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薄膜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41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薄膜开关,属于电子开关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面板、上线路层、隔离层和下线路层,所述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首尾相连接且围合成防水区域的防水凸筋,所述上线路层上开设有与所述防水凸筋相嵌合的防水嵌槽,所述上线路层的触点位于所述防水区域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防水性能的优点。

A waterproof membrane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薄膜开关
本技术属于电子开关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薄膜开关。
技术介绍
薄膜开关是集按键功能、指示元件、仪器面板为一体的一个操作系统。由面板、上电路、隔离层、下电路四部分组成。按下薄膜开关,上电路的触点向下变形,与下电路的极板接触导通,手指松开后,上电路触点反弹回来,电路断开,回路触发一个信号。薄膜开关结构严谨,外形美观,密封性好。具有防潮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子测量的仪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汽车工业,智能玩具,家用电器等领域。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也包括了防水性能。但是,现有薄膜开关的防水性能较差,而薄膜开关在进水后,其线路层上的导电银浆会被氧化,使电阻值升高,造成功能不良。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薄膜开关的防水性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薄膜开关,其具有提高防水性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薄膜开关,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面板、上线路层、隔离层和下线路层,所述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首尾相连接且围合成防水区域的防水凸筋,所述上线路层上开设有与所述防水凸筋相嵌合的防水嵌槽,所述上线路层的触点位于所述防水区域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薄膜开关的组装过程中,将面板上的防水凸筋嵌合在上线路层上的防水嵌槽内,不仅可实现面板与上线路层的定位,且可使水无法从面板与上线路层之间的缝隙进入,确保上线路层的触点能够正常使用,提高薄膜开关的防水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凸筋的外侧包裹有防腐蚀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腐蚀膜的设置,可避免防水凸筋的表面受到污染或腐蚀,保证防水凸筋与防水嵌槽配合时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腐蚀膜与防水凸筋的外壁粘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粘接的方式,可快速实现防腐蚀膜与防水凸筋表面的固定,且安装成本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腐蚀膜的表面为磨砂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砂面的设计,可增加防腐蚀膜与防水凸筋粘接时的粘接强度,使防腐蚀膜安装后不易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腐蚀膜为聚氨基甲酸酯薄膜,所述聚氨基甲酸酯薄膜的厚度为0.01~0.03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基甲酸酯薄膜具有较好的防腐抗氧化功能,可延长防水凸筋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嵌槽的底部设置有吸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层的设置,可吸收进入防水嵌槽内的水,从而有效防止水渗透到防水区域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层为SAF吸收芯体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AF吸收芯体层吸水后,会牢牢锁住水分,水不会滴漏出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涂覆有硅油层,所述硅油层的厚度为0.02~0.0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油层的设置,能够使水或粉尘无法粘附在面板表面,可进一步防止水渗透到上线路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面板上的防水凸筋嵌合在上线路层上的防水嵌槽内,可使水无法从面板与上线路层之间的缝隙进入,确保上线路层的触点能够正常使用,提高薄膜开关的防水性能;2、通过吸水层的设置,可吸收进入防水嵌槽内的水,有效防止水渗透到防水区域内;3、通过硅油层的设置,能够使水或粉尘无法粘附在面板表面,可进一步防止水渗透到上线路层。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面板;2、上线路层;3、隔离层;4、下线路层;5、防水凸筋;6、防水嵌槽;7、硅油层;8、防腐蚀膜;9、吸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防水薄膜开关,如图1、图2所示,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面板1、上线路层2、隔离层3和下线路层4,面板1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首尾相连接且围合成防水区域的防水凸筋5,上线路层2上开设有与防水凸筋5相嵌合的防水嵌槽6,上线路层2的触点位于防水区域内。因此,在完成薄膜开关的组装后,通过防水凸筋5和防水嵌槽6的配合,可有效减小面板1与上线路层2之间的缝隙,确保水不会从该缝隙渗透到上线路层2内而影响薄膜开关的正常使用。如图1所示,面板1的上表面涂覆有硅油层7,硅油层7的厚度为0.03mm,通过硅油层7能够使水或粉尘无法粘附在面板1表面,可进一步防止水渗透到上线路层2。如图1所示,防水凸筋5的外侧包裹有防腐蚀膜8,防腐蚀膜8与防水凸筋5的外壁粘接固定,通过防腐蚀膜8可避免防水凸筋5的表面受到污染或腐蚀,保证防水凸筋5与防水嵌槽6配合时的密封性。其中,本实施例中防腐蚀膜8为聚氨基甲酸酯薄膜,聚氨基甲酸酯薄膜的厚度为0.02mm。进一步地,为了增加防腐蚀膜8与防水凸筋5粘接时的粘接强度,使防腐蚀膜8安装后不易脱落,本实施例中防腐蚀膜8的表面为磨砂面。如图1所示,防水嵌槽6的底部固定有吸水层9,通过吸水层9可吸收进入防水嵌槽6内的水,从而有效防止水渗透到防水区域内。值得一提的是,吸水层9为SAF吸收芯体层,SAF吸收芯体层的厚度为0.15mm,SAF吸收芯体层吸水后,会牢牢锁住水分,水不会滴漏出来,可确保水不会渗透到防水区域内。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在薄膜开关的组装过程中,将防水凸筋5嵌合在防水嵌槽6内,不仅可实现面板1与上线路层2的定位,且可使水无法从面板1与上线路层2之间的缝隙进入,确保上线路层2的触点能够正常使用,提高薄膜开关的防水性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薄膜开关,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面板(1)、上线路层(2)、隔离层(3)和下线路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首尾相连接且围合成防水区域的防水凸筋(5),所述上线路层(2)上开设有与所述防水凸筋(5)相嵌合的防水嵌槽(6),所述上线路层(2)的触点位于所述防水区域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薄膜开关,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面板(1)、上线路层(2)、隔离层(3)和下线路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首尾相连接且围合成防水区域的防水凸筋(5),所述上线路层(2)上开设有与所述防水凸筋(5)相嵌合的防水嵌槽(6),所述上线路层(2)的触点位于所述防水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凸筋(5)的外侧包裹有防腐蚀膜(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膜(8)与防水凸筋(5)的外壁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薄膜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铭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