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立峰专利>正文

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78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胶带,包括基材和设置于基材下表面的第一胶粘层,第一胶粘层包括全胶区、第一过渡胶区和第一无胶区,第一过渡胶区设于相邻的两个全胶区之间,第一无胶区沿第一胶粘层的宽度方向设于第一过渡胶区内,基材沿长度方向在第一无胶区的边缘处开设易撕孔;基材沿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光滑层、电晕层、标识层、油墨层和打蜡层,标识层设有提示标识,用于标识第一过渡胶区。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解决胶带接头部位难以发现、对撕取胶带的长度选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带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胶带
,具体涉及一种胶带。
技术介绍
随着网购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快递都需要采用纸箱、纸盒包裹,纸箱用胶带进行封装,对于胶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现有的胶带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对胶带轻易的撕开,其胶带接头部位难以发现,无法对撕取胶带的长度进行选择,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带,用于解决胶带接头部位难以发现、对撕取胶带的长度选择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带,包括基材和设置于所述基材下表面的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包括全胶区、第一过渡胶区和第一无胶区,所述第一过渡胶区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全胶区之间,所述第一无胶区沿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宽度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过渡胶区内,所述基材沿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无胶区开设易撕孔;所述基材沿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光滑层、电晕层、标识层、油墨层和打蜡层,所述标识层设有提示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过渡胶区和/或所述第一无胶区。进一步地,所述易撕孔包括开口和虚线小孔;所述开口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一”字形,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基材沿长度方向的边缘处,所述虚线小孔依次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口径与所述虚线小孔的孔径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基材宽度的1/4。进一步地,所述光滑层的宽度与所述基材的宽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电晕层的宽度与所述基材的宽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粘层还包括第二过渡胶区和第二无胶区,所述第二无胶区设于所述第一胶粘层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二过渡胶区设于所述第二无胶区与所述全胶区之间,所述第一无胶区、所述第二无胶区、所述第一过渡胶区和所述第二过渡胶区形成第一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标识层,所述标识层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过渡胶区和/或所述第二无胶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油墨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打蜡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粘层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倒梯形下底的边长小于所述基材的宽度,所述倒梯形上底上的任一顶点到所述基材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无胶区的宽度;其中,所述倒梯形下底的边长大于所述倒梯形上底的边长。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第一胶粘层上设置全胶区、第一过渡胶区和第一无胶区,第一过渡胶区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全胶区之间,并且在第一过渡胶区开设易撕孔,同时由于标识层的提示标识用于提醒用户在此处可以发现到胶带的接头,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撕取一定长度的胶带,实现胶带在实际使用时更加方便、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胶带;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胶带的局部结构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胶带的局部结构图;图6为图5的C处放大图。图中:1、基材;2、第一胶粘层;21、全胶区;22、第一过渡胶区;23、第一无胶区;24、第二过渡胶区;25、第二无胶区;3、易撕孔;31、开口;32、虚线小孔;11、光滑层;12、电晕层;13、标识层;131、第一标识;132、第二标识;14、油墨层;15、打蜡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带,如图1-4所示,包括基材1和设置于基材1下表面的第一胶粘层2,第一胶粘层2包括全胶区21、第一过渡胶区22和第一无胶区23,第一过渡胶区22设于相邻的两个全胶区21之间,第一无胶区23沿第一胶粘层2的宽度方向设于第一过渡胶区22内,基材1沿宽度方向贯穿第一无胶区23开设易撕孔3;基材1沿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光滑层11、电晕层12、标识层13、油墨层14和打蜡层15,标识层13设有提示标识,用于标识第一过渡胶区22和/或第一无胶区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胶带是卷状的,整卷胶带是将基材1以卷状形式层层叠设的。基材1、第一胶粘层2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指的是正常使用胶带时用户所观察到的整个胶带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具体地,现有的胶带在使用时,封装箱体时需要借助外部的利器进行断头,比如用剪刀剪断或者刀片割断等,而需要再次封装箱体时不容易发现到胶带的胶头,在拆封箱体时,同样需借助外部利器,容易导致胶带的碎片化,难以区分出在数层缠绕的胶带中哪一层位于表层,箱体与胶带并不能准确、清楚地拆分开,不利于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胶带一般都是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的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1-6里出现可视化的标识层13、油墨层14以及第一胶粘层2上的全胶区21、第一过渡胶区22、第一无胶区23等并不代表其是设置在基材1的上表面,而是分层叠放设置在基材1内。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胶粘层2上设置全胶区21和第一过渡胶区22,第一过渡胶区22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全胶区21之间,第一无胶区23沿第一胶粘层2的宽度方向设于第一过渡胶区22内,其中,第一过渡胶区22和第一无胶区23均沿基材1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无胶区23的设置宽度在0.2-1cm的合理范围内,第一无胶区23过宽会浪费材料,第一无胶区23过窄手不好捏住,影响对胶带的正常撕揭。这样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用手撕开胶带时由于此处无胶而更加省力,并且在基材1沿宽度方向贯穿第一无胶区23开设易撕孔3,同时由于标识层13的提示标识用于提醒用户在此处可以发现到胶带的接头,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撕取一定长度的胶带,对于提示标识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是一个小剪刀的标识或刀片的标识,用以提醒用户即可,最终实现胶带在实际使用时更加方便、灵活。其中,电晕层12的作用是使基材1的表面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和设置于所述基材下表面的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包括全胶区、第一过渡胶区和第一无胶区,所述第一过渡胶区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全胶区之间,所述第一无胶区沿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宽度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过渡胶区内,所述基材沿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无胶区开设易撕孔;/n所述基材沿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光滑层、电晕层、标识层、油墨层、和打蜡层,所述标识层设有提示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过渡胶区和/或所述第一无胶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和设置于所述基材下表面的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包括全胶区、第一过渡胶区和第一无胶区,所述第一过渡胶区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全胶区之间,所述第一无胶区沿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宽度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过渡胶区内,所述基材沿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无胶区开设易撕孔;
所述基材沿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光滑层、电晕层、标识层、油墨层、和打蜡层,所述标识层设有提示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过渡胶区和/或所述第一无胶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孔包括开口和虚线小孔;所述开口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一”字形,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基材沿长度方向的边缘处,所述虚线小孔依次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口径与所述虚线小孔的孔径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基材宽度的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层的宽度与所述基材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层的宽度与所述基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立峰高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高立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