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绕式绕组磁通调制定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71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绕式绕组磁通调制定子结构,包括开槽定子、环绕式绕组和磁通调制环,开槽定子包括定子轭、定子内槽和定子外槽,每个定子内槽处都绕有一个环绕式绕组,磁通调制环由导磁体与不导磁体连接而成,其中导磁体与不导磁体相间分布;磁通调制环设置安装在开槽定子背部,通过运动机构改变磁通调制环位置,与开槽定子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实现磁通调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环绕式绕组产生的磁场,通过在定子背部增设磁通调制环,来实现改变磁路的效果,通过此方案,能够改变电机的感应电动势与谐波含量,从而改变电机性能来保证电机短时容错运行,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环绕式绕组的高效利用,减少环绕式绕组漏磁对机壳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绕式绕组磁通调制定子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环绕式绕组磁通调制定子结构。
技术介绍
环绕式绕组主要应用于高速电机领域,高速永磁发电机具有体积小、噪音低、动态响应快、功率密度大、传动系统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微型燃气轮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关键发电设备,满足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朝着小型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的要求。环绕式绕组分别缠绕在定子内槽及定子背部,高速电机使用环绕式绕组可以减少绕线端部长度,从而减少转子的轴向长度以实现增强转子机械强度的效果,但是环绕式绕组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环绕式绕组的一半绕组位于转子背部,造成绕组利用率低且绕组漏磁会产生不利影响。公告号CN108988598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子内置磁通调制式永磁游标电机,它是在电机壳内部,由外向内依次布设有外转子(2)、内转子(3)和定子(4),外转子2内表面有十二个外转子凸极(2-1),内转子(3)靠近外转子侧的外表面有八个内转子凸极(3-1),靠近定子一侧的内表面为圆面结构,并嵌入十六对永磁体(3-2),定子(4)由铁块(13)连接至机壳(1),定子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绕式绕组磁通调制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槽定子、m相对称的环绕式绕组和磁通调制环,其中,m为电机的相数;/n开槽定子包括定子轭、定子内槽和定子外槽,定子内槽开槽个数为2pmk,定子内槽为周向等间距开槽;定子外槽为在定子背部开槽,定子外槽个数小于或等于2pmk,定子外槽为径向向外开口结构;其中,p为电机的极对数,k为正整数;/n每个定子内槽处都绕有一个环绕式绕组,环绕式绕组经定子端部环绕定子轭一周;环绕式绕组一侧放置在定子内槽,另一侧放置在定子背部或定子外槽;/n磁通调制环由导磁体与不导磁体连接而成,其中导磁体与不导磁体相间分布;导磁体的大小与导磁体数量与定子外槽的数量及位置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绕式绕组磁通调制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槽定子、m相对称的环绕式绕组和磁通调制环,其中,m为电机的相数;
开槽定子包括定子轭、定子内槽和定子外槽,定子内槽开槽个数为2pmk,定子内槽为周向等间距开槽;定子外槽为在定子背部开槽,定子外槽个数小于或等于2pmk,定子外槽为径向向外开口结构;其中,p为电机的极对数,k为正整数;
每个定子内槽处都绕有一个环绕式绕组,环绕式绕组经定子端部环绕定子轭一周;环绕式绕组一侧放置在定子内槽,另一侧放置在定子背部或定子外槽;
磁通调制环由导磁体与不导磁体连接而成,其中导磁体与不导磁体相间分布;导磁体的大小与导磁体数量与定子外槽的数量及位置相配合;
磁通调制环设置安装在开槽定子背部,通过运动机构改变磁通调制环位置,与定子外槽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实现磁通调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洪波丁艺伟郑新华刘小梅李伟力杨存祥王明杰张志艳伊然乔建伟刘玉宝时长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