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异构数据源融合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9095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源异构数据源融合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为第一用户终端提供的可编程范式;根据所述可编程范式生成对应的虚拟机的应用;虚拟机根据所述令牌生成所述虚拟机可识别的第一脚本,通过所述第一脚本获取第一数据集,并将所述第一数据集转化为所述计算平台可识别的第二数据集;将所述第二数据集转化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可识别的第三数据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计算平台的虚拟机执行计算融合操作,可以节省异构数据源转为同构数据是带来的空间问题,同时还能够保留异构数据源自身的特性,消除用户对不同数据源的差异感知,无差别的操作不同数据源达到融合计算。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source 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源异构数据源融合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多源异构数据源融合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经常涉及到向异构数据源中获取相关数据的场景,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需要请求的数据先获取过来,然后遍历该数据并按照自己的格式重新构建改数据。由于不同数据源的结构不同,导致数据重构的过程中数据格式会重新设计。这种处理的方式一方面浪费时间和存储空间,另一方面转化的时候会丢失原有数据的特性,且同化过程较为繁琐,很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如果向保留原有特性则需要重新设计数据结构,一方面比较耗时,另一方面会带来大量的数据存储冗余。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节省时间和空间且保持数据特性完整的多源异构数据源融合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源异构数据源融合计算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为第一用户终端提供的可编程范式;根据所述可编程范式生成对应的虚拟机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源异构数据源融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为第一用户终端提供的可编程范式;/n根据所述可编程范式生成对应的虚拟机的应用,验证所述可编程范式的形式是否正确,是,则将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检查数据请求内容通过后发送令牌至计算平台;/n虚拟机根据所述令牌生成所述虚拟机可识别的第一脚本,通过所述第一脚本获取第一数据集,并将所述第一数据集转化为所述计算平台可识别的第二数据集;/n将所述第二数据集转化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可识别的第三数据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异构数据源融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为第一用户终端提供的可编程范式;
根据所述可编程范式生成对应的虚拟机的应用,验证所述可编程范式的形式是否正确,是,则将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检查数据请求内容通过后发送令牌至计算平台;
虚拟机根据所述令牌生成所述虚拟机可识别的第一脚本,通过所述第一脚本获取第一数据集,并将所述第一数据集转化为所述计算平台可识别的第二数据集;
将所述第二数据集转化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可识别的第三数据集。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检查数据请求内容通过后发送令牌至计算平台时还包括:
将检查数据请求信息通过的结果反馈至第一用户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可识别的第三数据集的格式记录在所述可编程范式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可识别的第三数据集的格式在计算平台收到所述令牌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询问信息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炜伟尹可挺匡立中李伟孙飞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