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山省司专利>正文

电阻焊用电极和气密维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005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41
引导孔(6)由大径孔(7)、中径孔(8)以及小径孔(9)构成。嵌入于引导孔(6)的滑动部(13)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滑动部(13)的大径部(24)以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于大径孔(7),中径部(25)以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于中径孔(8)。构成为,滑动部(13)的可动端面(33)紧贴于引导孔(6)的静止内端面(32)。通过将可动端面的宽度尺寸(W1)设成小于大径部(24)的厚度尺寸(W3)的一半,由此,构成为,提高可动端面(33)的加压力,微小的金属片(34)被从可动端面(33)压入滑动部(13)的母材内,并且将中径部(25)的厚度尺寸设定得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阻焊用电极和气密维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树脂材料制的滑动部的端面与形成在电极主体内的内端面紧贴或分离来进行冷却空气的通气和阻断的电阻焊用电极和气密维持方法。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02-24857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7-00698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7-04746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7-136639号公报所记载的电阻焊用电极在电极主体内形成有由大径孔、中径孔以及小径孔构成的引导孔,带有导向销的合成树脂材料制的滑动部嵌入于引导孔内,形成于滑动部的端面紧贴于在引导孔的一部分上形成的内端面来阻断冷却空气的流通,并且上述端面与上述内端面分离来进行冷却空气的流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485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00698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04746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7-1366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技术中,关于形成在合成树脂材料制的滑动部上的端面的紧贴面积,并未进行与其面积的大小及进入到紧贴部位的微小金属片的处理相关的考察。并且,关于根据滑动部的滑动状态而使导向销的偏心和倾斜最小化,也未进行任何考察。由于这些事项的原因,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电极中,能够可靠地维持冷却空气的气密性的耐用期变短。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形成于合成树脂材料制的滑动部上的可动端面的表面压力,消除随着微小的金属片的进入所带来的弊端,并且选定滑动部的滑动状态而实质性地消除导向销的偏心和倾斜。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电阻焊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截面为圆形的电极主体是利用铜合金那样的金属材料来构成的,截面为圆形的导向销由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等耐热硬质材料构成,所述导向销从载置有钢板部件的电极主体的端面突出且贯通钢板部件的下孔,截面为圆形的滑动部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所述滑动部以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在电极主体上形成的引导孔,并且导向销被插入所述滑动部的中心部,引导孔由大径孔、中径孔以及小径孔构成,形成于滑动部的大径部以实质上没有间隙且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大径孔,形成于滑动部的中径部以实质上没有间隙且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中径孔,利用贯通小径孔的导向销而在小径孔与导向销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在导向销被下压时,冷却空气通过所述通气间隙,所述电阻焊用电极构成为,在滑动部的中径部与大径部的边界部形成的可动端面与在引导孔的中径孔与大径孔的边界部形成的静止内端面紧贴,并且静止内端面和可动端面配置在与电极主体的中心轴线垂直地相交的假想平面上,中径部嵌入中径孔的在电极主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成比导向销在焊接时后退的长度短,在引导孔内配置有将可动端面按压于静止内端面的加压构件,所述电阻焊用电极构成为,可动端面的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观察的宽度尺寸小于插入有导向销的部位的大径部的厚度尺寸的一半,由此,减小了可动端面的面积而提高了可动端面对静止内端面的加压力,进入到可动端面与静止内端面的紧贴部位的微小的金属片被从可动端面压入滑动部的母材内,所述电阻焊用电极构成为,可动端面的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观察的宽度尺寸小于插入有导向销的部位的大径部的厚度尺寸的一半,由此,将中径部的厚度尺寸设定得大,来承接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对导向销作用的外力。专利技术效果可动端面的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观察的宽度尺寸小于插入有导向销的部位的大径部的厚度尺寸的一半。因此,减小了可动端面的面积而提高了可动端面对静止内端面的加压力,进入到可动端面与静止内端面之间的紧贴部位的微小的金属片被从可动端面压入滑动部的母材内。由于可动端面的与静止内端面紧贴的紧贴面积变小,因此每单位面积的加压力即表面压力变大。因而,到达紧贴部位的微小的金属片被夹在作为金属表面的静止内端面与作为合成树脂材料制的表面的可动端面之间,成为金属片埋入柔软的滑动部的母材中的状态,从而不会在静止内端面与可动端面之间形成空隙。当导向销被下压而使得可动端面从静止内端面分离从而在两个端面之间形成空隙时,冷却空气强势地流通,微小的金属片或碳化物等通过气流而从熔融的局部发散到电极外。通常是这样的发散,但是存在如下情况:在金属熔融时,因急剧的空气膨胀导致从熔融部强势地飞散的微小的金属片与导向销的外周面碰撞而弹回,从而与空气流相反地移动并到达可动端面。这样的现象被认为是:当金属片微小时,作用于金属片的空气流的动压变低,因此能够与空气流相反地移动。若这样的金属片附着在可动端面的表面,则在导向销返回到待机位置时,在静止内端面与可动端面之间形成空隙,无法将冷却空气的流通封闭。只要稳固地维持冷却空气的流通,则通常不会发生如上所述的金属片的异常动作,但是由于如上所述的某些原因,存在以低概率发生的情况。然而,在本申请专利技术中,如上所述,成为金属片埋入柔软的滑动部的母材中的状态,不会在静止内端面与可动端面之间形成空隙,因此能够确保完全的气密维持,并且能够避免因空气泄漏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且,若空气持续泄漏,则随着空气的喷出而产生噪音,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恶化,但是能够通过如上所述的气密维持来改善环境。即,减小合成树脂材料制的可动端面的面积来提高表面压力,将微小金属片强力地按压于可动端面,使这两者相互作用,金属片从可动端面嵌入到滑动部的母材内。可动端面的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观察的宽度尺寸小于插入有导向销的部位的大径部的厚度尺寸的一半。因此,能够较大地设定中径部的厚度尺寸,且以承接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对导向销作用的外力的方式起作用。由于滑动部的大径部和中径部这两个部位在大径孔和中径孔中滑动,因此与导向销成为一体的滑动部成为两点支承的状态。因而,即使因钢板部件的碰撞等而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对从电极主体的端面突出的导向销作用有外力,导向销或滑动部的倾斜位移量实质上也不会成为问题。因而,静止内端面与可动端面之间的紧贴不会受损,能够确保可靠的气密维持。而且,中径部的直径接近大径部的直径,由此,能够较大地设定中径部的直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增大中径部的壁厚。因而,通过壁厚随着大径化而增大的中径部来承受直径方向的外力,因此能够减少中径部中的弹性变形,能够将导向销或滑动部的倾斜位移量设成实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尤其是,大径化所带来的弹性变形量的降低是有效的。与减小可动端面的宽度尺寸相关地实现了这样的中径部的壁厚扩大和直径的扩大。即,兼顾了中径部的壁厚的扩大或直径的扩大和可动端面的表面压力的增大。虽然因切削精加工或注塑成型等而在可动端面的表面上残留有微细的凹凸,但是通过上述的表面压力提高,成为被按压于静止内端面的凹凸部分的凸部被压溃的状态,能够确保提高合成树脂端面与金属端面之间的紧贴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焊用电极,其中,所述可动端面的宽度尺寸与插入有导向销的部位的所述大径部的厚度尺寸之比为不足0.5~0.3以上。若可动端面的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阻焊用电极,其特征在于,/n截面为圆形的电极主体是利用铜合金那样的金属材料来构成的,/n截面为圆形的导向销由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等耐热硬质材料构成,所述导向销从载置有钢板部件的电极主体的端面突出且贯通钢板部件的下孔,/n截面为圆形的滑动部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所述滑动部以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在电极主体上形成的引导孔,并且导向销被插入所述滑动部的中心部,/n引导孔由大径孔、中径孔以及小径孔构成,/n形成于滑动部的大径部以实质上没有间隙且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大径孔,/n形成于滑动部的中径部以实质上没有间隙且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中径孔,/n利用贯通小径孔的导向销而在小径孔与导向销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在导向销被下压时,冷却空气通过所述通气间隙,/n所述电阻焊用电极构成为,在滑动部的中径部与大径部的边界部形成的可动端面与在引导孔的中径孔与大径孔的边界部形成的静止内端面紧贴,并且静止内端面和可动端面配置在与电极主体的中心轴线垂直地相交的假想平面上,/n中径部嵌入中径孔的在电极主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成比导向销在焊接时后退的长度短,/n在引导孔内配置有将可动端面按压于静止内端面的加压构件,/n所述电阻焊用电极构成为,可动端面的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观察的宽度尺寸小于插入有导向销的部位的大径部的厚度尺寸的一半,由此,减小了可动端面的面积而提高了可动端面对静止内端面的加压力,进入到可动端面与静止内端面的紧贴部位的微小的金属片被从可动端面压入滑动部的母材内,/n所述电阻焊用电极构成为,可动端面的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观察的宽度尺寸小于插入有导向销的部位的大径部的厚度尺寸的一半,由此,将中径部的厚度尺寸设定得大,来承接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对导向销作用的外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17 JP 2017-1706641.一种电阻焊用电极,其特征在于,
截面为圆形的电极主体是利用铜合金那样的金属材料来构成的,
截面为圆形的导向销由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等耐热硬质材料构成,所述导向销从载置有钢板部件的电极主体的端面突出且贯通钢板部件的下孔,
截面为圆形的滑动部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所述滑动部以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在电极主体上形成的引导孔,并且导向销被插入所述滑动部的中心部,
引导孔由大径孔、中径孔以及小径孔构成,
形成于滑动部的大径部以实质上没有间隙且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大径孔,
形成于滑动部的中径部以实质上没有间隙且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中径孔,
利用贯通小径孔的导向销而在小径孔与导向销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在导向销被下压时,冷却空气通过所述通气间隙,
所述电阻焊用电极构成为,在滑动部的中径部与大径部的边界部形成的可动端面与在引导孔的中径孔与大径孔的边界部形成的静止内端面紧贴,并且静止内端面和可动端面配置在与电极主体的中心轴线垂直地相交的假想平面上,
中径部嵌入中径孔的在电极主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成比导向销在焊接时后退的长度短,
在引导孔内配置有将可动端面按压于静止内端面的加压构件,
所述电阻焊用电极构成为,可动端面的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观察的宽度尺寸小于插入有导向销的部位的大径部的厚度尺寸的一半,由此,减小了可动端面的面积而提高了可动端面对静止内端面的加压力,进入到可动端面与静止内端面的紧贴部位的微小的金属片被从可动端面压入滑动部的母材内,
所述电阻焊用电极构成为,可动端面的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观察的宽度尺寸小于插入有导向销的部位的大径部的厚度尺寸的一半,由此,将中径部的厚度尺寸设定得大,来承接在电极主体的直径方向上对导向销作用的外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山省司青山好高
申请(专利权)人:青山省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