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巷道出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41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轨巷道出渣装置,包括采渣单元、梭车单元、皮带机单元,梭车单元位于采渣单元的出渣端处,且梭车单元的行走轮与采渣单元的履带行走底盘通过牵引杆牵引连接;皮带机单元位于梭车单元的出渣端处,且梭车单元的行走轮与皮带机单元的行走轮通过牵引杆牵引连接;采渣单元、梭车单元、皮带机单元依次排列组装成型,且梭车单元的行走轮、皮带机单元的行走轮行走于铺装在巷道内的钢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出渣效率高、适用性强的优点。

A kind of mucking device for rail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轨巷道出渣装置
本技术属于出渣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巷道小断面的有轨巷道出渣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的扩建,隧道的施工建设也越来越多,在隧道施工中渣石都要运输出去,现有的方案为:扒渣机或钻装机直接接矿车,一次一般接两个矿车接满运走,需要等待下批矿车到来再出渣,无储渣石功能,整个出渣时间长;或采用双轨出渣方案,小矿车在另一条轨道上,通过侧溜槽或S形轨道方式将矿车从梭车装到小矿车上,由于巷道不够大不能用,且铺设双轨工作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出渣效率高、适用性强的有轨巷道出渣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有轨巷道出渣装置包括采渣单元、梭车单元、皮带机单元,所述梭车单元位于所述采渣单元的出渣端处,且梭车单元的行走轮与采渣单元的履带行走底盘通过牵引杆牵引连接;所述皮带机单元位于所述梭车单元的出渣端处,且梭车单元的行走轮与皮带机单元的行走轮通过牵引杆牵引连接;所述采渣单元、梭车单元、皮带机单元依次排列组装成型,且所述梭车单元的行走轮、皮带机单元的行走轮行走于铺装在巷道内的钢轨上。作为优选,所述梭车单元包括梭式矿车,所述梭式矿车的进渣端位于所述采渣单元的出渣端处,所述梭式矿车的出渣端位于所述皮带机单元的进渣端处。作为优选,所述梭式矿车至少设有两台,且所述梭式矿车之间通过搭接方式依次排列连接,从而将来自采渣单元上的渣石输送到所述皮带机单元上。作为优选,相邻的梭式矿车的行走轮之间通过牵引杆牵引连接,且位于前端的梭式矿车出渣端高于位于后端的梭式矿车进渣端。作为优选,位于首端的梭式矿车进渣端位于所述采渣单元的出渣端的下方,位于末端的梭式矿车出渣端位于所述皮带机单元的进渣端的上方。作为优选,所述皮带机单元包括悬臂皮带机,所述悬臂皮带机的进渣端处设置有行走轮,出渣端处通过悬挂方式安装在所述梭车单元上,且运输渣石的矿车组位于所述悬臂皮带机的出渣端下方处。作为优选,所述采渣单元为扒渣机或钻装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各单元之间通过各自所具有的行走轮、履带行走底盘,及通过牵引杆将各自的行走轮、履带行走底盘牵引连接,即可整体或单独移动,且在采渣单元与皮带机单元之间设置梭车单元即可起到运输又起到储料仓的作用,并可根据现场的渣石情况,选择合适容积的梭式矿车,使梭式矿车能全部装完一次爆破产生的渣石,此时钻装机或扒渣机可牵引后方车辆后退,让开工作面,给支护、打眼放炮等的工序提供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采渣单元;2、梭车单元;3、皮带机单元;4、行走轮;5、牵引杆;6、钢轨;7、矿车组;8、履带行走底盘;21、梭式矿车;31、悬臂皮带机;32、拉索;33、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采渣单元1、梭车单元2、皮带机单元3,梭车单元2位于采渣单元1的出渣端处,且梭车单元2的行走轮4与采渣单元1的履带行走底盘8通过牵引杆5牵引连接;皮带机单元3位于梭车单元2的出渣端处,且梭车单元2的行走轮4与皮带机单元3的行走轮4通过牵引杆5牵引连接;采渣单元1、梭车单元2、皮带机单元3依次排列组装成型,各单元之间通过各自所具有的行走轮、履带行走底盘,及通过牵引杆将各自的行走轮、履带行走底盘牵引连接,即可整体或单独移动,且在采渣单元与皮带机单元之间设置梭车单元即可起到运输又起到储料仓的作用,并可根据现场的渣石情况,选择合适容积的梭式矿车,使梭式矿车能全部装完一次爆破产生的渣石,此时钻装机或扒渣机可牵引后方车辆后退,让开工作面,给支护、打眼放炮等的工序提供便捷性。且梭车单元2的行走轮4、皮带机单元3的行走轮4行走于铺装在巷道内的钢轨6上,可方便梭车单元2、皮带机单元3在钢轨6上的移动,且通过设置钢轨6使得梭车单元2、皮带机单元3在巷道中的导向性更明确,也确保运行的安全性能,采渣单元1通过履带行走底盘8直接跨所设有的钢轨6在地面上行走。梭车单元2包括梭式矿车21,梭式矿车21的进渣端位于采渣单元1的出渣端的下方处,梭式矿车21的出渣端位于皮带机单元3的进渣端上方处,通过梭式矿车21即可起到运输又起到储料仓的作用。为了使整个出渣时间大大缩短,以提高出渣的工作效率,梭式矿车21至少设有两台,且梭式矿车21之间通过搭接方式依次排列连接,从而将来自采渣单元1上的渣石输送到皮带机单元3上;梭式矿车21可根据现场的渣石情况,选择合适容积的梭式矿车,使梭式矿车能全部装完一次爆破产生的渣石。为了使各梭式矿车21之间的整体性,相邻的梭式矿车21的行走轮4之间通过牵引杆5牵引连接,且位于前端的梭式矿车21出渣端高于位于后端的梭式矿车21进渣端,以便于出渣石。为了使各单元之间出渣石的连续性、便捷性,位于首端的梭式矿车21进渣端位于采渣单元1的出渣端的下方,位于末端的梭式矿车21出渣端位于皮带机单元3的进渣端的上方。皮带机单元3包括悬臂皮带机31,悬臂皮带机31的进渣端处设置有行走轮4,出渣端处通过悬挂方式安装在梭车单元2上,即通过拉索32穿过位于悬臂皮带机31中间的支架33,从而将悬臂皮带机31的该端吊装在末端的梭式矿车21处,这样的结构能方便于矿车组7进入到悬臂皮带机31的出渣端下方处。采渣单元1为扒渣机或钻装机。本有轨巷道出渣装置通过扒渣机将渣石落入到梭式矿车21上,并通过梭式矿车21之间的传递输送将渣石落入到悬臂皮带机31上,最终通过矿车将渣石运输出去;矿车装满运走,在等待下一批矿车到来的时间段,继续出渣,将渣石堆满整个梭式矿车21,待矿车到来时继续装矿车,这样整个出渣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出渣的工作效率。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轨巷道出渣装置,包括采渣单元(1)、梭车单元(2)、皮带机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车单元(2)位于所述采渣单元(1)的出渣端处,且梭车单元(2)的行走轮(4)与采渣单元(1)的履带行走底盘(8)通过牵引杆(5)牵引连接;所述皮带机单元(3)位于所述梭车单元(2)的出渣端处,且梭车单元(2)的行走轮(4)与皮带机单元(3)的行走轮(4)通过牵引杆(5)牵引连接;所述采渣单元(1)、梭车单元(2)、皮带机单元(3)依次排列组装成型,且所述梭车单元(2)的行走轮(4)、皮带机单元(3)的行走轮(4)行走于铺装在巷道内的钢轨(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巷道出渣装置,包括采渣单元(1)、梭车单元(2)、皮带机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车单元(2)位于所述采渣单元(1)的出渣端处,且梭车单元(2)的行走轮(4)与采渣单元(1)的履带行走底盘(8)通过牵引杆(5)牵引连接;所述皮带机单元(3)位于所述梭车单元(2)的出渣端处,且梭车单元(2)的行走轮(4)与皮带机单元(3)的行走轮(4)通过牵引杆(5)牵引连接;所述采渣单元(1)、梭车单元(2)、皮带机单元(3)依次排列组装成型,且所述梭车单元(2)的行走轮(4)、皮带机单元(3)的行走轮(4)行走于铺装在巷道内的钢轨(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巷道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车单元(2)包括梭式矿车(21),所述梭式矿车(21)的进渣端位于所述采渣单元(1)的出渣端处,所述梭式矿车(21)的出渣端位于所述皮带机单元(3)的进渣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轨巷道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式矿车(21)至少设有两台,且所述梭式矿车(2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鑫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