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高径比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是一种低高径比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属于厌氧消化工艺领域。
技术介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内部自动循环,不必外加动力,普通厌氧反应器的回流是通过外部加压实现的,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以自身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动力来实现混合液内循环,不必设泵强制循环,节省了动力消耗,但是由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径比较大,一方面增加了进水泵的动力消耗,提高了运行费用,另一方面加快了水流上升速度,如果三相分离器处理不当将导致颗粒污泥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径比小、生物量多、降解效率高的新型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低高径比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水口(3)与厌氧反应器主体(4)底部相连,布水器(1)高于进水口(3),在布水器(1)的上部安装内循环管路系统(2),内循环管路系统(2)由多个循环管路(7)通过锥形罩(8)之间并联焊接而成,循环管路(7)由锥形罩(8)、提升管(9)和沉降管(10)组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高径比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口(3)与厌氧反应器主体(4)底部相连,布水器(1)高于进水口(3),在布水器(1)的上部安装内循环管路系统(2),循环管路系统(2)由多个循环管路(7)通过锥形罩(8)之间并联焊接而成,循环管路(7)由锥形罩(8)、提升管(9)和沉降管(10)组成,锥形罩(8)、提升管(9)和沉降管(10)之间由连接板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高径比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口(3)与厌氧反应器主体(4)底部相连,布水器(1)高于进水口(3),在布水器(1)的上部安装内循环管路系统(2),循环管路系统(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无敌,刘健峰,尹芳,王强,王昌梅,赵兴玲,吴凯,柳静,杨红,刘士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