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04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属于河坡绿化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包括格栅架和格栅框,格栅架倾斜置于河坡上并与河坡固定连接,格栅架上设置有多个格栅框,且格栅框穿过格栅架插设到河坡内部,所述格栅架上固设有定位条,定位条垂直于格栅架设置,且定位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沿着定位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格栅框正对定位条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杆,定位杆置于格栅框的顶角位置处且定位杆与格栅框固定连接,定位杆穿过定位孔插设到河坡内,达到提高河坡固土结构使用便利性的效果。

An assembled structure of river slope soil consoli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
本技术涉及河坡绿化的
,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
技术介绍
河堤渠道等水利工程均需采用边坡防护技术,以保证表层土体保持稳定,防止发生河岸侵蚀、滑坡等灾害。传统的护坡技术主要有混凝土现浇护坡、浆砌块石护坡和干砌块石护坡。混凝土现浇护坡和浆砌块石护坡具有施工工序繁琐,透水性差的等问题;干砌块石护坡的适用范围窄,稳定性比较差。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1698990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该结构具有若干块正反相嵌的混凝土格栅架构成带孔洞的护坡,混凝土格栅架下面依次是碎石垫层和块石垫层;混凝土格栅架护坡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与格栅架相嵌合的混凝土倒T梁,该倒T梁通过锚筋与边坡岩体固定;混凝土格栅架下端靠近河床处堆有棱体护脚,混凝土格栅架上端设砖踢脚并在碎石垫层的上面通过水泥抹面与岸边路面衔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护坡结构为混凝土浇筑而成,且护坡结构为整体设计,当其中的混凝土格栅架反生损坏时,无法对损坏的混凝土格栅架进行单独的更换,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通过对已经损坏的格栅框进行单独更换和安装,以达到提高河坡固土结构使用的便利性。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包括格栅架和格栅框,格栅架倾斜置于河坡上并与河坡固定连接,格栅架上设置有多个格栅框,且格栅框穿过格栅架插设到河坡内部,所述格栅架上固设有定位条,定位条垂直于格栅架设置,且定位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沿着定位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格栅框正对定位条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杆,定位杆置于格栅框的顶角位置处且定位杆与格栅框固定连接,定位杆穿过定位孔插设到河坡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技术时,将格栅架放在需要固土的河坡上,令格栅框上的定位杆正对定位条上的定位孔,使定位杆穿过定位孔并插设到河坡内,格栅框以及相邻格栅框之间的部分对河坡上的土质进行固定。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对损坏的格栅框进行及时更换,提高本技术的使用便利性,同时减少损坏区域的土质的流失,提高对河坡土质的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的底部为尖角设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杆的底部设置成尖角状,在定位杆向河坡的土质中插设时,减小了土质与定位杆底部之间的阻力,使得将定位杆插设到河坡土质中时较省力,使用更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孔开设有两排,两排定位孔上下平行设置;设置在定位条上下的两排格栅框错位设置,上下相邻格栅框之间形成排水通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格栅框时,置于定位条上方的格栅框,令格栅框的定位杆插设到上面一排的定位孔中;置于定位条下方的格栅框,令格栅框的定位杆插设到下面一排的定位孔中,定位条上下的格栅框错位设置使得上下相邻格栅框之间形成排水通道,当下雨时,来自河坡顶部的雨水汇集到排水通道中流走,减少雨水对河坡土质的冲刷,进一步加强了本技术对河坡土质的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框垂直于定位条的一侧固设有抵接片,抵接片相对设置且抵接片置于格栅框靠近河坡的一侧;抵接片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孔的中心连线方向沿着垂直于定位条的方向设置,两个连接孔内均竖直插设有与连接孔相适配的连接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该河坡固土结构时,将两个水平相邻格栅框之间的抵接片重合并令两个抵接片上的连接孔对齐,将连接杆竖直插入到连接孔中对两个相邻的格栅框进行固定,提高了格栅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加强了对河坡土质的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根所述连接杆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置于两根连接杆的顶端并与两根连接杆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片带动连接杆插设到连接孔中,只插设一次即可完成对两个连接孔的固定,提高了安装格栅框的便利性,此外,连接片阻挡在两个连接孔的上方,当水从排水通道向下排放时,连接片减少了水进入到连接孔中,加强了对河坡土质的保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框平行于定位条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置于格栅框顶端背离河坡的一侧,且挡板与定位条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下相邻的格栅框错位设置,当水从排水通道中流下来时,流到位于排水通道正下方的格栅框的顶部位置处,挡板将水流控制在挡板和定位条的中间位置,将水流控制在排水通道中流动,减少了水流飞溅将河坡的土质带走,进一步加强了对河坡土质的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架固设有卡槽以及与卡槽相适配的卡条,卡槽和卡条置于格栅架正对的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格栅架时,将一个格栅架的卡条插设到另一个格栅架的卡槽中,卡条和卡槽的卡接配合从而将两个相邻的格栅架连接在一起,提高格栅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和卡条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沿着垂直于定位条的方向均匀设置,固定孔中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竖直插设到固定孔中与固定孔形成卡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格栅架时,将相邻格栅架的卡槽和卡条卡接设置,并且令卡槽和卡条上的固定孔对齐,令固定杆正对固定孔,并将固定杆竖直插设到固定孔中,使固定杆对卡槽和卡条进行卡接固定,进一步加强了相邻格栅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将格栅框卡接设置在格栅架上,方便在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对损坏的格栅框进行及时更换,提高本技术的使用便利性;2、通过将定位杆的底部设置成尖角状,减小了土质与定位杆底部之间的阻力,使得将定位杆插设到河坡土质中时较省力,使用更为方便;3、通过在格栅框的顶端设置挡板,挡板将水流控制在挡板和定位条的中间位置,减少了水流飞溅将河坡的土质带走,进一步加强了对河坡土质的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相邻格栅架之间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格栅架和格栅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两个相邻格栅框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格栅架;11、定位条;12、定位孔;13、卡槽;14、卡条;131、固定孔;132、固定杆;2、格栅框;21、定位杆;22、抵接片;221、连接孔;222、连接杆;223、连接片;23、挡板;24、排水通道;3、过滤槽;31、第一静置槽32、第二静置槽;4、过渡板;5、排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3,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河坡固土结构,包括格栅架1、格栅框2和过滤槽3,格栅架1倾斜置于河坡上并与河坡固定连接,格栅架1上设置有多个格栅框2,且格栅框2穿过格栅架1插设到河坡内部,过滤槽3在河坡顶部向下凹陷设置,且过滤槽3的顶部与河坡顶部齐平。使用本技术时,将格栅架1固定在指定的河坡上,格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包括格栅架(1)和格栅框(2),格栅架(1)倾斜置于河坡上并与河坡固定连接,格栅架(1)上设置有多个格栅框(2),且格栅框(2)穿过格栅架(1)插设到河坡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架(1)上固设有定位条(11),定位条(11)垂直于格栅架(1)设置,且定位条(1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2),多个定位孔(12)沿着定位条(11)的长度方向设置,格栅框(2)正对定位条(11)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孔(12)相适配的定位杆(21),定位杆(21)置于格栅框(2)的顶角位置处且定位杆(21)与格栅框(2)固定连接,定位杆(21)穿过定位孔(12)插设到河坡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包括格栅架(1)和格栅框(2),格栅架(1)倾斜置于河坡上并与河坡固定连接,格栅架(1)上设置有多个格栅框(2),且格栅框(2)穿过格栅架(1)插设到河坡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架(1)上固设有定位条(11),定位条(11)垂直于格栅架(1)设置,且定位条(1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2),多个定位孔(12)沿着定位条(11)的长度方向设置,格栅框(2)正对定位条(11)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孔(12)相适配的定位杆(21),定位杆(21)置于格栅框(2)的顶角位置处且定位杆(21)与格栅框(2)固定连接,定位杆(21)穿过定位孔(12)插设到河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1)的底部为尖角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2)开设有两排,两排定位孔(12)上下平行设置;设置在定位条(11)上下的两排格栅框(2)错位设置,上下相邻格栅框(2)之间形成排水通道(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的河坡固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框(2)垂直于定位条(11)的一侧固设有抵接片(22),抵接片(22)相对设置且抵接片(22)置于格栅框(2)靠近河坡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定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润京筑景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