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121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监测到BSG系统急加速助力结束时,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根据进气压力变化量和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利用整车需求扭矩和电机需求扭矩确定发动机需求扭矩;利用电机需求扭矩为电机提供转动动力,利用发动机需求扭矩为发动机提供转动动力,继续执行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的过程。在不改变发动机机械结构、不增加硬件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发动机进气压力变化控制电机扭矩,使发动机扭矩线性变化,解决急加速助力结束电机扭矩直接退出,导致发动机动力延迟造成的车辆顿挫感的问题。

Motor torqu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gine transient cond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前BSG(Belt-DrivenStarter/Generator,皮带传动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系统中,急加速助力结束后电机需求扭矩会由加速时的初始值变为0,由于整车需要扭矩仍保持不变,因此发动机需求扭矩需要增加,其增加值为电机初始扭矩乘以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速比,这就会引起发动机瞬态加载过程,即发动机瞬态工况。然而,在发动机瞬态加载过程中,由于发动机中的涡轮增压器存在进气迟滞现象,进而导致发动机实际扭矩会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不变或下降然后再升高,即动力延迟,此时,车辆表现为短时间内匀速或先减速再加速,出现车辆顿挫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装置及起动机,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监测到皮带传动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BSG系统急加速助力结束时,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根据进气压力变化量和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并利用整车需求扭矩和电机需求扭矩确定发动机需求扭矩;利用所述电机需求扭矩为电机提供转动动力,并利用所述发动机需求扭矩为发动机提供转动动力,并继续执行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的过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在监测到皮带传动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BSG系统急加速助力结束时,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确定模块,用于在判断为变化时,根据进气压力变化量和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并利用整车需求扭矩和电机需求扭矩确定发动机需求扭矩;动力提供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电机需求扭矩为电机提供转动动力,并利用所述发动机需求扭矩为发动机提供转动动力,并继续执行所述检测模块的过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监测到BSG系统急加速助力结束时,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根据进气压力变化量和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并利用整车需求扭矩和电机需求扭矩确定发动机需求扭矩,然后利用所述电机需求扭矩为电机提供转动动力,并利用所述发动机需求扭矩为发动机提供转动动力,再返回执行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的过程。基于上述描述可知,在不改变发动机机械结构、不增加硬件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发动机进气压力的变化控制电机扭矩变化,而不是直接退出。由于整车需求扭矩由电机扭矩和发动机扭矩提供,因此可使得发动机扭矩线性变化,避免了急加速助力结束电机扭矩直接退出,导致发动机动力延迟造成车辆的顿挫感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动机瞬态加载过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ECU的硬件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装置的实施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专利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瞬态加载过程,在此过程中电机扭矩已退出,因此发动机需求扭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不变,而发动机的进气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却下降,然后再升高,导致发动机实际扭矩也是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下降,然后再升高。也就是说,虽然发动机的需求扭矩增大,但由于进气不足,导致发动机的实际扭矩反而下降,造成车辆的动力延迟,给驾驶员带来顿挫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以避免电机扭矩直接退出导致动力延迟造成车辆顿挫感的问题。即在监测到BSG系统急加速助力结束时,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根据进气压力变化量和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并利用整车需求扭矩和电机需求扭矩确定发动机需求扭矩,然后利用所述电机需求扭矩为电机提供转动动力,并利用所述发动机需求扭矩为发动机提供转动动力,再返回执行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的过程。基于上述描述可知,在不改变发动机机械结构、不增加硬件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发动机进气压力的变化控制电机扭矩变化,而不是直接退出。由于整车需求扭矩由电机扭矩和发动机扭矩提供,因此可使得发动机扭矩线性变化,避免了急加速助力结束电机扭矩直接退出,导致发动机动力延迟造成车辆的顿挫感问题。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发动机瞬态工况中的电机扭矩控制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图2为本专利技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该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上。如图2所示,该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01:在监测到BSG系统急加速助力结束时,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执行步骤202,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0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监测BSG系统急加速助力结束可以采用相关技术实现,本专利技术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在一实施例中,针对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发动机中本身设有的进气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然后将上一次采集的进气压力与本次采集的进气压力进行比较,得到变化量,若变化量为0,表示没发生变化,若变化量不为0,表示发生变化。步骤202:根据进气压力变化量和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并利用整车需求扭矩和电机需求扭矩确定发动机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在监测到皮带传动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BSG系统急加速助力结束时,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n若是,则根据进气压力变化量和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并利用整车需求扭矩和电机需求扭矩确定发动机需求扭矩;/n利用所述电机需求扭矩为电机提供转动动力,并利用所述发动机需求扭矩为发动机提供转动动力,并继续执行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的过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监测到皮带传动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BSG系统急加速助力结束时,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
若是,则根据进气压力变化量和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并利用整车需求扭矩和电机需求扭矩确定发动机需求扭矩;
利用所述电机需求扭矩为电机提供转动动力,并利用所述发动机需求扭矩为发动机提供转动动力,并继续执行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发动机实际扭矩;
判断所述发动机实际扭矩与整车需求扭矩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是,则将电机需求扭矩置为0以停止为电机提供转动动力,并结束检测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是否发生变化的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进气压力变化量和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包括:
获取电机实际扭矩;
利用进气压力变化量、预设系数及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进气压力变化量、预设系数及电机实际扭矩确定电机需求扭矩的具体公式为:
TrqDesMot=TrqDesMot1-k*δP
其中,TrqDesMot表示电机需求扭矩,TrqDesMot1表示电机实际扭矩,δP表示进气压力变化量,k表示预设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整车需求扭矩和电机需求扭矩确定发动机需求扭矩,包括:
将所述整车需求扭矩与电机需求扭矩相减,得到发动机需求扭矩。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敏耿宗起左兰葛乃良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