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接线端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仅依靠弹片的弹性形变来补偿不同尺寸导线与压线体之间的距离而导致的压接容易失效、稳定性差的问题。电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供导线进入的压接腔;压线体,转动装配或移动装配在壳体上;壳体上配置有与压线体锁止配合的锁止部件;压线体在其转动或移动行程内可在多个位置与锁止部件锁止,以压紧不同线径的导线实现导电连接。压线体具有多个与锁止部件配合的位置,操作人员通过选择不同的位置来适配不同尺寸的导线,压线体所处的位置与导线径向尺寸对应,在每个位置上都能与壳体上的锁止部件配合压紧导线。
Electric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接线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在通讯设备或电气设备的施工现场,经常用到电接线端子,传统的电接线端子设置有带压线孔的本体,本体上旋装有压线螺钉,通过压线螺钉对导线进行固定,采用压线螺钉压线方式存在做线不方便、人工操作压线螺钉对导线的压紧力不准确、可靠性差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中出现了一些通过手柄操作来实现快速压线的电接线端子,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176674A,申请公布日为2019.08.27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电接线端子,该电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供导线插入的穿线孔,壳体内设有用于与导线导通的支撑导体和将导线压向支撑导体的压线弹片,壳体上铰接有驱动压线弹片动作的手柄。壳体与手柄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具体来讲在手柄上设置有卡槽,壳体上设置有卡扣,当手柄转动到位以使压线弹片将导线压紧在支撑导体上时,壳体上的卡口与手柄上的卡槽锁止配合,使手柄处于锁定状态。操作人员在现场做线时,转动电接线端子中的手柄即可完成做线,操作方便,效率高。但是该电接线端子在结构上却存在一些问题:该电接线端子中使用的压线弹片能够产生弹性形变,当插入电接线端子中的导线粗细不同时,电接线端子需要对应提供不同的压接位置来保证压紧各种尺寸的导线,该接电线端子中不同的压接位置是通过压线弹片自身的形变来实现的。压线弹片压接粗导线时变形量大,所能够提供的压紧力也大,压线弹片压接细导线时变形量小,所能够提供的压紧力小。但压线弹片长期压接粗导线后,压线弹片会发生弹性疲劳,失去一部分反弹的能力,自身在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后续需要压接细导线时,压线弹片最终的压接位置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压紧力小、甚至压不住的压接失效问题,降低了电接线端子稳定性。另外,手柄与壳体之间通过强装来实现卡扣与卡槽的配合,随着对手柄反复操作,会使手柄与壳体之间的卡扣、卡槽结构失效,降低了产品的循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接线端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仅依靠弹片的弹性形变来补偿不同尺寸导线与压线体之间的距离而导致的压接容易失效、稳定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接线端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供导线进入的压接腔;压线体,转动装配或移动装配在壳体上;壳体上配置有与压线体锁止配合的锁止部件;压线体在其转动或移动行程内可在多个位置与锁止部件锁止,以压紧不同线径的导线实现导电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压线体具有多个与锁止部件配合的位置,操作人员通过选择不同的位置来适配不同尺寸的导线,压线体所处的位置与导线径向尺寸对应,在每个位置上都能与壳体上的锁止部件配合压紧导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依靠弹片的弹性形变来补偿不同尺寸导线与压线体之间的距离而导致的压接容易失效、稳定性差的问题。进一步的,锁止部件为活动装配在壳体内的锁舌,相应地,压线体上设有用于与锁舌锁止配合锁槽或锁孔。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活动布置的锁舌,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锁舌实现压线体的锁紧或解锁,形式灵活,优化了受力结构,与壳体或压线体通过自身变形来与实现锁定或解锁的方式相比,能够避免壳体或压线体为保证压紧导线而产生的受力不均的问题。进一步的,壳体内安装有用于提供给锁舌朝向压线体的锁槽或锁孔移动的弹性力的锁舌弹性件。其有益效果在于:布置锁舌弹性件,一方面能够实现锁舌自动与锁孔或锁槽配合,另一方面利用锁舌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能够保证锁舌与锁孔或锁槽处于更加稳定的锁止状态。进一步的,锁舌沿压线腔的延伸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壳体内。其有益效果在于:锁舌的活动方向与压线腔长度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相一致,能够缩减壳体整体的尺寸。进一步的,壳体为长方体形,压线体和锁止部件在长方形壳体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布置,压线腔处于两者的高度方向上的一侧。其有益效果在于:压线体和锁止部件并列布置,压线腔位于压线体和锁止部件高度方向上的一侧,能够利用长方体形壳体的特点,保证结构紧凑,来最大化地利用壳体内空间。进一步的,壳体为长方体形,壳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插槽,锁舌插装在插槽内且沿插槽的长度方向导向装配,壳体上还在插槽的开口位置安装有挡板而将锁舌挡在插槽内,所述弹性件夹装在锁舌和挡板之间,锁舌上还在所述两相对侧壁的外侧连接有执握板。其有益效果在于:壳体上设置插槽,锁舌插装在插槽中且能够导向移动,利用挡板来将锁舌挡在插槽中,在满足要求的同时整体布局简单。进一步的,锁止部件与对应的锁槽或锁孔的锁止配合面中,有部分配合面为引导斜面以使压线件在朝向压紧导线的方向上运动时可顶推锁舌自动回退。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引导斜面来实现压线件在朝向压紧导线的方向上运动时可顶推锁舌自动回退,操作方便,减少操作人员在做线时的任务量。进一步的,压线体转动装配在壳体上。其有益效果在于:压线体转动装配,一方面来说,结构简单,仅需要布置转轴即可,并且在有限空间内能够利用压线体中回转的侧面增加锁孔或锁槽的数量,增加了压线体所能达到的锁定位的数量,提高了电接线端子所能够适配的导线的尺寸,增加了适用性。进一步的,压线体包括悬伸臂,悬伸臂设置在压线体朝向导线的一侧,以随压线体转动并将导线压紧。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悬伸臂来压紧导线,能够增加压线体与被压接的导线之间的距离,避免结构上发生干涉。进一步的,悬伸臂具有压接面,压接面用于压向导线;压接面上设置有凸凹结构,所述凸凹结构用于增加悬伸臂与导线之间的摩擦力。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压接面上设置凸凹结构,在导线被压接变形时凸凹结构能够嵌入导线的外表面上,增加了导线与压线体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了摩擦力,使压线体阻碍导线退出的效果更明显。进一步的,所述压线体包括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的齿槽构成所述锁槽。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不完全齿轮来与锁舌配合,结构简单,不完全齿轮自身为凸轮结构,能够满足压紧导线的要求。进一步的,压线体上通过径向延伸的长槽铰链连接有径向延伸的操作臂,操作臂上设有避让通道,在操作臂处于长槽的径向内端位置时,可与压线体相挡而推动压线体向导线转动,在操作臂处于长槽的径向外端位置时,避让通道可在操作臂相对压线体转动时避让压线体。其有益效果在于:操作臂能够通过长槽实现与压线体位置可调,选择性地调整操作臂推动压线体,或是避让压线体。在操作臂位于能够推动压线体的位置处,操作人员利用操作臂来施力带动压线体动作,在操作臂位于避让压线体的位置处,能够伏倒在压线体上避免与其他结构干涉而导致误解锁。进一步的,壳体上设置有压线体弹性件,用于对压线体施加朝向放松导线方向的弹性力。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解锁时,压线体能够依靠压线体弹性件自动复位,并且压线体弹性件所提供的弹性力能够增大锁舌与锁孔、锁槽的正压力,增加锁舌与锁孔、锁槽之间的锁紧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接线端子实施例1的立体分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壳体中设置有供导线进入的压接腔;/n压线体,转动装配或移动装配在壳体上;/n壳体上配置有与压线体锁止配合的锁止部件;/n压线体在其转动或移动行程内可在多个位置与锁止部件锁止,以压紧不同线径的导线实现导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壳体中设置有供导线进入的压接腔;
压线体,转动装配或移动装配在壳体上;
壳体上配置有与压线体锁止配合的锁止部件;
压线体在其转动或移动行程内可在多个位置与锁止部件锁止,以压紧不同线径的导线实现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锁止部件为活动装配在壳体内的锁舌,相应地,压线体上设有用于与锁舌锁止配合锁槽或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安装有用于提供给锁舌朝向压线体的锁槽或锁孔移动的弹性力的锁舌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锁舌沿压线腔的延伸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壳体为长方体形,压线体和锁止部件在长方形壳体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布置,压线腔处于两者的高度方向上的一侧。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新,武学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