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雄娟专利>正文

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01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所述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包括支杆;挤压瓶,所述挤压瓶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杆的一端;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喷水管、导水槽、出水孔和储水槽,所述储水槽设于所述支杆的内部,所述喷水管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喷水管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所述导水槽设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杆的内部,所述导水槽一端延伸至所述喷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具有操作方便、有效的保护耳膜的优点。

An external ear canal irrigator for otorhinolaryng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
技术介绍
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全长约2.1~2.5cm。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性部。外耳道内表面覆有一层皮肤,与下方的软骨膜或骨膜紧贴。外耳道在长时间后会在侧壁堆积耳屎或其他的物质,在一定的时候需要用清理水对外耳道进行清理,在清理时传统的外耳道清洗器是直喷式,在使用不当时会使清理水进入到耳膜会对耳膜造成损伤。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有效的保护耳膜的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包括:支杆;挤压瓶,所述挤压瓶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杆的一端;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喷水管、导水槽、出水孔和储水槽,所述储水槽设于所述支杆的内部,所述喷水管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喷水管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所述导水槽设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杆的内部,所述水槽一端延伸至所述喷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水槽。优选的,所述储水槽为锥形结构,且所述储水槽小于所述挤压瓶。优选的,所述支杆的两侧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孤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喷水管的另一端设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气球、导气槽和压气筒,所述气球固定于所述喷水管的另一端,所述导气槽设于所述导水槽的内部,所述导气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球,所述导气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水槽的内部,且所述导气槽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压气筒。优选的,所述压气筒为锥形结构,且所述压气筒的体积小于所述储水槽的体积。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通过在所述支杆的一端设置螺纹连接的所述挤压瓶,便于通过所述挤压瓶将水挤入所述支杆,在所述支杆的内部设有所述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为锥形结构,清理水从锥顶流出,增加了水压,通过所述挤压瓶的挤压使所述挤压瓶的清理水通过所述储水槽和所述导水槽流入到所述喷水管内,在所述喷水管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通过所述出水孔清理水会垂直与所述喷水管喷洒在外耳道的侧壁,防止清理水直射导致耳膜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喷水机构和保护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杆,2、把手,3、挤压瓶,4、连接杆,5、喷水机构,51、喷水管,52、导水槽,53、出水孔,54、储水槽,6、保护机构,61、气球,62、导气槽,63、压气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喷水机构和保护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包括:支杆1;挤压瓶3,所述挤压瓶3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杆1的一端;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固定于所述支杆1的另一端;喷水机构5,所述喷水机构5设于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所述喷水机构5包括喷水管51、导水槽52、出水孔53和储水槽54,所述储水槽54设于所述支杆1的内部,所述喷水管51固定于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所述喷水管51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53,所述导水槽52设于所述连接杆4和所述支杆1的内部,所述导水槽52一端延伸至所述喷水管51,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水槽54。所述储水槽54为锥形结构,且所述储水槽54小于所述挤压瓶3,在使用时清理水在所述储水槽54内可以增大出水的压力。所述支杆1的两侧均设有把手2,所述把手2为孤型结构,方便在按动所述挤压瓶3时形成一个助力作用,同时也方便使用时拿取。所述喷水管51的另一端设有保护机构6,所述保护机构6包括气球61、导气槽62和压气筒63,所述气球61固定于所述喷水管51的另一端,所述导气槽62设于所述导水槽52的内部,所述导气槽6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球61,所述导气槽6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水槽54的内部,且所述导气槽62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压气筒63,当所述气球61充气变大后会让所述气球61把外耳道内部堵住,防止进水损伤耳膜。所述压气筒63为锥形结构,且所压气筒63小于所述储水槽54,使所述挤压瓶3在挤压时,水压会使所述压气筒63形变打气。本技术提供的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拧开所述支杆1一端的所述挤压瓶3,然后将调制好的清理水装入所述挤压瓶3,然后拧合所述挤压瓶3,在使用时,将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放入耳内,当放置适当位置后,用食指和中指放在所述支杆1两侧的所述把手2上,然后通过拇指按压所述挤压瓶3,使清理水通过所述储水槽54和导水槽52从所述喷水管51侧壁的所述出水孔53出喷水至外耳道进行清洗,在所述挤压瓶3按压的过程中水压会挤压所述储水槽54内腔的所述压气筒63形变,从而气体会从所述导气槽62流进所述气球61内部,使所述气球61充气变大,从而会形成塞子堵在外耳道内部,在清洗时可以放置部分清理水流进外耳道内部损伤耳膜。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通过在所述支杆1的一端设有通过螺纹连接的所述挤压瓶3,在所述支杆1的内部设有所述储水槽54,所述储水槽54为锥形结构,清理水从锥顶流出,增加了水压,通过所述挤压瓶3的挤压使所述挤压瓶3的清理水通过所述储水槽54和所述导水槽52流入到所述喷水管51内,在所述喷水管51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53,通过所述出水孔53清理水会垂直与所述喷水管51喷洒在外耳道的侧壁,防止清理水直射导致耳膜损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杆(1);/n挤压瓶(3),所述挤压瓶(3)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杆(1)的一端;/n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固定于所述支杆(1)的另一端;/n喷水机构(5),所述喷水机构(5)设于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所述喷水机构(5)包括喷水管(51)、导水槽(52)、出水孔(53)和储水槽(54),所述储水槽(54)设于所述支杆(1)的内部,所述喷水管(51)固定于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所述喷水管(51)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53),所述导水槽(52)设于所述连接杆(4)和所述支杆(1)的内部,所述导水槽(52)一端延伸至所述喷水管(51),所述导水槽(5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水槽(5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杆(1);
挤压瓶(3),所述挤压瓶(3)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杆(1)的一端;
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固定于所述支杆(1)的另一端;
喷水机构(5),所述喷水机构(5)设于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所述喷水机构(5)包括喷水管(51)、导水槽(52)、出水孔(53)和储水槽(54),所述储水槽(54)设于所述支杆(1)的内部,所述喷水管(51)固定于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所述喷水管(51)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53),所述导水槽(52)设于所述连接杆(4)和所述支杆(1)的内部,所述导水槽(52)一端延伸至所述喷水管(51),所述导水槽(5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水槽(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鼻喉科护理用外耳道冲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54)为锥形结构,且所述储水槽(54)的体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雄娟
申请(专利权)人:陈雄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