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常清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64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改进型燃气灶,涉及工业和生活用的炉灶具领域,由灶体1、灶膛筒体5、搁锅条7、冷热燃气隔离罩8、热燃气引导管9、燃气均布器10、燃气净化筒13、进气管14、燃气净化圆盘15、灶脚18、焦油排放管20、焦油引导管22、外进风筒26和内进风筒27以及点火装置30构成;具有热效率高、火力足、便于维护等特点,能够充分燃烧各种燃气发生炉利用农作物的废弃物或可燃烧的工业、生活废弃物所产生的可燃气体,既适合农村和小城镇居民使用,也适合各类企事业单位使用,还可用于垃圾处理进行供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和生活用的炉俱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利用 农作物的废弃物或可燃烧的工业、生活废弃物所产生燃气的燃气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利用农作物的废弃物或可燃烧的工业、生活废弃物 所产生燃气的燃气灶较多,但大多类似于液化石油气灶或沼气灶,由 于燃气发生炉所产生的可燃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焦油,这种焦油不但难 以燃烧干净,而且会积聚在燃气灶内的管道中,这种焦油冷却后会形成较硬的焦油垢,因而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燃气灶内的管道淤塞;同 时,由于燃气发生炉所产生的可燃气体的压力较小,燃烧时,其火力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现有燃气灶大都较小,仅能用于家庭生 活使用,对于较大规模的食堂、饭店等场所不能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 供一种热效率高、火力足、便于维护、能适于较大规模场所使用的燃 气灶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种燃气灶包括灶体1、灶脚18、灶壁3、外进风简26、进气管14以及 点火装置30;外进风简26中带有风量控制板25;灶壁3、外进风简 26、点火装置30、进气管14、和灶脚18分别装在灶体1的上端、下部和底部;A、 在灶体l的内中部、灶壁3的下端装置有灶膛简体5,该灶膛 筒体5的筒体壁上开有数个进气孔6,其下端一侧开有缺口 11;B、 在灶膛简体5的内腔中下部装有燃气均布器10,该燃气均布 器10为一带夹层的圆筒体,其下端夹层密封,与进气管14连通;C、 点火装置30的点火针31穿过灶体1和灶膛简体5后至燃气均 布器10的下部。在灶膛简体5的内腔中下部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同心圆状分 布、且与燃气均布器10相词的燃气均布器35,该燃气均布器35也与 进气管14连通。A、、在圆简形灶体l的上端部装置有由圃环板34和画锥筒33构成的内圆锥状燃气预热空腔2,画环板34上开有数个进气孔28;B、 、在圆环板34的下面倒装有带底盖24的冷热燃气隔离罩8, 内进风简27的内端伸进该冷热燃气隔离罩8内,外进风简26和内进 风简27对接在灶体1的简壁上;C、 、进气管14通至灶体1内壁与冷热燃气隔离罩8外壁之间的空间;D、 、燃气均布器10和燃气均布器35的下部内腔,由通气管36, 37及连接管9与燃气预热空腔2内连通。A"、在灶体l的中下部位分割出燃气净化简13,该燃气净化筒 13的上端外柱面加装有环槽12,灶体1分割后的下端置于该环槽12 中;B、 、、在燃气净化筒13的中下部倒扣有带折边的燃气净化圆盘15, 该燃气净化圆盘15的下面装有撑脚19,焦油引导管(22)的上端穿过 冷热燃气隔离罩8的底板24后与带有斜面的燃气均布器10和燃气均 布器35的下部内腔连通,其下端穿过装置在该燃气净化圆盘15下部 的导管套21;在导管套21与该燃气净化圆盘15的折边之间装有分隔 板23;在分隔板23的后面、燃气净化画盘15的折边上部开有通气槽 16;C、 、、进气管14穿进燃气净化圆盘15的上部。 在燃气预热空腔2中靠近热燃气引导管9与燃气预热空腔2连通的部位,装有隔离板29。本技术的改进型燃气灶,增加了燃气预热空腔,可以增大燃 气的压力,提高火力;同时,在灶膛中加装了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燃气均布器,既使得燃气呈均匀喷出,能够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气 灶的热效率,又能将燃气灶做成较大规格,以便适于较大规模的食堂、 饭店等场所使用;此外,在灶体的下部加装了燃气净化圆盘,构成了 燃气进一步净化的空间,使得燃气中的焦油含量进一步降低,从而可 以避免焦油淤塞燃气灶内的管道,便于维护。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沿A一A轴线的剖视图; 附图3是本技术的沿6~-B轴线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技术的沿C一C轴线的剖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主剖视图; 附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主剖视图; 附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主剖视图; 附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主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由灶体l、灶壁3、灶膛筒体5、搁锅条7、燃气均布器 10、进气管14、灶脚1S、外进风筒26以及点火装置30构成(见图5 )。灶体l为一有底圆筒体,灶脚18装置在其底部;其上端内部连接 倒圆锥简33,倒圆锥简33的锥面上覆盖有耐火层灶壁3,灶壁3的上 面装置搁锅条7,用于搁置炊倶。灶膛筒体5为一耐热材料制成的厚 壁简体,搁置在灶体l的内底面上,其简体壁上开有许多的进气孔6, 其下端一侧开有缺口 11,便于安装。外进风简26的截面呈矩形,装 置在灶体1的下部简壁上;外进风简26中装有闸门式的风量控制板 25,拨动风量控制板25可以控制空气的进入量。燃气均布器10为一带夹层的圆简体(双层圆简体),该夹层的下 端面密封。进气管14通过灶膛筒体5的缺口 11,与燃气均布器10的下部连通。点火装置30装置在灶体1的下部,点火针导管32穿装在灶体1 与灶膛简体5之间,点火装置30的点火针31穿过点火针导管32至燃 气均布器IO的下部。使用时,由燃气发生炉产生的、经过净化处理的、较为清洁的可 燃气体从进气管14引入,进入到燃气均布器10内,由其上端均匀地 喷出,此时,启动点火装置30进行点火,灶膛内的火焰即可从燃气均 布器10的上端飘向灶膛筒体5的上部,加热搁置在搁锅条7上的炊俱, 即可进行炊事活动。调节外进风简26上的风量控制板25,可以调节 燃气的燃烧程度;调节点火装置30的进气开关,可以调节火力。本实施例适于燃烧经过净化处理的、较为清洁的可燃气体,适于 家庭使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燃气均布器10内加装一个(也可加装两个或两个以上)燃气均布器35 (见图6)。燃气均布器 35与燃气均布器10呈同心圆分布。通气管(36)的一端连通进气管 14,另一端与燃气均布器10的下部夹层连通;通气管(37)的一端连 通进气管14,另 一端穿过燃气均布器10的下部与燃气均布器35的下 部夹层连通。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 一相同,适于燃烧经过净化处理的、 较为清洁的可燃气体,适于较大规模的食堂、饭店等场所使用。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见图7),在实施例 二的基础上 一是在灶体l的中上部内,加装一个圆环板34,让灶体 1的上部与圆环板34以及倒圆锥简33构成内腔截面呈三角形的内圆 锥状燃气预热空腔2; 二是在圆环板34下面加装一个带底盖24的、 圆筒形的冷热燃气隔离罩8,该冷热燃气隔离罩8的上端法兰装置在 圆环板34的下面,其下端底面搁置灶膛简体5的底部,该冷热燃气隔 离罩8的外壁与灶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冷燃气腔;三是增加一根 热燃气引导管9,该热燃气引导管9的上端连接圆环板34,下端穿过 冷热燃气隔离罩8和灶膛筒体5的缺口 11与燃气均布器10及燃气均 布器35的下部夹层连通;四是增加一个截面呈矩形的内进风简27, 以灶体1的简壁为界,外进风简26和内进风简27由法兰与灶体1的 简壁相连接,内进风简27的内端伸进冷热燃气隔离罩8内,并与之连 接。五是进气管14从灶体1的外部引入至冷热燃气隔离罩8的外壁与 灶体l的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燃气灶,包括灶体(1)、灶脚(18)、灶壁(3)、外进风筒(26)、进气管(14)以及点火装置(30);外进风筒(26)中带有风量控制板(25);灶壁(3)、外进风筒(26)、点火装置(30)、进气管(14)、和灶脚(18)分别装在灶体(1)的上端、下部和底部;其特征在于: A、在灶体(1)的内中部、灶壁(3)的下端装置有灶膛筒体(5),该灶膛筒体(5)的筒体壁上开有数个进气孔(6),其下端一侧开有缺口(11); B、在灶膛筒体(5)的内腔中下部装有燃气均布器(10),该燃气均布器(10)为一带夹层的圆筒体,其下端夹层密封,与进气管(14)连通; C、点火装置(30)的点火针(31)穿过灶体(1)和灶膛筒体(5)后至燃气均布器(10)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常清
申请(专利权)人:唐常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