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轨列车及其实现列车硬线信号场景下的车尾闭路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是涉及一种城轨列车及其实现列车硬线信号场景下的车尾闭路电路。
技术介绍
对于多编组的城轨车辆而言,信号的全编组全列车的硬线信号传递电路是必不可少的。列车的硬线信号传递电路是保证列车关键信号传输的重要电路。例如包括受电弓监控信号、高速断路器监控信号、刀开关监控信号、紧急制动信号、停放制动监视信号、摩擦制动监视信号、库用插座监视信号、升弓允许信号等。传统的列车的硬线信号传递电路由列车两端司机室的占有继电器进行控制,但通过继电器的触点实现关键信号的传递,由于继电器构造复杂,故障率较高,因此不利于保障硬线信号传递电路的可靠性,且继电器的成本也较高。特别是城轨列车中包括的受电弓监控信号、高速断路器监控信号、刀开关监控信号、紧急制动信号等关键信号都需要使用硬线信号传递电路,大量继电器触点的使用,会造成成本升高,稳定性较低。因此,出现了利用车端连接器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的方案。可参阅图1,为目前的一种改进后的列车硬线信号的传递电路的结构示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列车硬线信号场景下的车尾闭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硬线信号的传递电路,第一闭路控制电路,第二闭路控制电路以及第二蓄电池;/n所述硬线信号的传递电路包括:第一蓄电池;/n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电池连接的第一连接器,且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之间连接;/n串联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之间的N个关键信号开关单元;N为正整数;/n第三端分别与第一电信号接收部件以及第二电信号接收部件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接器,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三端之间连接;/n所述第一电信号接收部件;/n所述第二电信号接收部件;/n目标位置为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列车硬线信号场景下的车尾闭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硬线信号的传递电路,第一闭路控制电路,第二闭路控制电路以及第二蓄电池;
所述硬线信号的传递电路包括:第一蓄电池;
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电池连接的第一连接器,且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之间连接;
串联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之间的N个关键信号开关单元;N为正整数;
第三端分别与第一电信号接收部件以及第二电信号接收部件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接器,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三端之间连接;
所述第一电信号接收部件;
所述第二电信号接收部件;
目标位置为N个关键信号开关单元之间的预设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信号接收部件以及所述第二电信号接收部件连接;在默认状态时,所述第一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之间为关断状态,在第一闭路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一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之间为导通状态;
所述第二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蓄电池连接;在默认状态时,所述第二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之间为关断状态,在第二闭路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二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之间为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列车硬线信号场景下的车尾闭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三蓄电池以及第一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接收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蓄电池连接,在默认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关断状态,在第一闭路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导通状态;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接地,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作为所述第一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作为所述第一闭路控制电路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接地。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宇航,周利,司尚卓,吴平景,林叶,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