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血浆激肽释放酶原活化评价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方法,属于化学品环境健康风险评价领域。
技术介绍
新型化学品的环境健康效应得到日益增加的关注,外源物质进入血液并与血浆功能性酶原相互作用是其靶器官毒性调控的关键环节。因此,血液毒性效应评价是化学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重要方面。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KKS)调控了机体一系列生理学过程,如炎症反应、血压和血管通透性等。血浆激肽释放酶原是KKS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其剪切活化生成血浆激肽释放酶的过程是表征KKS激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新型化学品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尽管许多化合物存在血液富集的风险,受限于毒性评价体系的筛选通量,新型化学品健康风险评估的滞后已成为限制其安全使用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亟需灵敏的血液毒性评价方法为新型化学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开发基于血浆激肽释放酶原活化评价化学品血液毒性效应的高灵敏度、高通量方法对化学品的合理管控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血浆激肽释放酶原活化检测方法,主要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血浆用反应缓冲液稀释后与待测物质混合,同时设置溶剂对照组,在35-40℃(例如36℃、37℃、38℃或39℃)下孵育0-60min(例如10min、20min、30min、40min或50min);/n加入血浆激肽释放酶检测底物后,监测酶反应在5-30min(例如8min、10min、12min、15min、20min或25min)内的荧光变化;/n以测试时间为横坐标,荧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经线性拟合得到酶反应速率,将待测物质的酶反应速率与溶剂对照组的酶反应速率进行比较以确定待测物质是否对血浆激肽释放酶原表现出激活效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血浆用反应缓冲液稀释后与待测物质混合,同时设置溶剂对照组,在35-40℃(例如36℃、37℃、38℃或39℃)下孵育0-60min(例如10min、20min、30min、40min或50min);
加入血浆激肽释放酶检测底物后,监测酶反应在5-30min(例如8min、10min、12min、15min、20min或25min)内的荧光变化;
以测试时间为横坐标,荧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经线性拟合得到酶反应速率,将待测物质的酶反应速率与溶剂对照组的酶反应速率进行比较以确定待测物质是否对血浆激肽释放酶原表现出激活效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其中,所述血浆为大鼠血浆、小鼠血浆或人血浆,优选为四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血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缓冲液为含有0-100μM(例如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或90μM)硫酸锌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其中,血浆与最终反应体系的体积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张雨竹,周群芳,江桂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