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技术

技术编号:2389730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控制器、主控制回路、工作信号输入端口、第一电源端口、第二电源端口、接地端口和负载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端口用于连接输入电源,所述第二电源端口用于连接储能装置,所述负载端口用于连接负载,所述接地端口用于接地,所述工作信号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相应信号以使所述DC/DC变换器进入相应工作模式;所述主控制回路用于实现双向升降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旁路开关、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的通断。所述汽车包括所述DC/DC变换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目前汽车DC/DC变换器功能单一、切换噪声大及动作响应速度慢的缺陷。

A DC / DC converte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车辆油耗和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成为各汽车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到2020年,各国CO2排放法规都限定在100g/km左右。欧洲在节能控制方面一直走在前面,美国、中国也在近年慢慢赶上,特别是我国提出了双积分制——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实行并行管理,将会对国内汽车产业产生影响。从油耗压力的需求来看,减低油耗的负积分可以有两条路来走,通过增加新能源产量,最大限度实现新能源汽车核算的“倍数扩大效应”。另外一种途径则是通过减小降低排量、采用节油技术配置,例如使用涡轮增压技术、节油变速箱、48V启停、12V启停、12V能量回收、轻量化车身等节能技术来减少整车油耗及排放水平。然而,短期内受限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度及产能问题,短期内实现倍数扩大效应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通过对传统车开发采用节油相关的配置显得更为现实。12V启停及12V能量回收技术是传统车节油措施的性价比较高的方案。12V启停系统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主控制回路、工作信号输入端口、第一电源端口、第二电源端口、接地端口和负载端口;/n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端口用于连接输入电源,所述第二电源端口用于连接储能装置,所述负载端口用于连接负载,所述接地端口用于接地;所述工作信号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相应工作信号以使所述DC/DC变换器进入相应工作模式;/n其中,所述主控制回路包括第一半桥和第二半桥,所述第一半桥和第二半桥通过一电感连接形成所述H桥回路;所述第一半桥一端连接第一电源端口,另一端连接接地端口;所述第二半桥一端通过第一控制开关连接负载端口,另一端通过第二控制开关连接第二电源端口;所述第一电源端口通过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主控制回路、工作信号输入端口、第一电源端口、第二电源端口、接地端口和负载端口;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端口用于连接输入电源,所述第二电源端口用于连接储能装置,所述负载端口用于连接负载,所述接地端口用于接地;所述工作信号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相应工作信号以使所述DC/DC变换器进入相应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主控制回路包括第一半桥和第二半桥,所述第一半桥和第二半桥通过一电感连接形成所述H桥回路;所述第一半桥一端连接第一电源端口,另一端连接接地端口;所述第二半桥一端通过第一控制开关连接负载端口,另一端通过第二控制开关连接第二电源端口;所述第一电源端口通过一旁路开关连接所述负载端口;
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半桥、第二半桥、旁路开关、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电连接,用于接收并根据汽车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半桥、第二半桥、旁路开关、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执行相应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桥与一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二半桥与一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一半桥由一第一开关管和一第二开关管串联形成;所述第二半桥由一第三开关管和一第四开关管串联形成;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口;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口;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一端分别通过一第一控制开关连接所述负载端口和通过一第二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均为N沟道场效应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开关为P沟道场效应管,且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并联一反向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电磁继电器或者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第五开关管及与所述第五开关管串联的第六开关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均为N沟道场效应管,且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及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分别并联一反向二极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为电磁继电器或者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包括第七开关管及与所述第七开关管串联的第八开关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开关管和所述第八开关管均为N沟道场效应管,且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以及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分别并联一反向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和漏极、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和漏极、第三开关管的源极和漏极和第四开关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并联一反向二极管。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DC/DC变换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彪刘新波阮先轸李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