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乙二胺荧光检测的锌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47779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乙二胺荧光检测的锌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合物化学式为[Zn2(2,6‑ndc)2(pvq)]·4.5DMF·0.5H2O,其中2,6‑ndc2‑为2,6‑萘二羧酸阴离子,pvq为5‑(2‑(吡啶‑4‑基)乙烯基)喹啉有机配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该聚合物结构含有双核[Zn2(COO)4]桨轮状次级构筑单元,通过2,6‑ndc2‑配体桥连形成方形晶格网络,并经pvq配体柱撑构成具有pcu拓扑的三维框架,为二重穿插结构,形成三维孔道,孔隙率为50.2%。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混合后在90‑120℃下溶剂热反应12‑24小时,得到浅黄色透明方块状晶体。该聚合物可用于乙二胺的荧光传感检测,通过荧光猝灭效应实现特异性识别,响应时间小于15秒,检出限为微摩尔级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锌基多孔配位聚合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乙二胺荧光检测的锌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乙二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树脂等领域的合成中,同时也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该物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食物摄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会对肝脏、肾脏及呼吸系统造成持续性损害,因此,开发高效、灵敏、选择性强的乙二胺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用于乙二胺检测的常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分析、拉曼光谱检测技术以及电化学传感方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但普遍存在实验流程繁琐、设备成本高昂、需要专业操作技术,且难以实现现场实时检测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3、近年来,多孔配位聚合物(pcps)或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其结构可设计性、孔道可调控性以及多功能性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分离、催化、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荧光传感领域,基于mofs材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用于乙二胺荧光检测的锌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其化学式为[Zn2(2,6-ndc)2(pvq)]·4.5DMF·0.5H2O,其中2,6-ndc2-为2,6-萘二羧酸阴离子,pvq为5-(2-(吡啶-4-基)乙烯基)喹啉有机配体,该聚合物材料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 13.058(3) Å,b = 13.079(3) Å,c = 17.093(3) Å,α= 103.75(3)º,β= 96.51(3)º,γ= 92.31(3)º,晶胞体积V = 2810.4(10) Å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结构含有双核...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乙二胺荧光检测的锌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其化学式为[zn2(2,6-ndc)2(pvq)]·4.5dmf·0.5h2o,其中2,6-ndc2-为2,6-萘二羧酸阴离子,pvq为5-(2-(吡啶-4-基)乙烯基)喹啉有机配体,该聚合物材料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 13.058(3) å,b = 13.079(3) å,c = 17.093(3) å,α= 103.75(3)º,β= 96.51(3)º,γ= 92.31(3)º,晶胞体积v = 2810.4(10) å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基多孔配位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结构含有双核[zn2(coo)4]桨轮状次级构筑单元,通过2,6-ndc2-配体桥连形成方形晶格网络,并经pvq配体柱撑构成具有pcu拓扑的三维框架,两个等同的三维框架相互穿插而形成二重穿插结构,形成三维孔道,经platon计算孔隙率为50.2%。

3.一种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新尹爽刘柳唐彩凤朱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