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电控制的智能救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149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电控制的智能救生设备,包括船体、伺服电机、船桨、调速器、蓄电池、无线充电、航向灯、传感器和主控板等,所述船体的后端船内侧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且船体的内表面中端嵌套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船体的内侧嵌套安装有调速器,且调速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相连接,调速器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相连,调速器信号端与主板相连接,主板预置智能算法,所述船体的外侧镶嵌安装有航向灯,航向灯输入端与主板输出端链接;且船体的内表面前安装有主控板,所述船体的内侧前端安装有距离传感器,且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板的输入端相连接。该基于无线电控制的智能救生设备,设置有独特的涵道构造,通过正反通用的结构设计,无论船体的正反状态,总可以保证涵道的进水状态以达到充足的推力,保证了整体装置的运行动力流畅性。

An intelligent lifesaving device based on radio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电控制的智能救生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救生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无线电控制的智能救生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水上活动的逐渐增多,出现溺水等危险现象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因此一般水活动的区域,都会配置有必须的救生设备,比如救生快艇等常见的设备,但是现有的救生设备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1、现有的救生艇分正反面,其只能单面使用,若救生人员抛投过程中,反面着水,无法执行救生任务,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2、现有的救生艇不分正反面,但是救生途中意外(浪潮掀翻等)正反翻转,操作人员需反向操作,加大人员溺水身亡几率,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3、现有的救生艇救生速度过慢缓慢来不及救人,溺水人员无法坚持到救生艇的赶往救生,进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4、现有的救生艇工作时的救生速度过快且运行速度过快,易对救生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导致其援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5、现有的救生艇不易维修增加了人员溺水身亡的可能性,救生设备因为密封性防水要求高,整体型结构极难拆卸,维修困难,在即时的救生环境下,更换救生设备的准备时间,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电控制的智能救生设备,包括船体(1)、伺服电机(2)、航向灯(5)和主控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后端内侧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2),且船体(1)的内表面中端嵌套安装有蓄电池(3),所述船体(1)的内侧镶嵌安装有调速器(4),且调速器(4)的输入端与蓄电池(3)的输出端相连接,调速器(4)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输入端相连,所述船体(1)的外侧嵌套安装有航向灯(5),且船体(1)的内表面前端嵌套安装有主控板(7),并且主控板(7)的输入端与调速器(4)的信号端相连接,航向灯(5)与主控板(7)相连,所述船体(1)的前端内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6),且距离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电控制的智能救生设备,包括船体(1)、伺服电机(2)、航向灯(5)和主控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后端内侧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2),且船体(1)的内表面中端嵌套安装有蓄电池(3),所述船体(1)的内侧镶嵌安装有调速器(4),且调速器(4)的输入端与蓄电池(3)的输出端相连接,调速器(4)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输入端相连,所述船体(1)的外侧嵌套安装有航向灯(5),且船体(1)的内表面前端嵌套安装有主控板(7),并且主控板(7)的输入端与调速器(4)的信号端相连接,航向灯(5)与主控板(7)相连,所述船体(1)的前端内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6),且距离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主控板(7)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船体(1)的中端贯穿安装有预设开关(8),且预设开关(8)与主控板(7)相连接,所述船体(1)的末端外表面开设有上进水涵道(9)等4个上下进水涵道,且船体(1)的末端开设有排水通道(10)等2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电控制的智能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关于船体(1)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伺服电机(2)位于船体(1)的中心水平面的左右两端,并且2个伺服电机(2)也可设置在船体(1)的上下两端,同时伺服电机位置始终能使对应船桨处于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杰高志军辛子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数智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