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材料碳包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9609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极材料碳包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将待包覆的电极材料进行升温处理;步骤2),升高到指定温度后,将工艺气体1经过等离子体辅助系统后通入炉内;步骤3),保温一段时间后将工艺气体2通入炉内并继续保温处理一段时间;步骤4),降温至室温后得到碳包覆的电极材料或电极片。该方案采用特定的碳源工艺气体程序和优化的气相沉积工艺,得到表面无需且有一定卷曲形貌的电极材料,该碳包覆结构对于电导率和SEI膜稳性提高,体积变化的缓冲以及循环性能的提升有明显的作用。

A method of carbon coating for electrode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材料碳包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电极材料碳包覆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的过程中,在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界面上会形成一个界面层,该界面层可以传导锂离子,不可以传导电子,满足电解质的特征,这个界面层被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缩写为SEI)。一般来说,正极表面也有一层钝化膜,但是其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要远远小于负极表面的SEI膜。因此在锂离子电池的化成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电流、电位、温度和添加剂的调节使负极表面的SEI膜稳定均匀致密。目前,已经有多种分析方法可以分析SEI膜的性质,其厚度约为100~120nm,组成主要有各种无机成分如Li2CO3、LiF、Li2O等,还有各种有机成分如ROCO2Li、ROLi、(ROCO2Li)2等。SEI膜对电极材料的性能乃至电池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形成SEI膜消耗了部分锂离子,贡献了首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降低了全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另一方面,SEI膜可以在电解液中稳定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材料碳包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将待包覆的电极材料进行升温处理;/n步骤2),升高到指定温度后,将工艺气体1经过等离子体辅助系统后通入炉内;/n步骤3),保温一段时间后将工艺气体2通入炉内并继续保温处理一段时间;/n步骤4),降温至室温后得到碳包覆的电极材料;/n所述工艺气体1和工艺气体2指包括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材料碳包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将待包覆的电极材料进行升温处理;
步骤2),升高到指定温度后,将工艺气体1经过等离子体辅助系统后通入炉内;
步骤3),保温一段时间后将工艺气体2通入炉内并继续保温处理一段时间;
步骤4),降温至室温后得到碳包覆的电极材料;
所述工艺气体1和工艺气体2指包括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电极材料为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选自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所述负极选自石墨粉体,锡碳复合材料,硅碳复合材料,硅基材料;所述非氧化性气体包含以下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氢气、氩气、氦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步骤1)中电极材料为片状时,预先用粘结剂涂布,所述粘结剂选自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锂、聚丙烯酰胺、聚酰亚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升温至700-1200℃,经过等离子体辅助系统降温至300-800℃;步骤3)中两段保温时间独立地为0.5-4h,优选0.5-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国李金熠黄林波殷雅侠岳风树姚钧赵岸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