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忠臣专利>正文

集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01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要可用于厨房油烟排放的集排风装置,其排烟装置位于其旋风集烟装置的上方,其旋风集烟装置的若干射流管以固定或两个自由度的旋转方式连接在支架上,且按圆周均匀分布,各射流管相对于中轴线的切向倾斜角度优选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30度,径向倾斜角度优选大于等于-15度且小于等于-5度,其风源为离心风机,在射流管同支架旋转连接时,还可以通过切向和径向倾斜调节机构同时同步地调节射流管的切向倾斜角度和径向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风风幕将油烟气体集中在风幕内,然后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可以避免油烟在室内的扩散,提高油烟收集和排放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可用于厨房油烟排放的集排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厨房油烟排放的装置主要是设有排风管的集烟罩,集烟罩安装在灶台上方,内设风机,启动风机后,油烟经过集烟罩口进入集烟罩,经排风管排出室外或排入油烟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这种装置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集烟罩周围大量的空气混入集烟罩,影响了对油烟的收集和排放效率,二是由于气流的湍动和回流,有大量的油烟散入室内,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三是集烟罩的罩体体积大,占用的空间大,影响安装和使用,四是对于密封较好室内场所,还可以形成室内负压,降低了室内的氧气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排风装置,这种集排风装置可以极大地避免周围的空气混入其收集和排放的气体,可以有效地减少应排放气体在周围的扩散,并可以避免产生室内负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排风装置,包括旋风集烟装置和排烟装置,所述排烟装置位于所述旋风集烟装置的上方,其进风口与所述集烟装置相对,所述旋风集烟装置包括若干竖立的射流管,所述各射流管按圆周均匀分布,其上端为射流口,下端连接风源。本技术通常可以设有用于安装这些射流管的支架组成,所述各射流管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各射流管相对于中轴线的切向倾斜角度可以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60度,径向倾斜角度可以大于等于-75度且小于等于+30度,当径向倾斜角度≥0度时,所述射流管组合的外圈一般应设有筒状折流圈。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和工作原理是将集烟装置安装在灶台上,炉灶和锅位于集烟装置中轴线位置上,开启风源,空气由射流管射出,形成若干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空气射流,各空气射流射出后或经折流圈折射后,相互卷吸,使多股射流包围部分的中心区域形成负压区,于是形成旋转上升的旋风状风幕,旋风中心区域为负压区,燃烧和烹饪产生的油烟气体被旋风状风幕限定在旋风的旋转流场内,并随旋风气流的上升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油烟气体的旋转半径逐渐缩小,将油烟气体逐渐集中在很小的半径范围内,该逐渐缩小的旋风流场构成集烟装置的集烟区,排烟装置的进风口与上升的油烟气体相对,通过该进风口,油烟气体进入排烟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旋风风幕的作用,即阻止了外部空气的混入,又阻止了油烟气体向外部空间的扩散,提高了油烟的有效排出量,减小了油烟对周围的污染;由于油烟被集中在很小的集烟区域内,只要设置较小的罩体或排风进口就可以使油烟气体全部进入排烟装置,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同时由于射流的作用,避免了室内负压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燃烧产生的热气不向外扩散,同时射流还向周围产生一定的冷风,可以使人感到舒适。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提供的集排风装置包括旋风集烟装置和排烟装置1,所述排烟装置1位于所述旋风集烟装置的上方,其进风口与所述集烟装置相对,所述旋风集烟装置主要由若干竖立的射流管3和用于安装这些射流管的支架2组成,所述各射流管2均安装在所述支架3上,且按圆周均匀分布,其上端为射流口,下端连接风源。所述各射流管3相对于中轴线的切向倾斜角度一般可以是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60度,较佳的切向倾斜角度一般为大于等于5度且小于等于45度,更佳的切向倾斜角度为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30度,切向倾斜角度的设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综合考虑射流速度、射流风量、射流管数量、排烟装置进风口的相对高度、排风装置进风口的大小、排风风压、射流管径向倾斜角度等各种因素,以保证风幕的有效性和排烟的可靠性。所述射流管3的径向倾斜角度一般可以是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等于+30度,较佳的径向倾斜角度一般为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0度,更佳的径向倾斜角度一般为大于等于-15度且小于等于-5度。设定所述径向倾斜角度时同样也应将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当所述射流管3接近垂直或特别是明显向外倾斜时,例如径向倾斜角度大于等于0度时,一般应设置一个围在所述各射流管外侧的筒状折流圈,在常见情况下,对于径向倾斜角度在0度左右时,所述折流圈的高度在1-2厘米时即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当径向倾斜角度大于0度时,一般应适当增加折流圈的高度。所述折流圈的设置可以将向外射的空气射流折向内,形成旋转风幕,同时也可以控制射流补充。所述支架2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形式。由于各射流管3按圆周分布,所以支架2上用于同射流管连接的支架主体一般应呈圆环形结构,例如圆环板,也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钢丝折成的圆环。所述各射流管3可以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2上,例如焊接。当所述支架主体采用圆环板时,所述圆环板上可以设有分别与各射流管配套的安装孔或安装缺口,所述射流管可以插在各自对应的安装孔或卡在各自对应的安装缺口上,并同圆环板焊接在一起。所述各射流管3可以同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可以采用一般铰接方式或其他具有两个旋转自由度的方式实现射流管同支架间的转动连接,例如采用球面副连接。这种转动连接方式允许根据具体需要调节射流管的切向倾斜角度和径向倾斜角度。特别是由于产品出厂后,在不同的使用场所所述排烟装置同旋风集烟装置之间的距离会有所不同,要求的集烟高度也有所不同,通过调节射流管角度可以实现集烟和排烟的最佳配合,使上升的油烟气体在排烟装置的进风口处达到良好的聚集效果。在射流管同支架转动连接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射流管切向倾斜联动调节机构和/或射流管径向倾斜联动调节机构,通过调节切向倾斜联动调节机构和/或径向倾斜联动调节机构,可以同时同步地调节各射流管的相应倾斜角度,这样不仅提高了调节的效率,而且可以实现各射流管的同步调节,保证各射流管的一致性。所述射流管切向倾斜联动调节机构可以包括一个切向调节圆环,各射流管的上部或下部(相对于射流管同支架的连接部位而言,下同)分别同该切向调节圆环采用具有两个旋转自由度的方式连接,所述切向调节圆环设有与中轴线重合的转轴,所述切向调节圆环转动时,带动各射流管同步切向转动,由此改变和调节各射流管的切向倾斜角度。所述射流管径向倾斜联动调节机构可以包括分别与各射流管上部或下部转动连接的推拉杆,该转动连接可以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球面副等其他方式实现,所述推拉杆沿相应的半径方向水平延伸,并设有只允许推拉杆径向移动的限位结构,例如滑槽、滑杆或滑孔结构,所述各推拉杆连接一个共同的调节驱动机构。所述调节驱动机构可以包括若干四连杆机构,各四连杆机构分别连接并驱动各自对应的推拉杆,并连接共同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可以采用杠杆形式,以便于操作,手动操作调节杆,带动各四连杆机构同步动作,推/拉相应的推拉杆径向移动,由此带动各射流管同步径向倾斜。所述调节杆和各四连杆结构以及相应的连接方式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或其他适宜技术。所述调节驱动机构也可以包括一个转轴同所述中轴线重合的圆形转盘或圆环形转盘,所述各推拉杆的部分下表面设有若干斜齿,所述转盘位于各推拉杆下面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组分别与各推拉杆上的斜齿相啮合的对应斜齿,转动转盘,使各推拉杆同步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各射流管同步径向倾斜。所述调节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适宜的现有技术或其他可能的技术。将所述射流管径向倾斜联动调节机构的各零(构)件安装在所述射流管切向倾斜联动调节机构的主体调节件(例如上述切向调节圆环)上后,就可以使射流管径向倾斜联动调节机构和射流管切向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风集烟装置和排烟装置,所述排烟装置位于所述旋风集烟装置的上方,其进风口与所述集烟装置相对,所述旋风集烟装置包括若干竖立的射流管,所述各射流管按圆周均匀分布,其上端为射流口,下端连接风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忠臣牛一希
申请(专利权)人:牛忠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