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805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外罩,所述底板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培养容器、检测设备和支撑板,所述底板和外罩形成厌氧腔,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水平伸缩机构,所述水平伸缩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垂直伸缩机构,所述垂直伸缩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吸取设备,所述吸取设备包括第三气缸和吸液针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肉毒杆菌提取后需要使用者手动转运肉毒杆菌,转运过程中难以保证肉毒杆菌的厌氧环境,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该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具有提取检测一体化保证肉毒杆菌检测环境的优点,使得肉毒杆菌检测的影响降低,提高了肉毒杆菌的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
本技术属于食品微生物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强的细菌之一,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该种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剧毒物,可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松弛型麻痹。肉毒杆菌在提取后需要对提取的肉毒杆菌进行检测,肉毒杆菌检测是将提取后的肉毒杆菌转运至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肉毒杆菌的提取设备与检测设备是分开的,肉毒杆菌提取后需要使用者手动转运肉毒杆菌,转运过程中难以保证肉毒杆菌的厌氧环境,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具有提取检测一体化保证肉毒杆菌检测环境的优点,解决了肉毒杆菌提取后需要使用者手动转运肉毒杆菌,转运过程中难以保证肉毒杆菌的厌氧环境,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外罩,所述底板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培养容器、检测设备和支撑板,所述底板和外罩形成厌氧腔,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水平伸缩机构,所述水平伸缩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垂直伸缩机构,所述垂直伸缩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吸取设备,所述吸取设备包括第三气缸和吸液针管,所述吸液针管位于第三气缸的底部,所述吸液针管包括包括与垂直伸缩机构固定连接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连通有针头,所述管体的内腔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水平伸缩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右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左侧延伸至第一固定板的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的底部与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垂直伸缩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右侧的顶部与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右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右侧与第二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杆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滑槽的内腔,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右侧与第三气缸和管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杆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腔。优选的,在所述橡胶塞处于最低位置时其底部与管体内腔底部留有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底板和外罩组成厌氧腔,达到厌氧环境的目的,通过水平伸缩机构、垂直伸缩机构和吸取设备的配合使用,能够达到培养容器中的肉毒杆菌在厌氧环境下输送至检测设备中检测的目的,进而达到提取检测一体化保证肉毒杆菌的检测环境的目的,解决了肉毒杆菌提取后需要使用者手动转运肉毒杆菌,转运过程中难以保证肉毒杆菌的厌氧环境,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该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具有提取检测一体化保证肉毒杆菌检测环境的优点,使得肉毒杆菌检测的影响降低,提高了肉毒杆菌的检测的准确性。2、本技术通过水平伸缩机构的设置,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推块左右运动,第一推块带动第一活动板在第一活动槽的内腔左右滑动,第一活动板带动垂直伸缩机构左右运动,进而带动吸取设备左右运动,即可达到对吸取设备左右来回输送的目的。3、本技术通过垂直伸缩机构的设置,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推块上下运动,第二推块带动第二活动板在第二活动槽的内腔上下滑动,第二活动板带动吸取设备上下运动,即可达到对吸取设备上下输送的目的。4、本技术通过第一滑杆和第一滑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第一活动板在第一活动槽内腔滑动进行限位,提高了第一活动板左右运动的稳定性。5、本技术通过橡胶塞的底部与管体内腔底部的间隙设置,能够避免了橡胶塞接触到提取液,延长了橡胶塞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主视示意图;图2为水平伸缩机构与垂直伸缩机构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垂直伸缩机构立体示意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吸液针管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板,2、外罩,3、支撑板,4、水平伸缩机构,41、第一固定板,42、第一活动槽,43、第一活动板,44、第一气缸,45、第一推块,46、第一滑杆,47、第一滑槽,5、垂直伸缩机构,51、第二固定板,52、第二活动槽,53、第二活动板,54、第二气缸,55、第二推块,56、第二滑杆,57、第二滑槽,6、吸取设备,61、第三气缸,62、吸液针管,621、管体,622、针头,623、橡胶塞,624、活动杆,7、培养容器,8、检测设备,9、厌氧腔。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4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其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外罩2,底板1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培养容器7、检测设备8和支撑板3,底板1和外罩2形成厌氧腔9,支撑板3的顶部设置有水平伸缩机构4,水平伸缩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板41,第一固定板41底部的右侧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41底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42,第一活动槽4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43,第一活动板43的左侧延伸至第一固定板41的左侧,第一固定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4,第一气缸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45,第一推块45的底部与第一活动板43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槽42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46,第一活动板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外罩(2),所述底板(1)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培养容器(7)、检测设备(8)和支撑板(3),所述底板(1)和外罩(2)形成厌氧腔(9),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设置有水平伸缩机构(4),所述水平伸缩机构(4)的左侧设置有垂直伸缩机构(5),所述垂直伸缩机构(5)的右侧设置有吸取设备(6),所述吸取设备(6)包括第三气缸(61)和吸液针管(62),所述吸液针管(62)位于第三气缸(61)的底部,所述吸液针管(62)包括与垂直伸缩机构(5)固定连接的管体(621),所述管体(621)的底部连通有针头(622),所述管体(621)的内腔设置有橡胶塞(623),所述橡胶塞(6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24),所述活动杆(624)的顶部与第三气缸(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外罩(2),所述底板(1)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培养容器(7)、检测设备(8)和支撑板(3),所述底板(1)和外罩(2)形成厌氧腔(9),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设置有水平伸缩机构(4),所述水平伸缩机构(4)的左侧设置有垂直伸缩机构(5),所述垂直伸缩机构(5)的右侧设置有吸取设备(6),所述吸取设备(6)包括第三气缸(61)和吸液针管(62),所述吸液针管(62)位于第三气缸(61)的底部,所述吸液针管(62)包括与垂直伸缩机构(5)固定连接的管体(621),所述管体(621)的底部连通有针头(622),所述管体(621)的内腔设置有橡胶塞(623),所述橡胶塞(6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24),所述活动杆(624)的顶部与第三气缸(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毒杆菌提取和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伸缩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板(41),所述第一固定板(41)底部的右侧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41)底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42),所述第一活动槽(4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43),所述第一活动板(43)的左侧延伸至第一固定板(41)的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4),所述第一气缸(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45),所述第一推块(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才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雅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