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福茂专利>正文

直喷式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54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民用燃气燃烧器的结构改良。它主要是所述的喷气头上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的上方设有燃烧头,其中所述的燃烧头系由设有若干个燃烧孔的隔板,其下方设有混合腔,其上方设有燃烧腔构成;所述的燃烧头的中轴线与喷气头的中轴线大体呈平行设置,并在所述固定器上设有进风孔道。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整体重量较轻,易清洗,不结炭、不生锈,火苗经燃烧孔直喷锅底部,燃烧充分,热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炉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民用燃气燃烧器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市售的家用或餐饮业使用的液化气炉具,其结构通常由阀门、喷头、混合器等构成的炉具及炉座组成。目前广泛使用的炉头大气式燃气炉具是通过喷气后经由大气混合后,在炉头燃烧,燃烧时火苗稳定,火苗离燃器较远,容易发挥火苗的热效率,但存在着许多不足1.由于采用大气式炉头,存在着严重浪费燃气问题;2.炉头部分容易结碳、生锈、难清洗、易烧糊;3.液体沸溅时易熄火,并有时会出现回火和爆鸣现象;4.浪费炉头的材料,且质量较重。为了提高液气化燃烧炉具的燃烧效率,人们作了不懈的努力。例如,最近有人申请了一种名为“家用液化石油气炉头”(01212648.9),它采取将炉底板封闭,分隔圆柱环从底板竖起连接布气板隔出内火区气腔和外火区气腔;炉体上部镶一块非金属耐火隔热复合型的布满细孔、单面中心凹形的布气板。该炉头改善了火焰分布的均匀度,使之燃烧较为完全,且较为节气。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利用化石油气残液,有人申请一些有关炉具的专利。一种“液化石油气残液气化燃烧炉具”(00249405.1)公开了一种将较高沸点的液态燃料气化燃烧的炉具。该炉具由混合管、燃烧器、风门、燃料喷头、燃料调节阀门构成的炉体及其炉座组成。而炉体的燃料主调节阀出口连接的燃料输送管是经燃烧器凹槽腔盘旋后引接至燃料喷头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燃烧器结构较为复杂,重量较重,易结碳,燃烧效率欠高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包括喷气头和与之相连的气管以及设置于其上的燃烧头在内的燃气燃烧器,主要改进在于所述的喷气头上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的上方设有燃烧头,其中所述的燃烧头系由设有若干个燃烧孔的隔板,其下方设有混合腔,其上方设有燃烧腔构成;所述的燃烧头的中轴线与喷气头的中轴线大体呈平行设置,并在所述固定器上设有进风孔道。所述的进风孔道可以是设置在固定器下侧周围或底部的孔道,也可将固定器的侧面设置成开放状。这样,所进入的空气与液化气在混合腔内充分混和,并通过燃烧头上的燃烧孔直喷锅底部,使火苗碰撞后沿着锅底燃烧,产生与锅底形状相似的火苗。作为优选,所述混合腔的外周设有螺纹体,在所述喷气头上部的外周也设有螺纹体,并通过固定器上相应的螺纹孔,将所述喷气头上端面固定在所述混合腔下端面的中央附近;且所述的燃烧头的中轴线与喷气头的中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头隔板的中央设置有一个较大的燃烧孔,其周围均布设有若干个较小的燃烧孔。作为优选,所述喷气头的节流孔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小孔,并在所述固定器的周围和底部周围均布设有若干个进气孔。一种较为具体的技术方案可为所述燃烧头的燃烧孔截面积与所述混合腔截面积之比为1∶1.5-2.5;所述混合腔高度为15-30mm;所述燃烧腔的内径大于混合腔的内径,且其上缘与锅底之间的距离10-15mm为宜。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整体重量较轻,易清洗,不结碳、不生锈,火苗经燃烧孔直喷锅底部,使火苗碰撞后沿着锅底燃烧,产生与锅底形状相似的火苗,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达70%-74%),可免去空气调节门,无需调节空气量;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液体沸溅时可能产生的熄火、回火或爆鸣之类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所述喷气头2的中部呈六边形,其下方设置有六个进气小孔21,并在其下部中央设有节流孔20;并通过连接螺母6经导气管5,与液化气钢瓶相连。在喷气头2的上部的外周设有螺纹体,并通过它与固定器3上的相应螺纹体相配合;在所述的固定器3上的下侧面周围和底部设置有进风孔道30,其上部的内侧面上设有螺纹体;所述的燃烧头4系由设有燃烧孔41的隔板42和设于下方的混合腔43以及其上方的燃烧腔44构成;所述的燃烧头4的中轴线与喷气头2的中轴线布置在一条直线上。拧紧后的喷气头2的上端面处于所述混合腔43下端面的中央附近;在所述隔板42的中央设置有一个较大的燃烧孔411,其周围均布设有10个左右的较小的燃烧孔412。上述所有燃烧孔的截面积之和与所述混合腔43截面积之比为1∶2左右;所述混合腔43高度约为20mm;其上方燃烧腔44的内径大于混合腔43的内径,且其上缘与设置于其上方的锅底之间的距离10-15mm为宜。使用时,液化气钢瓶中的石油液化气,经连接螺母6和导气管5,高速通过喷气头2中的节流孔20,并沿着其中央的孔道直接从喷气头2上部喷出,同时部分空气随之也从进气小孔21被带入,混合后喷射至燃烧头3下部的混合腔内,大气中的空气也随之经设于其下侧面和底部的进风孔道30,进入混合腔,充分混合后,较多部分混合气体直接由设于中央的一个较大的燃烧孔411中喷出,经与设于其上方的锅底碰撞,并沿锅底燃烧;而多余的混合气体由周围的较小的燃烧孔412将火焰均匀布置在其周围,使火焰紧附在锅底上稳定、充分地燃烧。权利要求1.一种直喷式燃气燃烧器,包括喷气头和与之相连的气管,以及设置于其上的燃烧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喷气头(2)上设置有固定器(3);所述固定器(3)的上方设有燃烧头(4),其中所述的燃烧头系由设有若干个燃烧孔(41)的隔板(42),其下方设有混合腔(43),其上方设有燃烧腔(44)构成;所述的燃烧头(4)的中轴线与喷气头(2)的中轴线大体呈平行设置,并在所述固定器(3)上设有进风孔道(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喷式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43)的外周设有螺纹体,在所述喷气头(2)上部的外周也设有螺纹体,并通过固定器(3)上相应的螺纹孔,将所述喷气头(2)上端面固定在所述混合腔(43)下端面的中央附近;且所述的燃烧头的中轴线与喷气头的中轴线在一条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喷式燃气燃烧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燃烧头(4)隔板(42)的中央设置有一个较大的燃烧孔(411),其周围均布设有若干个较小的燃烧孔(41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喷式燃气燃烧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喷气头(2)的节流孔(20)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小孔(21),并在所述固定器(3)的周围和底部周围均布设有若干个进气孔(3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喷式燃气燃烧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喷气头(2)的节流孔(20)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小孔(21),并在所述固定器(3)的周围和底部周围均布设有若干个进气孔(30)。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喷式燃气燃烧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燃烧头(4)的燃烧孔(41)截面积与所述混合腔(43)截面积之比为1∶1.5-2.5;所述混合腔(43)高度为15-30mm;所述燃烧腔(44)的内径大于混合腔(43)的内径,且其上缘与锅底之间的距离10-15mm为宜。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喷式燃气燃烧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燃烧头(4)的燃烧孔(41)截面积与所述混合腔(43)截面积之比为1∶1.5-2.5;所述混合腔(43)高度为15-30mm;所述燃烧腔(44)的内径大于混合腔(43)的内径,且其上缘与锅底之间的距离10-15mm为宜。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喷式燃气燃烧器,包括喷气头和与之相连的气管,以及设置于其上的燃烧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喷气头(2)上设置有固定器(3);所述固定器(3)的上方设有燃烧头(4),其中所述的燃烧头系由设有若干个燃烧孔(41)的隔板(42),其下方设有混合腔(43),其上方设有燃烧腔(44)构成;所述的燃烧头(4)的中轴线与喷气头(2)的中轴线大体呈平行设置,并在所述固定器(3)上设有进风孔道(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福茂
申请(专利权)人:余福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