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比1曳引比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591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比1曳引比的电梯,通过设置轿厢、对重、固定式导向轮、动滑轮式导向轮、固定部,以及曳引轮,动滑轮式导向轮安装于轿厢和对重的顶部,固定式导向轮安装于电梯井的顶部,轿厢与对重通过导向轮穿过动滑轮式导向轮、固定式导向轮、曳引轮通过绳索连接为一体,绳索的两端与固定部紧固连接,固定部位于轿厢和对重的顶部,形成承载重量适中,速度适中,检修调试方便的电梯。

A kind of elevator with 5:1 traction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比1曳引比的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5比1曳引比的电梯。
技术介绍
在电梯行业中,曳引比是专用术语,是指电梯绕线的绕比,目前常用的电梯的曳引比为1:1、2:1、4:1、6:1、8:1。图1中为4:1曳引比的电梯的结构示意图,4:1曳引比的电梯在轿厢和对重的顶部均设有两组动滑轮式导向轮,在电梯井的上部设置钢丝绳固定端、固定式导向轮,以及电梯主机曳引轮;对重的上部紧固连接有2组动滑轮式导向轮,在对重的正上方设有固定式导向轮和与电梯井紧固连接的钢丝绳固定端。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4:1和6:1曳引比的电梯较多,然而经过实践的考验,4:1曳引比的电梯在使用过程中运送速度快,但承载量小,6:1曳引比的电梯输送速度慢,承载量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同时满足载重量适中,传输速度适当的问题,同时在电梯调试过程中由于电梯绳索固定端由于曳引比的原因设置在电梯井上部的固定部上,使得电梯检修调试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5比1曳引比的电梯,从而解决现有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速度慢,载重量小,以及电梯检修调试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5比1曳引比的电梯,包含:轿厢、对重、固定式导向轮、动滑轮式导向轮、固定部,以及曳引轮,所述动滑轮式导向轮安装于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的顶部,所述固定式导向轮安装于电梯井的上部,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通过导向轮穿过动滑轮式导向轮、固定式导向轮、曳引轮通过绳索连接为一体,所述绳索的两端与所述固定部紧固连接,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的顶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轿厢的顶部设有2组动滑轮式导向轮和1固定部,绳索与所述固定部紧固连接穿过所述固定式导向轮后再穿过所述导向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对重的顶部设有2组动滑轮式导向轮和1个固定部,所述对重顶部的电梯井的上部设有2组固定式导向轮,所述绳索通过所述曳引轮穿过所述动滑轮式导向轮后再通过所述固定式导向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绳索的末端与对重上的固定部紧固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的上方各连接有5条绳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绳索为钢丝绳。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轿厢、对重、固定式导向轮、动滑轮式导向轮、固定部,以及曳引轮,动滑轮式导向轮安装于轿厢和对重的顶部,固定式导向轮安装于电梯井的顶部,轿厢与对重通过导向轮穿过动滑轮式导向轮、固定式导向轮、曳引轮通过绳索连接为一体,绳索的两端与固定部紧固连接,固定部位于轿厢和对重的顶部,形成承载重量适中,速度适中,检修调试方便的电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4:1曳引比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6:1曳引比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5:1曳引比的电梯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图1为现有技术中4:1曳引比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4:1曳引比电梯在轿厢10和对重20上各设有2组动滑轮式导向轮30,在轿厢上部的电梯井的上部设有固定部11和1个固定式导向轮12,绳索从固定部11穿过动滑轮式导向轮30再通过固定式导向轮12经过动滑轮式导向轮30与曳引轮40连接。绳索通过曳引轮40后再与位于对重20上的动滑轮式导向轮30连接,之后与位于对重上部电梯井上部的固定式导向轮12连接,然后穿过对重20上的另一动滑轮式导向轮30,最后与位于对重20上部的电梯井上部的固定部11连接。最终使得轿厢和对重的上部均连接有4根绳索,使得电梯形成4:1曳引比,这种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载重量大,但其输送速度慢,效率低。图2为现有技术中6:1曳引比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6:1曳引比电梯在轿厢10和对重20上各设有3组动滑轮式导向轮30,在轿厢上部的电梯井的上部设有固定部11和2个固定式导向轮12,在对重20的上部也设有2个固定式导向轮12;绳索从轿厢10上部的电梯井上部的固定部11穿过3组间隔设置的动滑轮式导向轮30与固定式导向轮12,之后与曳引轮40连接;曳引轮40引出的绳索再与位于对重20顶部的间隔设置的3组动滑轮式导向轮30连接,间隔设置的动滑轮式导向轮30之间设有固定式导向轮12,绳索穿过动滑轮式导向轮30然后穿过位于对重20上部的电梯井上部的固定式导向轮12,最后穿过位于对重20顶部的动滑轮之后与对重20顶部的电梯井上部的固定部11紧固连接,由此在轿厢10和对重20的上部均连接有6根绳索。但这种结构的电梯和4:1曳引比的电梯在使用同等功率的电机驱动曳引轮的前提下,使用6:1曳引比的电梯,载重量增大了,但其使用效率,输送的速度却有明显的下降,一来不能满足工业化货物运送的使用效率要求,二来这样的电梯升降速度的明显下降,给乘客的使用好感大大降低。图3为5比1曳引比的电梯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参考图3,5比1曳引比的电梯,使用与图1、图2中电梯驱动曳引轮功率相同的电机。5比1曳引比的电梯包括轿厢10、对重20和曳引轮40,轿厢10通过绳索穿过曳引轮40与对重20连接为一体,在轿厢10和对重20之间为曳引轮40,轿厢10与对重20相对于曳引轮40呈对称设置。在轿厢10的顶部设有1个固定部11和2个动滑轮式导向轮30,轿厢10顶部的电梯井的上部固定有固定式导向轮12,绳索从位于轿厢10顶部的固定部11引出,穿过固定式导向轮12与轿厢10顶部的动滑轮式导向轮30连接,之后再与轿厢10顶部的固定式导向轮12连接,重复上述步骤,最终经过两组交错设置的固定式导向轮12和动滑轮式导向轮30,与曳引轮40连接,曳引轮40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使得曳引轮40可驱动轿厢10和对重20在竖直空间内运动。由上述和图3可知,在轿厢10和对重20上均连接有5根绳索,且固定部11位于对重20和轿厢10的顶部。这种固定部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安装调试绳索的张力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感受到轿厢运行舒适感的变化,节省调整绳索之间张力平衡的时间。优选的绳索为钢丝绳。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方案的5比1曳引比的电梯,在使用相同型号的电梯曳引机的前提下,与4:1曳引比的电梯相比较,额定载荷得到提高,而电梯的额定速度却没有降低得太多相较于6:1曳引比的电梯。可知本技术方案的5比1曳引比的电梯结构设置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特定场合的使用需要,且固定部设置在轿厢和对重顶部的结构方便了安装人员对绳索张力的调整,节省调整绳索之间张力平衡的时间。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比1曳引比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含:轿厢、对重、固定式导向轮、动滑轮式导向轮、固定部,以及曳引轮,所述动滑轮式导向轮安装于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的顶部,所述固定式导向轮安装于电梯井的上部,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通过绳索连接为一体,所述绳索穿过所述动滑轮式导向轮、所述固定式导向轮和所述曳引轮,所述绳索的两端与所述固定部紧固连接,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比1曳引比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含:轿厢、对重、固定式导向轮、动滑轮式导向轮、固定部,以及曳引轮,所述动滑轮式导向轮安装于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的顶部,所述固定式导向轮安装于电梯井的上部,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通过绳索连接为一体,所述绳索穿过所述动滑轮式导向轮、所述固定式导向轮和所述曳引轮,所述绳索的两端与所述固定部紧固连接,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比1曳引比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顶部设有2组所述动滑轮式导向轮和1个所述固定部,绳索与所述固定部紧固连接穿过所述固定式导向轮后再穿过所述动滑轮式导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比1曳引比的电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冼永佳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富士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