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申法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635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41
一种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包括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上方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表面设有一呈U型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点触开关;所述点触开关前部下表面设有一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按钮,按钮下端向下凸出至伸缩孔外;所述点触开关中部下表面设有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前端上表面与按钮下端端面相贴合,弹性片前端下方设有一滚轮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能够在刹车件进行刹车的同时,关闭电机,从而利用电机停止运行时形成的卡止力进一步增大刹车件的刹车力,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动葫芦处于刹车状态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刹车打滑的情况。

A point contact brake device of electric ho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刹车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进行横向的滑动,而处于纵向方向的吊钩则通过钢丝绳的收卷来实现升降,钢丝绳的收卷则是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而传统的电动葫芦则是通过刹车件限制电机来实现刹车的,将吊钩的位置悬空固定于某一处,但这种刹车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电机停止运行时,电机本身还是处于运行的状态,若是电机所拉动的物件的重量较大,在电动葫芦刹车时,物件极有可能与刹车力的刹车力进行对抗,甚至大于刹车力量,此时则会出现刹车打滑的情况,导致物件在原本应该卡止的位置再次下坠一定距离才能被电机完全拉住,而物件无法停止在实际所需的位置,就会极易引发意外,对四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它能够在刹车件进行刹车的同时,关闭电机,从而利用电机停止运行时形成的卡止力进一步增大刹车件的刹车力,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动葫芦处于刹车状态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刹车打滑的情况。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包括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上方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表面设有一呈U型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点触开关;所述点触开关前部下表面设有一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按钮,按钮下端向下凸出至伸缩孔外;所述点触开关中部下表面设有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前端上表面与按钮下端端面相贴合,弹性片前端下方设有一滚轮脚,滚轮脚上设有一与安装架下侧内壁相贴合的滚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旋转孔,固定架上设有与第一旋转孔同轴的第二旋转孔,安装架下侧内壁设有与第二旋转孔同轴的第三旋转孔,第一旋转孔直径大于第二旋转孔直径、第三旋转孔直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旋转孔相匹配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向上依次穿过第二旋转孔、第三旋转孔并设有一旋转压件,旋转压件直径大于第三旋转孔直径;所述旋转压件前部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卡位台阶,滚轮卡于卡位台阶上;所述转轴上设有一与固定架下表面相贴合的拨动件,拨动件直径大于第二旋转孔直径;所述拨动件左侧下表面设有一拨动杆;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架之间设有与拨动杆相匹配的复位装置;所述转轴下端设有一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插销,插销两端凸出至连接孔外。所述复位装置包括铰接于转轴上的第一复位板、铰接于转轴上的第二复位板,第一复位板位于拨动件下方,第二复位板位于拨动件与第一复位板之间;所述第一复位板右端与第二复位板右端之间通过一复位弹簧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板左端、第二复位板左端皆设有一紧压在拨动杆上的第一限位台阶;所述固定架左侧下表面设有一辅助限位板;所述第一复位板左端、第二复位板左端皆设有一紧压在辅助限位板上的第二限位台阶。所述复位弹簧前后两端设有互为对称的连接盖,连接盖中心设有一嵌孔;所述第一复位板右端、第二复位板右端皆设有与嵌孔相卡嵌的嵌块。所述拨动件与第二复位板之间、第二复位板与第一复位板之间皆设有一垫片。所述转轴上端呈方柱状,旋转压件设有一与转轴上端相匹配的方孔;所述转轴上端设有一位于旋转压件上方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C型卡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结构的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的转轴能够在刹车件对电动葫芦进行刹车时随之发生旋转,无论电动葫芦进行升或者降,转轴都能够通过自身的旋转带动旋转压件发生旋转,并利用旋转压件对左右两侧其中一侧的点触开关进行按压,对电动葫芦的电机实现断电效果,从而停止电机的运行,当电机停止运行时,电机则会直接将自身驱动旋转的转轮卡死,而钢丝绳向上输送或向下输送则是依靠转轮带动,当转轮卡死时,能够立刻停止电动葫芦的升降,在刹车件刹车的同时停止电机运行,能够实现双保险效果,最大程度上保证刹车件刹车时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刹车件打滑导致物件在原本应该卡止的位置再次下坠一定距离才能被电机完全拉住的情况,杜绝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点触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旋转压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包括固定板1、设于固定板1上方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上表面设有一呈U型的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点触开关4;所述点触开关4前部下表面设有一伸缩孔5;所述伸缩孔5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按钮6,按钮6下端向下凸出至伸缩孔5外;所述点触开关4中部下表面设有一弹性片7;所述弹性片7前端上表面与按钮6下端端面相贴合,弹性片7前端下方设有一滚轮脚8,滚轮脚8上设有一与安装架3下侧内壁相贴合的滚轮9;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第一旋转孔10,固定架2上设有与第一旋转孔10同轴的第二旋转孔11,安装架3下侧内壁设有与第二旋转孔11同轴的第三旋转孔12,第一旋转孔10直径大于第二旋转孔11直径、第三旋转孔12直径;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与第一旋转孔10相匹配的转轴13;所述转轴13上端向上依次穿过第二旋转孔11、第三旋转孔12并设有一旋转压件14,旋转压件14直径大于第三旋转孔12直径;所述旋转压件14前部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卡位台阶15,滚轮9卡于卡位台阶15上;所述转轴13上设有一与固定架2下表面相贴合的拨动件16,拨动件16直径大于第二旋转孔11直径;所述拨动件16左侧下表面设有一拨动杆17;所述固定板1与固定架2之间设有与拨动杆17相匹配的复位装置;所述转轴13下端设有一连接孔18,连接孔18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插销19,插销19两端凸出至连接孔18外。所述复位装置包括铰接于转轴13上的第一复位板20、铰接于转轴13上的第二复位板21,第一复位板20位于拨动件16下方,第二复位板21位于拨动件16与第一复位板20之间;所述第一复位板20右端与第二复位板21右端之间通过一复位弹簧22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板20左端、第二复位板21左端皆设有一紧压在拨动杆17上的第一限位台阶23;所述固定架2左侧下表面设有一辅助限位板24;所述第一复位板20左端、第二复位板21左端皆设有一紧压在辅助限位板24上的第二限位台阶25。所述复位弹簧22前后两端设有互为对称的连接盖26,连接盖26中心设有一嵌孔27;所述第一复位板20右端、第二复位板21右端皆设有与嵌孔27相卡嵌的嵌块28。所述拨动件16与第二复位板21之间、第二复位板21与第一复位板20之间皆设有一垫片29。所述转轴13上端呈方柱状,旋转压件14设有一与转轴13上端相匹配的方孔30;所述转轴13上端设有一位于旋转压件14上方的环形卡槽31;所述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包括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上方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表面设有一呈U型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点触开关;所述点触开关前部下表面设有一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按钮,按钮下端向下凸出至伸缩孔外;所述点触开关中部下表面设有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前端上表面与按钮下端端面相贴合,弹性片前端下方设有一滚轮脚,滚轮脚上设有一与安装架下侧内壁相贴合的滚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旋转孔,固定架上设有与第一旋转孔同轴的第二旋转孔,安装架下侧内壁设有与第二旋转孔同轴的第三旋转孔,第一旋转孔直径大于第二旋转孔直径、第三旋转孔直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旋转孔相匹配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向上依次穿过第二旋转孔、第三旋转孔并设有一旋转压件,旋转压件直径大于第三旋转孔直径;所述旋转压件前部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卡位台阶,滚轮卡于卡位台阶上;所述转轴上设有一与固定架下表面相贴合的拨动件,拨动件直径大于第二旋转孔直径;所述拨动件左侧下表面设有一拨动杆;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架之间设有与拨动杆相匹配的复位装置;所述转轴下端设有一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插销,插销两端凸出至连接孔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葫芦的点触式刹车装置,包括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上方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表面设有一呈U型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点触开关;所述点触开关前部下表面设有一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按钮,按钮下端向下凸出至伸缩孔外;所述点触开关中部下表面设有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前端上表面与按钮下端端面相贴合,弹性片前端下方设有一滚轮脚,滚轮脚上设有一与安装架下侧内壁相贴合的滚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旋转孔,固定架上设有与第一旋转孔同轴的第二旋转孔,安装架下侧内壁设有与第二旋转孔同轴的第三旋转孔,第一旋转孔直径大于第二旋转孔直径、第三旋转孔直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旋转孔相匹配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向上依次穿过第二旋转孔、第三旋转孔并设有一旋转压件,旋转压件直径大于第三旋转孔直径;所述旋转压件前部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卡位台阶,滚轮卡于卡位台阶上;所述转轴上设有一与固定架下表面相贴合的拨动件,拨动件直径大于第二旋转孔直径;所述拨动件左侧下表面设有一拨动杆;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架之间设有与拨动杆相匹配的复位装置;所述转轴下端设有一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插销,插销两端凸出至连接孔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申法
申请(专利权)人:张申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