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砂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85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砂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砂磨机,包括砂磨箱,砂磨箱顶部位置设置有加料口和密封盖,砂磨箱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砂磨腔,下部位置设置有第二砂磨腔,第一砂磨腔和第二砂磨腔之间通过第一滤板隔开,第一砂磨腔内腔位置横向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外壁位置设置有第一分散盘,砂磨箱右侧上部位置设置有净化箱,净化箱进气口位置通过导管与第一砂磨腔连通,净化箱底部杂物出口位置连通有杂物箱,砂磨箱内腔左侧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机,解决传统砂磨机进行砂磨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扬尘飞出设备外会污染空气,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传统砂磨机无法进行分级砂磨,导致其效率较低的问题。

A vertical sa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砂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砂磨机
,具体为一种立式砂磨机。
技术介绍
砂磨机又称珠磨机,主要用于化工液体产品的湿法研磨,根据使用性能大体可分为卧式砂磨机、篮式砂磨机、立式砂磨机等。主要由机体、磨筒、砂磨盘(拨杆)、研磨介质、电机和送料泵组成,进料的快慢由进料泵控制。该设备的研磨介质一般分为氧化锆珠,玻璃珠、硅酸锆珠等。传统砂磨机进行砂磨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扬尘飞出设备外会污染空气,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传统砂磨机无法进行分级砂磨,导致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砂磨机进行砂磨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扬尘飞出设备外会污染空气,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传统砂磨机无法进行分级砂磨,导致其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立式砂磨机,包括砂磨箱,所述砂磨箱顶部位置设置有加料口和密封盖,所述砂磨箱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砂磨腔,下部位置设置有第二砂磨腔,所述第一砂磨腔和第二砂磨腔之间通过第一滤板隔开,所述第一砂磨腔内腔位置横向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外壁位置设置有第一分散盘,所述砂磨箱右侧上部位置设置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进气口位置通过导管与第一砂磨腔连通,所述净化箱底部杂物出口位置连通有杂物箱,所述砂磨箱内腔左侧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侧输出轴一端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第一转动轴传动连接。打开密封盖,把需要进行砂磨的材料经过加料口加入依次经过第一砂磨腔进行砂磨,经过第一砂磨腔砂磨之后合格的产品经过第一过滤板落入到第二砂磨腔再次进行砂磨,砂磨过程所产生的的飞尘经过净化箱抽取过滤,然后扬尘落入到杂物箱进行收集,能够减少砂磨过程产生的扬尘,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优选的,所述第二砂磨腔内腔中部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砂磨箱底部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砂磨腔内腔位置等间距设置有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所述第二转动轴外壁位于第二过滤板上部、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之间、第三过滤板与第四过滤板之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二分散盘,所述第一砂磨腔、第二过滤板上部、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之间、第三过滤板与第四过滤板之间位置还设置有研磨介质,所述研磨介质位于第二过滤板上部、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之间、第三过滤板与第四过滤板之间,其直径依次减小。经过第一砂磨腔砂磨之后的产品,经过第一过滤板过滤,然后在经过第二电机带动的第二分散盘进行砂磨,然后经过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进行筛选,能够醉倒逐级砂磨,增加砂磨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优选的,所述第二砂磨腔右侧底部位置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置还设置有开关阀。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网孔直径依次减小。优选的,所述砂磨箱左侧中部位置设置有控制面板。优选的,所述砂磨箱底部位置还设置有固定支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砂磨过程所产生的的飞尘经过净化箱抽取过滤,然后扬尘落入到杂物箱进行收集,能够减少砂磨过程产生的扬尘,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2、经过第一砂磨腔砂磨之后的产品,经过第一过滤板过滤,然后在经过第二电机带动的第二分散盘进行砂磨,然后经过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进行筛选,能够醉倒逐级砂磨,增加砂磨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视图。图中:1、砂磨箱;2、加料口;3、密封盖;4、第一砂磨腔;5、第二砂磨腔;6、第一滤板;7、第一转动轴;8、第一分散盘;9、净化箱;10、杂物箱;11、第一电机;12、第二转动轴;13、第二电机;14、第二过滤板;15、第三过滤板;16、第四过滤板;17、第二分散盘;18、碾磨介质;19、出料口;20、控制面板;21、固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立式砂磨机,包括砂磨箱1,所述砂磨箱1顶部位置设置有加料口2和密封盖3,所述砂磨箱1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砂磨腔4,下部位置设置有第二砂磨腔5,所述第一砂磨腔4和第二砂磨腔5之间通过第一滤板6隔开,所述第一砂磨腔4内腔位置横向设置有第一转动轴7,所述第一转动轴7外壁位置设置有第一分散盘8,所述砂磨箱1右侧上部位置设置有净化箱9,所述净化箱9进气口位置通过导管与第一砂磨腔4连通,所述净化箱9底部杂物出口位置连通有杂物箱10,所述砂磨箱1内腔左侧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左侧输出轴一端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第一转动轴7传动连接。打开密封盖3,把需要进行砂磨的材料经过加料口2加入依次经过第一砂磨腔4进行砂磨,经过第一砂磨腔4砂磨之后合格的产品经过第一过滤板6落入到第二砂磨腔5再次进行砂磨,砂磨过程所产生的的飞尘经过净化箱9抽取,然后扬尘落入到杂物箱9进行收集,能够减少砂磨过程产生的扬尘,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砂磨腔5内腔中部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2,所述第二转动轴12贯穿砂磨箱1底部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砂磨腔5内腔位置等间距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4、第三过滤板15和第四过滤板16,所述第二转动轴12外壁位于第二过滤板14上部、第二过滤板14与第三过滤板15之间、第三过滤板15与第四过滤板16之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二分散盘17,所述第一砂磨腔4、第二过滤板14上部、第二过滤板14与第三过滤板15之间、第三过滤板15与第四过滤板16之间位置还设置有研磨介质18,所述研磨介质18位于第二过滤板14上部、第二过滤板14与第三过滤板15之间、第三过滤板15与第四过滤板16之间,其直径依次减小。经过第一砂磨腔4砂磨之后的产品,经过第一过滤板6过滤,然后在经过第二电机13带动的第二分散盘17进行砂磨,然后经过第二过滤板14、第三过滤板15和第四过滤板16进行筛选,能够醉倒逐级砂磨,增加砂磨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砂磨腔5右侧底部位置设置有出料口19,所述出料口19位置还设置有开关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过滤板14、第三过滤板15和第四过滤板16网孔直径依次减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砂磨箱1左侧中部位置设置有控制面板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砂磨箱1底部位置还设置有固定支架21。工作原理:把需要进行砂磨的材料经过加料口2加入依次经过第一砂磨腔4进行砂磨,经过第一砂磨腔4砂磨之后合格的产品经过第一过滤板6落入到第二砂磨腔5再次进行砂磨,砂磨过程所产生的的飞尘经过净化箱9抽取,然后扬尘落入到杂物箱9进行收集,能够减少砂磨过程产生的扬尘,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经过第一砂磨腔4砂磨之后的产品,经过第一过滤板6过滤,然后在经过第二电机13带动的第二分散盘17进行砂磨,然后经过第二过滤板14、第三过滤板15和第四过滤板16进行筛选,能够醉倒逐级砂磨,增加砂磨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砂磨机,包括砂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磨箱(1)顶部位置设置有加料口(2)和密封盖(3),所述砂磨箱(1)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砂磨腔(4),下部位置设置有第二砂磨腔(5),所述第一砂磨腔(4)和第二砂磨腔(5)之间通过第一滤板(6)隔开,所述第一砂磨腔(4)内腔位置横向设置有第一转动轴(7),所述第一转动轴(7)外壁位置设置有第一分散盘(8),所述砂磨箱(1)右侧上部位置设置有净化箱(9),所述净化箱(9)进气口位置通过导管与第一砂磨腔(4)连通,所述净化箱(9)底部杂物出口位置连通有杂物箱(10),所述砂磨箱(1)内腔左侧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左侧输出轴一端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第一转动轴(7)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砂磨机,包括砂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磨箱(1)顶部位置设置有加料口(2)和密封盖(3),所述砂磨箱(1)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砂磨腔(4),下部位置设置有第二砂磨腔(5),所述第一砂磨腔(4)和第二砂磨腔(5)之间通过第一滤板(6)隔开,所述第一砂磨腔(4)内腔位置横向设置有第一转动轴(7),所述第一转动轴(7)外壁位置设置有第一分散盘(8),所述砂磨箱(1)右侧上部位置设置有净化箱(9),所述净化箱(9)进气口位置通过导管与第一砂磨腔(4)连通,所述净化箱(9)底部杂物出口位置连通有杂物箱(10),所述砂磨箱(1)内腔左侧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左侧输出轴一端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第一转动轴(7)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砂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砂磨腔(5)内腔中部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2),所述第二转动轴(12)贯穿砂磨箱(1)底部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砂磨腔(5)内腔位置等间距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4)、第三过滤板(15)和第四过滤板(16),所述第二转动轴(12)外壁位于第二过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超郭东波王黄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儒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