡屋面是由一些相同坡度的倾斜面交接而成,通常形式有单坡式、硬山式、悬山式、四坡式和卷棚式等;其他屋面种类较多,如双曲拱式、砖石拱式、筒壳式、球形网壳式、V形网壳式扁壳式、车轮形悬索式和鞍形悬索式等。传统的防水屋面一般只是在建筑物屋面上简单的铺设一层防水卷材,虽然这种方法也能够对屋面具有一定的防水作用,但是,时间一长,防水卷材的连接处容易进水,导致屋面多多少少会有一定的水分,且现有的防水卷材容易起皱,从而失去防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解决了防水卷材的连接处容易进水,导致屋面多多少少会有一定的水分,且现有的防水卷材容易起皱,从而失去防水能力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水屋面,包括屋面层,所述屋面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胶,所述防水胶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条,所述防水卷材的另一侧开设有贴合槽,其中一个防水卷材的贴合条位于另一个相邻防水卷材的贴合槽内部。优选的,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10-15mm,所述防水胶的厚度为1-2mm。优选的,所述贴合条的长度与防水卷材的长度相同。一种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表面处理:对屋面层的表面进行处理,除去屋面层表面的异物,并用清洗剂清洗屋面层表面的油渍与油漆等,然后用清水将屋面层表面冲洗干净,最后对屋面层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即可;S2、浇筑作业:准备浇筑原材料,其中混凝土100-200份、橡胶颗粒10-20份、纤维细石6-10份、引气剂1-2份、阻锈剂3-4份、速凝剂2-3份、防冻剂3-5份,将混凝土、橡胶颗粒、纤维细石、引气剂、阻锈剂、速凝剂与防冻剂投入到搅拌机中,同时往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出料,将搅拌之后的混料浇筑到屋面层的表面,浇筑的厚度为10-15mm,干燥之后即得加强层;S3、喷砂处理:在加强层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改善加强层表面的粗糙度;S4、涂胶:喷砂处理完毕之后,在加强层的表面均匀涂上一层防水胶,防水胶的厚度为1-2mm;S5、铺设卷材:将防水卷材按照规格铺设在防水胶上,利用防水胶将防水卷材粘接在加强层的表面,然后在贴合条的上下表面均涂上一层胶水,再将涂有胶水的贴合条塞进相邻的防水卷材的贴合槽内部,利用压辊将相邻两个防水卷材的连接处压实,按照上述方法,完成所有防水卷材的铺设即可。优选的,所述橡胶颗粒的粒度为100-200目。优选的,所述浇筑原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混凝土100份、橡胶颗粒10份、纤维细石6份、引气剂1份、阻锈剂3份、速凝剂2份、防冻剂3份。优选的,所述浇筑原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混凝土150份、橡胶颗粒15份、纤维细石8份、引气剂1.5份、阻锈剂3.5份、速凝剂2.5份、防冻剂4份。优选的,所述浇筑原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混凝土200份、橡胶颗粒20份、纤维细石10份、引气剂2份、阻锈剂4份、速凝剂3份、防冻剂5份。(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通过防水胶将防水卷材粘接在加强层的表面,然后在贴合条的上下表面均涂上一层胶水,再将涂有胶水的贴合条塞进相邻的防水卷材的贴合槽内部,使得两个防水卷材可以稳定的无缝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对加强层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提高了防水胶的附着力,从而使得防水卷材可以长时间的粘接在加强层表面,避免了防水卷材起皱的情况,延长了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屋面防水的能力。2、该防水屋面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通过将混凝土、橡胶颗粒、纤维细石、引气剂、阻锈剂、速凝剂与防冻剂混合的物料对屋面进行浇筑,大大提高了屋面的抗压能力以及各方面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流程图。其中,1、屋面层;2、加强层;3、防水胶;4、防水卷材;5、贴合条;6、贴合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屋面,包括屋面层1,屋面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层2,加强层2的厚度为10-15mm,加强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胶3,防水胶3的厚度为1-2mm,防水胶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水卷材4,防水卷材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条5,防水卷材4的另一侧开设有贴合槽6,其中一个防水卷材4的贴合条5位于另一个相邻防水卷材4的贴合槽6内部,贴合条5的长度与防水卷材4的长度相同。一种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表面处理:对屋面层1的表面进行处理,除去屋面层1表面的异物,并用清洗剂清洗屋面层1表面的油渍与油漆等,然后用清水将屋面层1表面冲洗干净,最后对屋面层1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即可;S2、浇筑作业:准备浇筑原材料,其中浇筑原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混凝土100份、橡胶颗粒10份、纤维细石6份、引气剂1份、阻锈剂3份、速凝剂2份、防冻剂3份,橡胶颗粒的粒度为100-200目,将混凝土、橡胶颗粒、纤维细石、引气剂、阻锈剂、速凝剂与防冻剂投入到搅拌机中,同时往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出料,将搅拌之后的混料浇筑到屋面层1的表面,浇筑的厚度为10-15mm,干燥之后即得加强层2;S3、喷砂处理:在加强层2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改善加强层2表面的粗糙度;S4、涂胶:喷砂处理完毕之后,在加强层2的表面均匀涂上一层防水胶3,防水胶3的厚度为1-2mm;S5、铺设卷材:将防水卷材4按照规格铺设在防水胶3上,利用防水胶3将防水卷材4粘接在加强层2的表面,然后在贴合条5的上下表面均涂上一层胶水,再将涂有胶水的贴合条5塞进相邻的防水卷材4的贴合槽6内部,利用压辊将相邻两个防水卷材4的连接处压实,按照上述方法,完成所有防水卷材4的铺设即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屋面,包括屋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层(2),所述加强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胶(3),所述防水胶(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水卷材(4),所述防水卷材(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条(5),所述防水卷材(4)的另一侧开设有贴合槽(6),其中一个防水卷材(4)的贴合条(5)位于另一个相邻防水卷材(4)的贴合槽(6)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屋面,包括屋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层(2),所述加强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胶(3),所述防水胶(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水卷材(4),所述防水卷材(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条(5),所述防水卷材(4)的另一侧开设有贴合槽(6),其中一个防水卷材(4)的贴合条(5)位于另一个相邻防水卷材(4)的贴合槽(6)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2)的厚度为10-15mm,所述防水胶(3)的厚度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条(5)的长度与防水卷材(4)的长度相同。


4.一种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表面处理:对屋面层(1)的表面进行处理,除去屋面层(1)表面的异物,并用清洗剂清洗屋面层(1)表面的油渍与油漆等,然后用清水将屋面层(1)表面冲洗干净,最后对屋面层(1)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即可;
S2、浇筑作业:准备浇筑原材料,其中混凝土100-200份、橡胶颗粒10-20份、纤维细石6-10份、引气剂1-2份、阻锈剂3-4份、速凝剂2-3份、防冻剂3-5份,将混凝土、橡胶颗粒、纤维细石、引气剂、阻锈剂、速凝剂与防冻剂投入到搅拌机中,同时往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出料,将搅拌之后的混料浇筑到屋面层(1)的表面,浇筑的厚度为10-15mm,干燥之后即得加强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宝力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