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防水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530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防水接口装置,涉及地震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夹紧部和迫紧套,夹紧部部分套设在迫紧套中;硅胶棒,硅胶棒至少部分套设于夹紧部内,硅胶棒设置有贯穿其轴向两端的通孔,通孔用于活动密封贯穿其孔内的管线;迫紧套作用于夹紧部进而向硅胶棒施加第一作用力,第一作用力沿硅胶棒径向作用使得通孔的孔径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创新性的使用了硅胶棒径向和轴向两端可压缩变形的设计,将硅胶棒置于锁紧机构内,通过锁紧机构对其施加挤压力,使硅胶棒与管线紧密贴合。使得管线沿其轴向做往复运动时,依然可以保持防水等级达到IP67。

A waterproof interface device for monitoring equipment of seismic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防水接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震灾害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防水接口装置。
技术介绍
在装备制造业,经常会涉及到密封防水问题,目前的接口装置有电缆防水接头、电缆固定头等较为常用的设备。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电气、船舶电气、防蚀设备的电缆、管线的固定和保护。上述接口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电缆的紧固与密封。紧固是指可以对例如电缆、管线等进行锁定,使其不产生轴向位移与径向的旋转,这样保证管线的连接正常。密封是指常说的IP防护,即防尘防水,至于防护等级要看各厂家接口装置的具体结构。还有一些特殊场所使用的连接头,如屏蔽的电缆防水接头,适用带有屏蔽层的电缆;适用于铠装电缆的铠装电缆防水接头;适用于矿井等危险区域的防爆电缆防水接头等。一些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钢绳或者电缆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往复运动,现有的接口装置不足以满足运动状态下钢绳的防水等级要求。现有技术中存在钢绳或电缆可往复运动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最高防护等级一般仅为IP64,即只能防止各个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防水等级较低。灾害监测点的现场环境恶劣,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出线口要求钢绳或电缆往复运动过程中防水等级需要达到IP67:在深达1米的水中防30分钟的浸泡影响。目前的接口装置很难满足往复运动状态的防水等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防水接口装置,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夹紧部和迫紧套,夹紧部部分套设在迫紧套中;硅胶棒,硅胶棒至少部分套设于夹紧部内,硅胶棒设置有贯穿其轴向两端的通孔,通孔用于活动密封贯穿其孔内的管线;迫紧套作用于夹紧部进而向硅胶棒施加第一作用力,第一作用力沿硅胶棒径向作用使得通孔的孔径减小。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夹紧部包括夹紧爪和连接夹紧爪一端的夹紧圈,通孔包括在夹紧爪设置有第一收紧段,以及在夹紧圈中设置有与第一收紧段连通的小径段。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小径段的孔径为管线直径的0.9-0.98倍,第一收紧段的孔径为管线直径的1.2-1.5倍。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小径段沿轴向延伸至夹紧爪内,第一收紧段轴向上的长度为夹紧爪轴向上的长度0.5-1.0倍。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夹紧部包括夹紧爪和连接夹紧爪一端的夹紧圈,通孔包括设置在夹紧爪中的第三收紧段、部分或全部设置在夹紧圈中并与第三收紧段连通的中间段以及与中间段远离第三收紧段一端连通的第二收紧段。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间段的孔径为管线直径的0.9-0.98倍,第三收紧段的孔径为管线直径的1.2-1.5倍,和/或第二收紧段的孔径为管线孔径的1.2-1.5倍。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间段沿轴向延伸至夹紧爪内,第三收紧段轴向上的长度为夹紧爪轴向上的长度0.5-1.0倍。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间段、第二收紧段以及第三收紧段各占通孔的1/3长度。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防水接口装置,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夹紧部和迫紧套;硅胶棒,硅胶棒至少部分套设于夹紧部内,硅胶棒设置有贯穿其轴向两端的通孔,通孔用于活动密封贯穿其孔内的管线;连接本体,夹紧部部分设置在连接本体中,迫紧套按照其远离连接本体的一端可相对连接本体之间距离发生变化的方式与套设有部分夹紧部的连接本体连接,且另一部分夹紧部以及套设有部分夹紧部的连接本体其部分均套设在迫紧套中;硅胶棒在轴向上延伸出夹紧圈远离夹紧爪的一端以使得夹紧爪在自然状态下与连接本体不接触。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迫紧套为迫紧螺帽,迫紧螺帽上设置导孔,导孔包括内螺纹段和挤压段,内螺纹段与连接本体设置的第一外螺纹段螺纹连接,挤压段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倾斜壁;倾斜壁远离内螺纹段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硅胶棒直径,以使得硅胶棒无法贯穿迫紧螺帽远离内螺纹段的一端;其中,内螺纹段与第一外螺纹段逐渐旋进使得挤压段作用于夹紧部进而向硅胶棒施加第一作用力,以及挤压段作用于硅胶棒靠近挤压段的一端进而向硅胶棒施加第二作用力,第一作用力沿硅胶棒径向作用使得通孔的孔径减小,第二作用力沿硅胶棒轴向作用使得硅胶棒在轴向上被压缩至与所述连接本体设置的凸环贴合。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至少具有如下的优势:本技术创新性的使用了硅胶棒径向可压缩变形的设计,将硅胶棒置于锁紧机构内,通过锁紧机构对其施加挤压力,使硅胶棒的通孔内壁与管线紧密贴合。使得管线沿其轴向做往复运动时,依然可以保持防水等级达到IP67。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剖视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夹紧部和硅胶棒组装剖视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剖视图之二;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具有三段式通孔的硅胶棒剖视图之一;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硅胶棒与管线组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夹紧部和硅胶棒组装剖视图之二;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剖视图之三;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具有三段式通孔的硅胶棒剖视图之二;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具有三段式通孔的硅胶棒剖视图之三;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具有三段式通孔的硅胶棒剖视图之四。图中:1-硅胶棒;11-通孔;111-小径段;112-第一收紧段;12-中间段;13a-第二收紧段;13b-第三收紧段;2-管线;3-螺母;4-防水圈;5-连接本体;51-第一外螺纹段;52-第二外螺纹段;53-凸环;6-夹紧圈;7-夹紧爪;71-间隙槽;8-迫紧螺帽;81-挤压段;82-内螺纹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11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防水接口装置,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夹紧部和迫紧套。硅胶棒1,硅胶棒1至少部分套设于夹紧部内。请参考图6,硅胶棒1设置有贯穿其轴向两端的通孔11,该通孔11用于活动密封贯穿其孔内的管线2。管线2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钢绳还可以是其他不规则管线2。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1为硅胶棒1的同心孔,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通孔11的轴心线与硅胶棒1的轴心线可以不相同。参考图1和图2,还包括连接本体5和螺母3,连接本体5两端分别与螺母3和迫紧套相连,夹紧圈6贯穿设置在连接本体5中。此外本申请中的连接本体5也可以采用已获得授权公开号为CN206379708U的专利中的接头主体。连接本体5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51。迫紧套为迫紧螺帽8。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防水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夹紧部和迫紧套,所述夹紧部部分套设在迫紧套中;/n硅胶棒(1),所述硅胶棒(1)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夹紧部内,所述硅胶棒设置有贯穿其轴向两端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用于活动密封贯穿其孔内的管线(2);/n所述迫紧套作用于所述夹紧部进而向所述硅胶棒(1)施加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沿所述硅胶棒(1)径向作用使得所述通孔(11)的孔径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防水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夹紧部和迫紧套,所述夹紧部部分套设在迫紧套中;
硅胶棒(1),所述硅胶棒(1)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夹紧部内,所述硅胶棒设置有贯穿其轴向两端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用于活动密封贯穿其孔内的管线(2);
所述迫紧套作用于所述夹紧部进而向所述硅胶棒(1)施加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沿所述硅胶棒(1)径向作用使得所述通孔(11)的孔径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包括夹紧爪(7)和连接所述夹紧爪(7)一端的夹紧圈(6),所述通孔(11)包括在所述夹紧爪(7)中设置的第一收紧段(112),以及在所述夹紧圈(6)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收紧段(112)连通的小径段(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段(111)的孔径为所述管线(2)直径的0.9-0.98倍,所述第一收紧段(112)的孔径为所述管线(2)直径的1.2-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水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段(111)沿轴向延伸至所述夹紧爪(7)内,所述第一收紧段(112)轴向上的长度为所述夹紧爪(7)轴向上的长度0.5-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包括夹紧爪(7)和连接所述夹紧爪(7)一端的夹紧圈(6),所述通孔(11)包括设置在所述夹紧爪(7)中的第三收紧段(13b)、部分或全部设置在所述夹紧圈(6)中并与所述第三收紧段(13b)连通的中间段(12)以及与所述中间段远离所述第三收紧段(13b)一端连通的第二收紧段(13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12)的孔径为所述管线(2)直径的0.9-0.98倍,所述第三收紧段(13b)的孔径为所述管线(2)直径的1.2-1.5倍,和/或所述第二收紧段(13a)的孔径为所述管线(2)孔径的1.2-1.5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水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