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36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15
阴连接器包括阴壳体(11)和装接至阴壳体的侧保持器(14)。阴壳体(11)界定阴端子收纳室(18),其在与阴端子(15)的插入方向相交的上下方向的下侧开口。侧保持器(14)具有在轴向的一侧开口的保持器本体且具有大致U形截面。侧保持器(14)在宽度方向上装接至内壳体(16)的前部区域(20)。保持器本体一体地具有保持器上板部(38)、保持器下板部(39)和保持器弯曲板部。保持器上板部(38)和保持器下板部(39)上下分开以彼此面对。侧保持器(14)能够置于临时锁定阴端子(15)的临时锁定位置和正式锁定阴端子(15)的正式锁定位置。在正式锁定位置处,侧保持器(14)的保持器下板部(39)从下方封闭内壳体(16)的阴端子收纳室(18)。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侧向地装接到连接器的壳体本体的侧间隔件。侧间隔件由板状的外部件和分支板构成,分支板从壳体本体的侧部插入到端子收纳室中。外部件包括侧板、上板和下板,当侧间隔件装接至壳体本体时壳体本体由该侧板、上板和下板覆盖。分支板设置有端子临时锁定矛和端子正式锁定部。当在侧间隔件临时地锁定于壳体本体的状态下将阴端子插入到壳体本体的端子收纳室中时,阴端子临时地锁定于侧间隔件的端子临时锁定矛。此后,当侧间隔件正式地锁定至壳体本体时,阴端子正式地锁定至侧间隔件的端子正式锁定部。顺便提及,该文献包括图示出界定端子收纳室的上下侧的壳体本体的上板和下板已经由侧间隔件的外部件的上板和下板从上方和下方覆盖的状态的附图。文献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2003-123892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在根据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阴端子与侧间隔件的分支板在壳体本体的端子收纳室中上下地彼此重叠,并且界定端子收纳室的上下侧的壳体本体的上板和下板由侧间隔件的外部件的上板和下板从上方和下方覆盖。以该方式,多个部件在上述连接器中上下地彼此重叠。因此难以在高度方向上使连接器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小型化的连接器。问题解决方案[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端子收纳室,所述端子收纳室在与连接端子的插入方向相交的预定方向上的一侧或相对两侧上具有开口;以及侧保持器,该侧保持器具有一对对置板部,该一对对置板部位于从所述预定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夹持所述壳体的位置,所述侧保持器从侧面装接至所述壳体并且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以在临时地锁定所述连接端子的临时锁定位置与正式地锁定所述连接端子的正式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侧保持器位于所述正式锁定位置处时,所述侧保持器的一个或两个所述对置板部覆盖所述端子收纳室的一侧或者相对两侧。根据前述第一方面,在侧保持器的对置板部之中,在正式锁定位置处,预定方向上的一侧上的一个对置板部在一侧或者预定方向上的两侧上的两个对置板部在两侧闭合所述端子收纳室。因此,在壳体的板部之中,能够去除一侧的一个板部或相对两侧的两个板部,并且在侧保持器的对置板部之中,一侧的一个对置板部或相对两侧的两个对置板部能够设置在已经去除了壳体的板部的位置处。因此,与将侧保持器装接至在预定方向的相对两侧上封闭端子容纳室的壳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前述预定方向上使连接器小型化。[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连接器布置为使得:所述侧保持器包括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的前板部以将所述一对对置板部的前端部彼此连接,所述侧保持器的在所述正式锁定位置处覆盖所述端子收纳室的所述对置板部包括:临时锁定部,用以在所述临时锁定位置临时锁定所述端子收纳室中的所述连接端子;以及正式锁定部,用以在所述正式锁定位置正式锁定所述端子收纳室中的所述连接端子,所述壳体包括后锁定部,用以在所述临时锁定位置处锁定所述侧保持器的所述对置板部的至少后端部,以限制所述对置板部的后端部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向外移动,所述对置板部在所述临时锁定位置处经由所述临时锁定部而被所述连接端子按压,并且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向外弯曲,以在所述连接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收纳室中时允许所述连接端子的插入。根据前述第二方面,在侧保持器的对置板部之中,在正式锁定位置处封闭端子收纳室的那个对置板部(后文称为封闭对置板部)包括临时锁定连接端子的临时锁定部和正式锁定连接端子的正式锁定部。在侧保持器置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封闭对置板部的后端部锁定至壳体的后锁定部,从而在预定方向上的向外移动受到限制,同时封闭对置板部的前端部通过前板部和对置侧上的对置板部而支撑在壳体上,从而在预定方向上的向外移动受到限制。以该方式,在侧保持器置于临时锁定位置处的状态下,封闭对置板部支撑在前端侧上和后端侧上,使得当连接端子插入端子收纳室中时,封闭对置板部能够在预定方向上适当向外弯曲。从而,即使封闭对置板部的临时锁定部不大量弯曲,也能插入连接端子。因此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使连接器小型化,而不设置能够在前后方向上长且大量地弯曲的悬臂状临时锁定部。[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连接器布置为使得:所述壳体包括前锁定部,用以在所述临时锁定位置处锁定所述对置板部的至少前端部,以限制所述对置板部的前端部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向外移动。根据前述第三实施例,在侧保持器置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封闭对置板部的前端部锁定至壳体的前锁定部,从而在预定方向上的向外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当封闭对置板部弯曲时,能够抑制其经由前板部而对对置侧上的对置板部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分开地控制侧保持器在预定方向上的两侧上的对置板部的弹性变形。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连接器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阴连接器的外部立体图。图3是CPA正式锁定状态的外部立体图。图4是连接器配合之前的纵截面图。图5是CPA正式锁定状态的纵截面图。图6是内壳体的前部区域的立体图。图7是侧保持器的立体图。图8是内壳体的前部区域和侧保持器的纵截面图,图8(a)示出正式锁定位置,图8(b)示出临时锁定位置。图9是从IX-IX箭头方向观看的图8的截面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阴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参考标记列表10、70阴连接器(连接器)14侧保持器15阴端子(连接端子)18阴端子收纳室(端子收纳室)25后锁定凸部(后锁定部)35保持器前板部(前板部)38保持器上板部(对置板部)39保持器下板部(对置板部)71前滑动轨道(前锁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阳连接器1和阴连接器1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阴连接器10的外部立体图,在该阴连接器10中,CPA12、密封部件13和侧保持器14已经装接至阴壳体11;图3是CPA正式锁定状态的外部立体图;图4是连接器配合之前的状态的纵截面图;以及图5是CPA正式锁定状态的纵截面图。顺便提及,下面的描述在如下的假定下进行:与配对连接器的配合方向为前侧(配合方向上的前侧);离开配对连接器的方向为后侧(配合方向上的后侧);在与配合方向基本垂直的连接器高度方向(高度方向)上的一侧(图4中的下侧)为下侧,并且另一侧(图4中的上侧)为上侧;以及与配合方向和连接器高度方向基本垂直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宽度方向)是左右方向。(阴连接器10的示意性配置)如图1至图3所示,阴连接器(连接器)10包括:筒状阴壳体(壳体)11;阴端子(连接端子)15,其在配合方向上收纳在阴壳体11中;筒状CPA(fittingassuringmember;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n壳体,该壳体具有端子收纳室,所述端子收纳室在与连接端子的插入方向相交的预定方向上的一侧或相对两侧上具有开口;以及/n侧保持器,该侧保持器具有一对对置板部,该一对对置板部位于从所述预定方向上的所述相对两侧夹持所述壳体的位置,所述侧保持器从侧面装接至所述壳体,并且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以在临时地锁定所述连接端子的临时锁定位置与正式地锁定所述连接端子的正式锁定位置之间移动,/n在所述侧保持器位于所述正式锁定位置处时,所述侧保持器的一个或两个所述对置板部覆盖所述端子收纳室的一侧或者相对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31 JP 2017-1680221.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端子收纳室,所述端子收纳室在与连接端子的插入方向相交的预定方向上的一侧或相对两侧上具有开口;以及
侧保持器,该侧保持器具有一对对置板部,该一对对置板部位于从所述预定方向上的所述相对两侧夹持所述壳体的位置,所述侧保持器从侧面装接至所述壳体,并且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以在临时地锁定所述连接端子的临时锁定位置与正式地锁定所述连接端子的正式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侧保持器位于所述正式锁定位置处时,所述侧保持器的一个或两个所述对置板部覆盖所述端子收纳室的一侧或者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侧保持器包括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的前板部,以将所述一对对置板部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福亮介深谷知由大本高裕新村胜斋藤悠后藤优树远藤高志岩下和之池谷一英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