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铎沥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32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31
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包括第一条形板,第一条形板的顶面开设第一条形凹槽,第一条形凹槽内设有第二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的前后两侧右端分别与第一条形凹槽的前后两侧右端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第二条形板的左侧中部开设盲孔,盲孔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右端与盲孔的内侧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演示装置在使用时能快速支撑起来,在使用前无需进行组装,能进一步缩短课前的准备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演示装置在使用时能进一步避免占用学生的课堂时间,进而能进一步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A friction demonstration device for Physics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
本技术属于物理教学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其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压力对滑动摩擦力带来的影响,因此专利技术了摩擦力演示装置,但是现有的演示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先进行组装,在组装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而需要占用学生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学习效率降低,在使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包括第一条形板,第一条形板的顶面开设第一条形凹槽,第一条形凹槽内设有第二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的前后两侧右端分别与第一条形凹槽的前后两侧右端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第二条形板的左侧中部开设盲孔,盲孔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右端与盲孔的内侧内壁通过弹簧连接,第一条形凹槽的左侧内壁中部开设通孔,活动杆的左端能插入到通孔内,第二条形板的顶面开设数条均匀分布的条形滑槽,条形滑槽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分别开设条形限位槽,条形滑槽内均设有滑块与测力计,测力计分别位于对应的滑块的左侧,测力计分别与对应的滑块通过细线连接,测力计的前后两侧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条形限位槽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分别固定安装限位块,限位块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条形限位槽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的底面能分别与对应的条形滑槽的底面内壁接触配合,第二条形板的底面左侧开设第二条形凹槽,第二条形凹槽内设有条形限位板,条形限位板的前后两侧左端分别与第二条形凹槽的前后两侧左端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第一条形凹槽的底面内壁左侧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孔,条形限位板的右端能插入到限位孔内。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所述的第二条形板的顶面左侧固定安装水平仪。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所述的第一条形板的右侧底部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滚轮。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所述的第一条形板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把手。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所述的第一条形板的前面右端固定安装量角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第二条形板和第一条形凹槽的铰接点的中心线共线。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所述的条形滑槽的底面内壁分别铺设不同的材料,即条形滑槽的底面内壁的粗糙度不同。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所述的滑块均为磁性块,滑块的顶面均能安装重力相通的增重块,增重块能与滑块磁性相吸。本技术的优点是:在使用时,将本技术的演示装置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在初始状态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此时活动杆的左端插入到通孔内,然后按动活动杆,进而活动杆能沿盲孔向右移动且将弹簧压缩,从而能使活动杆的左端与通孔分离,此时能将第二条形板的左端抬起,进而第二条形板能以对应的铰接点为中心向上翻折,同时,条形限位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能以对应的铰接点为中心向下翻折,当第二条形板的左端向上翻折时,条形限位板的右端能沿第一条形凹槽的底面内壁向左侧滑动,当把第二条形板调整到合适的倾斜角度时,条形限位板的右端能插入到对应位置的限位孔内,从而能通过条形限位板将第二条形板支撑住,然后将滑块均分别移动到对应的条形滑槽的右端,再拉动测力计向左侧移动,进而测力计能分别通过细线拉动对应的滑块沿对应的条型滑槽的底面内壁向左侧滑动,此时通过读取测力计的数值能得到对应的摩擦力数值。本技术的演示装置在使用时能快速支撑起来,在使用前无需进行组装,能进一步缩短课前的准备工作,因此本技术的演示装置在使用时能进一步避免占用学生的课堂时间,进而能进一步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本技术的演示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没有独立零件,因此能进一步避免发生零件丢失的现象,更加便于携带,在使用时更加便利,适合推广使用。条形限位槽能分别限定对应的滑块与测力计的位置,进而能进一步防止滑块与测力计发生偏移,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演示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在使用时更加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C-C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的Ⅱ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第一条形板1,第一条形板1的顶面开设第一条形凹槽2,第一条形凹槽2内设有第二条形板3,第二条形板3的前后两侧右端分别与第一条形凹槽2的前后两侧右端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第二条形板3的左侧中部开设盲孔4,盲孔4内设有活动杆5,活动杆5的右端与盲孔4的内侧内壁通过弹簧6连接,第一条形凹槽2的左侧内壁中部开设通孔7,活动杆5的左端能插入到通孔7内,第二条形板3的顶面开设数条均匀分布的条形滑槽8,条形滑槽8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分别开设条形限位槽9,条形滑槽8内均设有滑块10与测力计11,测力计11分别位于对应的滑块10的左侧,测力计11分别与对应的滑块10通过细线连接,测力计11的前后两侧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条形限位槽9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10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分别固定安装限位块12,限位块12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条形限位槽9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10的底面能分别与对应的条形滑槽8的底面内壁接触配合,第二条形板3的底面左侧开设第二条形凹槽13,第二条形凹槽13内设有条形限位板14,条形限位板14的前后两侧左端分别与第二条形凹槽13的前后两侧左端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第一条形凹槽2的底面内壁左侧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孔15,条形限位板14的右端能插入到限位孔15内。在使用时,将本技术的演示装置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在初始状态时,弹簧6处于自由状态,此时活动杆5的左端插入到通孔7内,然后按动活动杆5,进而活动杆5能沿盲孔4向右移动且将弹簧6压缩,从而能使活动杆5的左端与通孔7分离,此时能将第二条形板3的左端抬起,进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条形板(1),第一条形板(1)的顶面开设第一条形凹槽(2),第一条形凹槽(2)内设有第二条形板(3),第二条形板(3)的前后两侧右端分别与第一条形凹槽(2)的前后两侧右端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第二条形板(3)的左侧中部开设盲孔(4),盲孔(4)内设有活动杆(5),活动杆(5)的右端与盲孔(4)的内侧内壁通过弹簧(6)连接,第一条形凹槽(2)的左侧内壁中部开设通孔(7),活动杆(5)的左端能插入到通孔(7)内,第二条形板(3)的顶面开设数条均匀分布的条形滑槽(8),条形滑槽(8)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分别开设条形限位槽(9),条形滑槽(8)内均设有滑块(10)与测力计(11),测力计(11)分别位于对应的滑块(10)的左侧,测力计(11)分别与对应的滑块(10)通过细线连接,测力计(11)的前后两侧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条形限位槽(9)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10)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分别固定安装限位块(12),限位块(12)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条形限位槽(9)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10)的底面能分别与对应的条形滑槽(8)的底面内壁接触配合,第二条形板(3)的底面左侧开设第二条形凹槽(13),第二条形凹槽(13)内设有条形限位板(14),条形限位板(14)的前后两侧左端分别与第二条形凹槽(13)的前后两侧左端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第一条形凹槽(2)的底面内壁左侧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孔(15),条形限位板(14)的右端能插入到限位孔(15)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物理教学用摩擦力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条形板(1),第一条形板(1)的顶面开设第一条形凹槽(2),第一条形凹槽(2)内设有第二条形板(3),第二条形板(3)的前后两侧右端分别与第一条形凹槽(2)的前后两侧右端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第二条形板(3)的左侧中部开设盲孔(4),盲孔(4)内设有活动杆(5),活动杆(5)的右端与盲孔(4)的内侧内壁通过弹簧(6)连接,第一条形凹槽(2)的左侧内壁中部开设通孔(7),活动杆(5)的左端能插入到通孔(7)内,第二条形板(3)的顶面开设数条均匀分布的条形滑槽(8),条形滑槽(8)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分别开设条形限位槽(9),条形滑槽(8)内均设有滑块(10)与测力计(11),测力计(11)分别位于对应的滑块(10)的左侧,测力计(11)分别与对应的滑块(10)通过细线连接,测力计(11)的前后两侧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条形限位槽(9)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10)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分别固定安装限位块(12),限位块(12)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条形限位槽(9)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10)的底面能分别与对应的条形滑槽(8)的底面内壁接触配合,第二条形板(3)的底面左侧开设第二条形凹槽(13),第二条形凹槽(13)内设有条形限位板(14),条形限位板(14)的前后两侧左端分别与第二条形凹槽(13)的前后两侧左端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第一条形凹槽(2)的底面内壁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铎沥
申请(专利权)人:张铎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