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油耗内浮顶式储油罐装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油耗内浮顶式储油罐装置结构,即利用原油吸收原油挥发分以及原油与空气之间的液化温度差冷凝回收原油挥发分的原理而设计的一种多层内浮顶式储油罐,以减少传统内浮顶式储油罐在运行过程中因浮顶密封问题产生的原油蒸发损耗问题,属于石油储运工程装备
技术介绍
浮顶式储油罐简称浮顶罐,是储油罐的类别之一,其特点是因在储油罐的结构中有一个能贴浮在油面上并随储罐内油位能够升降的浮顶装置而区别于无该装置的普通固定顶油罐。浮顶式储油罐的浮顶装置上下灵活可动,浮顶贴近油面的特征大大减少了油面上方的气体空间以及原油的蒸发损耗,保证了原油质量,节约了能源。同时,浮顶式储油罐也降低了因油气泄漏造成火灾爆炸的可能性和减少环境污染。浮顶式储油罐分为内浮顶式和外浮顶式两种。外浮顶式储油罐是随油面升降的浮顶直接暴露在大气中,而内浮顶式储油罐是在浮顶之上还有一个固定的罐体顶盖,可以使浮顶本身避免遭受风吹雨淋,确保浮顶下所储存的原油品质。因此,内浮顶式储油罐是目前公认最理想、最经济简单的降低原油蒸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油耗内浮顶式储油罐装置结构,从下至上其主体结构由底层储油单元、中间层储油单元、顶层储油单元和液化分离罩单元构成,附属结构包括引流管、导流管、控制阀门、原油输入口和原油输出口,所有结构连接处均做密封处理,其特征是:整体储油罐装置是通过多层内浮顶式储油单元和具有冷凝液化功能的单元进行叠放,上层单元底部与下层单元顶部共用,利用上层单元内部液体对下层单元内浮顶密封泄漏的原油挥发分进行吸收或利用冷凝液化原理回收并回流原油挥发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小储油罐内浮顶密封泄漏产生的原油蒸发损耗问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油耗内浮顶式储油罐装置结构,从下至上其主体结构由底层储油单元、中间层储油单元、顶层储油单元和液化分离罩单元构成,附属结构包括引流管、导流管、控制阀门、原油输入口和原油输出口,所有结构连接处均做密封处理,其特征是:整体储油罐装置是通过多层内浮顶式储油单元和具有冷凝液化功能的单元进行叠放,上层单元底部与下层单元顶部共用,利用上层单元内部液体对下层单元内浮顶密封泄漏的原油挥发分进行吸收或利用冷凝液化原理回收并回流原油挥发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小储油罐内浮顶密封泄漏产生的原油蒸发损耗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油耗内浮顶式储油罐装置结构,所述的液化分离罩单元,其特征是:数量一个,由呈扁圆柱体外形的制冷剂储盒和罩底板呈灶型或倒伞型的导流罩两部分构成;制冷剂储盒顶板和底板分别是整个储油罐装置的罐顶和其下部导流罩的罩顶板;导流罩的罩侧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孔,通风孔孔口呈圆形、方形或异形,通风孔的直径或垂直方向最大截线段长度小于导流罩罩侧板的高度;导流罩的罩底板呈灶型或倒伞型,由四周向中心向下坡斜,有利于液体向中心处流动,中心处一体化成型有与导流罩内部连通的导流管,导流管数量1个且导流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液化分离罩单元下方顶层储油单元罐体的下部;带导流管的导流罩罩底板呈漏斗状;引流管数量多个,均匀分布于导流罩的罩底板并连通于导流罩内部,另一端连接于顶部储油单元内浮顶上限与顶层储油单元固定罐顶之间的罐体侧壁并与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油耗内浮顶式储油罐装置结构,所述的顶层储油单元,其特征是:数量一个;其固定罐顶和罐底皆呈灶型或倒伞型,由四周向中心向下坡斜,有利于液体向中心处流动,中心处一体化成型有一个导流管;与固定罐顶连接的导流管,其另一端伸入至顶层储油单元罐体的下部,与罐底连接的导流管,其另一端伸入至顶层储油单元下方相邻中间储油单元罐体的下部;带导流管的固定罐顶和罐底皆呈漏斗状;引流管分布在上、下两个横截平面上,每个横截面上引流管数量多个,均匀分布,上横截面引流管的一端连接于顶层储油单元内浮顶上限与固定罐顶之间的罐体侧壁并与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于导流罩的罩底板并连通于导流罩内部,下横截面引流管的一端连接于顶层储油单元罐体下部侧壁并与罐体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于顶层储油单元下方相邻中间层储油单元内浮顶上限与固定罐顶之间的罐体侧壁并与内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虹,孙源秀,刘季,李悦欣,王瑞,李佳欣,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