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49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货物转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包括漏斗支架和漏斗体,漏斗支架顶面设置有上平台,漏斗支架中部设置有中间平台,漏斗支架内设置有和上平台连接的漏斗体,漏斗体出口端设置有溜筒,上平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主脉冲除尘器和辅脉冲除尘器,上平台上方设置有通过支撑杆固定的防雨棚,中间平台上设置有电气机构,漏斗支架底部设置有漏斗支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灌入漏斗体,避免因雨水灌入导致的输送系统输送性能差、除尘性能差的问题,可有效防止接卸作业粉尘飘扬,不符合环保要求,严重影响作业区附近环境卫生,居民身体健康等问题,该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可有效解决漏斗无法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
本技术涉及货物转运装置
,尤其是一种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散粮抓斗接卸料漏斗基本上均为简单的单层结构形式,没有除尘装置,在抓斗装卸作业时,散粮中的大量粉尘在作业中心附近随风向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粉尘飘扬,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往往超出环保要求的扬尘标准。在某些发达国家现已经逐步使用双层漏斗体并带除尘器的结构形式,能有效防止近90%的粉尘扩散。随着国家和居民对环保的要求的逐步提高,现有漏斗形式已不能满足要求,现我们采用双层漏斗体、插入式脉冲除尘装置、自动伸缩防雨棚、固定/移动式漏斗支腿等弥补现漏斗不能有效抑尘、不能防止雨水灌入、不能移动等普遍缺陷,做到除下雨天外码头达到环保要求的全天候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码头漏斗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包括漏斗支架和漏斗体,所述漏斗支架顶面设置有上平台,所述漏斗支架中部设置有中间平台,所述漏斗支架内设置有和上平台连接的漏斗体,所述漏斗体出口端设置有溜筒,所述上平台的四边上均设置有至少一套主脉冲除尘器和一套辅脉冲除尘器,所述上平台上方设置有通过支撑杆固定的防雨棚,所述中间平台上设置有电气机构,所述漏斗支架底部设置有漏斗支腿。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漏斗体为双层斗体结构,漏斗体包括外层漏斗体和内层漏斗体,内层漏斗体上设置有和辅脉冲除尘器连接的百叶窗,漏斗体内设置有格栅板,漏斗体进口端为八边八角结构,漏斗体进口端和上平台连接,漏斗体出口端贯穿中间平台,漏斗体进口端包括四个长度相等的短边和四个长度相等的长边,漏斗体进口端内侧长边上均匀设置有通过安装架固定的防撞轮胎。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溜筒为固定溜筒或伸缩溜筒。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上平台上设置有四套主脉冲除尘器和四套辅脉冲除尘器,主脉冲除尘器对应设置在漏斗体进口端长边上,辅脉冲除尘器对应设置在漏斗体进口端短边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电气机构包括电柜、闸门和空压机系统,闸门为气手动结构,空压机系统包括含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高温冷冻式干燥器和精过滤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漏斗支腿为通过预埋件和地面连接的固定式支腿。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漏斗支腿为移动式支腿,移动式支腿包括连接杆一、连接杆二、液压千斤顶、轮胎机构、转向机构和垫块,漏斗支架底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端部皆设置有轮胎机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皆间隔设置有两个液压千斤顶,转向机构垂直连接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轮胎机构包括两个滚动轮胎,滚动轮胎之间设置有垫块。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漏斗支架侧面设置有从地面延伸至上平台的梯子平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灌入漏斗体,避免因雨水灌入导致的输送系统输送性能差、除尘性能差的问题;可有效防止接卸作业粉尘飘扬,不符合环保要求,严重影响作业区附近环境卫生,居民身体健康等问题;该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可有效解决漏斗无法移动,只能定点接卸料的问题,使接卸作业更加灵活便捷,进料斗口八边八角形结构增大斗口侧板夹角,斗内不易积料。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固定式支腿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漏斗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漏斗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是移动式支腿结构示意图;图8是移动式支腿侧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抓斗未打开时漏斗体的抑尘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0是抓斗打开时漏斗体的抑尘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1是物料下落时漏斗体的抑尘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2是物料落入漏斗体底部的抑尘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漏斗支架,2、漏斗体,2-1、外层漏斗体,2-2、内层漏斗体,2-3、百叶窗,2-4、格栅板,3、上平台,4、中间平台,5、溜筒,6、主脉冲除尘器,7、辅脉冲除尘器,8、支撑杆,9、防雨棚,10、防撞轮胎,11、电柜,12、闸门,13、空压机系统,14、梯子平台,15、固定式支腿,16、移动式支腿,16-1、连接杆一,16-2、连接杆二,16-3、液压千斤顶,16-4、转向机构,16-5、垫块,16-6、滚动轮胎,17、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包括漏斗支架1和漏斗体2,所述漏斗支架1顶面设置有上平台3,所述漏斗支架1中部设置有中间平台4,所述漏斗支架1内设置有和上平台3连接的漏斗体2,漏斗体2进口端和上平台3连接,漏斗体2出口端贯穿中间平台4,所述漏斗体2出口端设置有溜筒5,所述溜筒5为固定溜筒或伸缩溜筒,配伸缩溜筒时需设置司机室,便于控制伸缩溜筒的伸缩,所述上平台3的四边上均设置有至少一套主脉冲除尘器6和一套辅脉冲除尘器7,所述上平台3上方设置有通过支撑杆8固定的防雨棚9,设置自动伸缩的防雨棚9,防止雨水灌入,影响输送系统输送及配套除尘性能,防雨棚9设有棚布收拢端框架,当棚布收拢时全部在框架里面,防止因暴晒导致PVC棚布老化,所述中间平台4上设置有电气机构,电气元件可靠,动作过程,启停操作,均能自动控制,同时满足手动启停,便于检修维护,所述电气机构包括电柜11、闸门12和空压机系统13,闸门12为气手动结构,节省空间,流量可控,空压机系统13包括含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高温冷冻式干燥器和精过滤器,保证脉冲滤尘高效进行,所述漏斗支架1底部设置有漏斗支腿,所述漏斗支架1侧面设置有从地面延伸至上平台3的梯子平台14,梯子平台14可设计为焊接式和全装配式。如图3所示,所述漏斗支腿为通过预埋件和地面连接的固定式支腿15。如图4所示,漏斗体2进口端包括四个长度相等的短边和四个长度相等的长边,漏斗体2进口端内侧长边上均匀设置有通过安装架17固定的防撞轮胎10,保护设备,安全可靠,所述上平台3上设置有四套主脉冲除尘器6和四套辅脉冲除尘器7,自清灰效果好,整体抑尘效果良好,主脉冲除尘器6对应设置在漏斗体2进口端长边上,辅脉冲除尘器7对应设置在漏斗体2进口端短边上,辅脉冲除尘器7的风机出口可选配消音器,当风机功率较大时可减小噪音,功率较小噪音不大时,可不配消音器。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漏斗体2为双层斗体结构,采用双层结构形式,上下吸风分别独立进行,风道独立设计,抑尘效果好,漏斗体2可根据物料种类不同,自流角不同,设计不同锥度的锥斗,漏斗体2包括外层漏斗体2-1和内层漏斗体2-2,内层漏斗体2-2上设置有和辅脉冲除尘器7连接的百叶窗2-3,漏斗体2内设置有格栅板2-4,漏斗体2进口端为八边八角结构,增大斗口侧板夹角,对接处不积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包括漏斗支架(1)和漏斗体(2),其特征是,所述漏斗支架(1)顶面设置有上平台(3),所述漏斗支架(1)中部设置有中间平台(4),所述漏斗支架(1)内设置有和上平台(3)连接的漏斗体(2),所述漏斗体(2)出口端设置有溜筒(5),所述上平台(3)的四边上均设置有至少一套主脉冲除尘器(6)和一套辅脉冲除尘器(7),所述上平台(3)上方设置有通过支撑杆(8)固定的防雨棚(9),所述中间平台(4)上设置有电气机构,所述漏斗支架(1)底部设置有漏斗支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包括漏斗支架(1)和漏斗体(2),其特征是,所述漏斗支架(1)顶面设置有上平台(3),所述漏斗支架(1)中部设置有中间平台(4),所述漏斗支架(1)内设置有和上平台(3)连接的漏斗体(2),所述漏斗体(2)出口端设置有溜筒(5),所述上平台(3)的四边上均设置有至少一套主脉冲除尘器(6)和一套辅脉冲除尘器(7),所述上平台(3)上方设置有通过支撑杆(8)固定的防雨棚(9),所述中间平台(4)上设置有电气机构,所述漏斗支架(1)底部设置有漏斗支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其特征是,所述漏斗体(2)为双层斗体结构,漏斗体(2)包括外层漏斗体(2-1)和内层漏斗体(2-2),内层漏斗体(2-2)上设置有和辅脉冲除尘器(7)连接的百叶窗(2-3),漏斗体(2)内设置有格栅板(2-4),漏斗体(2)进口端为八边八角结构,漏斗体(2)进口端和上平台(3)连接,漏斗体(2)出口端贯穿中间平台(4),漏斗体(2)进口端包括四个长度相等的短边和四个长度相等的长边,漏斗体(2)进口端内侧长边上均匀设置有通过安装架(17)固定的防撞轮胎(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其特征是,所述溜筒(5)为固定溜筒或伸缩溜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抓斗接卸料抑尘漏斗,其特征是,所述上平台(3)上设置有四套主脉冲除尘器(6)和四套辅脉冲除尘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利黄俊强田祥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粮仓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