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19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架板,所述架板上端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连接有光伏板,所述架板上靠近放置槽一端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转动平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光伏板与散热槽之间设有用于导热的导热机构。其具有对光伏板进行散热的效果。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of BIM photovoltaic point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点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是通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进而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包括层压件及边框。目前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208986889U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及边框,所述边框具有用于安置所述层压件的收容槽和用于将边框固定到承载物上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设有贯穿该安装壁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供紧固件装入的开口,所述安装槽至少包括相连通的、且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下列问题:在装配光伏组件时,光伏板与框架直接进行连接,通过打胶密封的方式进行密封。且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完全密封的方式,不便于通风和散热。随着光伏组件背部温度逐渐升高,可能会造成发电效率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其具有对光伏板进行散热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架板,所述架板上端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连接有光伏板,所述架板上靠近放置槽一端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转动平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光伏板与散热槽之间设有用于对光伏板进行导热的导热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当光伏板安装到放置槽内后,光伏板的发电工作时,会产生很多的热量,热量在进行传送后传递到导热机构上。利用导热机构将热量向下传递,传递后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风扇上,利用散热风扇将热量进行扩散,对光伏板进行散热,进而不会使得光伏板温度过高而导致光伏板的发电效率衰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散热槽内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靠近光伏板一端设有若干散热条,所述承接板下端设有与散热条下端相连的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散热风扇连接在散热铜管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散热槽内还设有一个承接板,承接板将散热槽以及放置槽进行连接,然后在承接板的上端还设有若干个散热条,散热条可以将光伏板发射出的热量进行收集传递。将热量传递到下端的散热铜管内,散热铜管再将热量发散,再利用散热风扇将热量进行扩散,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板上开设有与散热槽相同的通风孔,所述散热槽靠近通风孔一侧上开设有若干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管口朝向散热风扇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与通风孔可以将从散热风扇散出的热量向外排出,将热量向外扩散,不会使得热量堆积在散热槽内。保持散热槽内的温度不高。进一步加强散热降温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风扇靠近承接板一端设有卡板,所述卡板远离散热风扇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两端设有顶出块,所述卡板上靠近卡条两侧处转动连接有挡条,所述挡条的转动平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挡条靠近卡条一端设有与顶出块配合的配合槽,所述挡条的转轴上设有驱动挡条旋转的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安装散散热风扇时,先将卡板安装到放置槽内,然后转动卡条,使得卡条的两端的顶出块抵接住挡条,进而带动挡条的转动。转动后使得挡条向外旋出,进而卡在放置槽内。使得散热风扇的位置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条靠近散热风扇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卡板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平面沿平行于卡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沿垂直于卡板的上表面滑移连接在卡板上,所述卡条下端转动连接有弹板,所述弹板下端与第二齿轮上端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在安装散热风扇时,操作者向将第二齿轮的转轴进行滑移,滑移后使得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进行啮合。啮合后转动转轴,使得第二齿轮进行转动,转动后带动卡条转动,转动后使得卡条与挡条进行抵接。然后操作者松开转轴,第二齿轮在弹板的作用下将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错开,保证第一齿轮的位置不会被外力作用下转动,进而不会使得卡条与挡条错开,保证了挡条的位置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内连接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管内的过滤网可以对外界环境进行过滤,过滤后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放置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两侧设有耳板,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与耳板配合的方槽,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与方槽连接的弧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将过滤网边的耳板卡入到方槽内,然后转动弧形槽,就使得过滤网固定在连接管内。此结构拆卸方便,结构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上贴设有散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层可以进一步将热量向外传递,加强散热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利用散热风扇将热量进行扩散,对光伏板进行散热,进而不会使得光伏板温度过高而导致光伏板的发电效率衰减;2、在连接管内的过滤网可以对外界环境进行过滤,过滤后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放置槽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导热机构下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散热风扇连接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过滤网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架板;12、放置槽;13、散热槽;14、散热风扇;15、光伏板;2、导热机构;21、承接板;22、散热条;23、散热铜管;24、通风孔;25、连接管;3、卡板;31、卡条;32、挡条;33、扭簧;34、顶出块;35、第一齿轮;36、第二齿轮;37、转轴;38、弹板;39、配合槽;4、过滤网;41、耳板;42、方槽;43、弧形槽;44、散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如图1,包括底座1,在底座1的两侧上沿垂直于底座1上表面方向设有架板11,在两个架板11的上端沿平行于底座1的上表面方向开设有放置槽12,两个放置槽12的槽口相对设置。同时在放置槽12内连接有一个光伏板15,光伏板15通过两个放置槽12进行连接放置,进而可以进行发电工作。然后在架板11的靠近放置槽12的下端处还开设有一个散热槽13,散热槽13的上端与放置槽12连通,并且散热槽13是沿竖直方向开设的。并且在散热槽13内还连接一个散热风扇14,散热风扇14的转动平面是沿平行光伏板15的下表面设置的。并且在散热槽13与光伏板15之间还设有一个用于将光伏板15发出的热量传导到散热风扇14的导热机构2。如图2和4,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机构2包括设置在散热槽13内的承接板21,承接板21是设置在散热槽13靠近放置槽12的槽口处的。并且在承接板21的靠近放置槽12一端上还设有若干个散热条22,散热条22是沿垂直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架板(11),所述架板(11)上端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内连接有光伏板(15),所述架板(11)上靠近放置槽(12)一端开设有散热槽(13),所述散热槽(13)内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14),所述散热风扇(14)的转动平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光伏板(15)与散热槽(13)之间设有用于对光伏板(15)进行导热的导热机构(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架板(11),所述架板(11)上端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内连接有光伏板(15),所述架板(11)上靠近放置槽(12)一端开设有散热槽(13),所述散热槽(13)内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14),所述散热风扇(14)的转动平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光伏板(15)与散热槽(13)之间设有用于对光伏板(15)进行导热的导热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热机构(2)包括设置在散热槽(13)内的承接板(21),所述承接板(21)靠近光伏板(15)一端设有若干散热条(22),所述承接板(21)下端设有与散热条(22)下端相连的散热铜管(23),所述散热铜管(23)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散热风扇(14)连接在散热铜管(23)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架板(11)上开设有与散热槽(13)相同的通风孔(24),所述散热槽(13)靠近通风孔(24)一侧上开设有若干连接管(25),所述连接管(25)的管口朝向散热风扇(14)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光伏点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散热风扇(14)靠近承接板(21)一端设有卡板(3),所述卡板(3)远离散热风扇(14)一端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强潘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